作品原文
初二日,自
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橋。渡大溪,循別溪,依山北行。十里,兩山峭逼如門,溪為之束。越而下,平疇頗廣。二十里,為豬坑。由小路登虎嶺,路甚峻。十里,至嶺。五里,越其麓。北望黃山諸峰,片片可
掇(duō拾取)。又三里,為古樓坳。溪甚闊,水漲無梁,木片彌滿布一溪,涉之甚難。二里,宿高橋。
初三日,隨樵者行,久之,越嶺二重。下而復上,又越一重。兩嶺俱峻,曰雙嶺。共十五里,過江村。二十里,抵湯口,香溪、溫泉諸水所由出者。折而入山,沿溪漸上,雪且沒趾。五里,抵祥符寺。湯泉(即黃山溫泉,又名硃砂泉)在隔溪,遂俱解衣赴湯池。池前臨溪,後倚壁,三面石甃,上環石如橋。湯深三尺,時凝寒未解,而湯氣鬱然,水泡池底汩汩起,氣本香冽。黃貞父謂其不及盤山,以湯口、焦村孔道,浴者太雜遝(tà)即雜亂出。浴畢,返寺。僧揮印引登蓮花庵,躡雪循澗以上。澗水三轉,下注而深泓者,曰白龍潭;再上而停涵石間者,曰丹井。井旁有石突起,曰“藥臼”,曰“藥
銚”(diào即小鐵鍋)。宛轉隨溪,群峰環聳,木石掩映。如此一里,得一庵,僧印我他出,不能登其堂。堂中香爐及鐘鼓架,俱天然古木根所為。遂返寺宿。
初四日,十五里,至湯口。五里,至湯寺,浴於湯池。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黃泥岡。向時雲里諸峰,漸漸透出,亦漸漸落吾杖底。轉入石門,越天都之脅而下,則天都、蓮花二頂,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東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趨直上,幾達天都側。復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夾起;路宛轉石間,塞者鑿之,陡者級之,斷者架木通之,懸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陰森,楓松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繡。因念黃山當生平奇覽,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茲游快且愧矣!
初五日,雲氣甚惡,余強臥至午起。揮印言慈光寺頗近,令其徒引。過湯地,仰見一崖,中懸鳥道,兩旁泉瀉如練。余即從此攀躋上,泉光雲氣,撩繞衣裾。已轉而右,則茅庵上下,磬韻香菸,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舊名珠砂庵。比丘為余言:“山頂諸靜室,徑為雪封者兩月。今早遣人送糧,山半雪沒腰而返。”餘興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臥。
初六日,天色甚朗。覓導者各攜
筇(qióng手杖)上山,過慈光寺。從左上,石峰環夾,其中石級為積雪所平,一望如玉。蔬木茸茸中,仰見群峰盤結,天都獨巍然上挺。數里,級愈峻,雪愈深,其陰處凍雪成冰,堅滑不容著趾。余獨前,持杖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鑿一孔,以移後趾。從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岡,則蓮花、雲門諸峰,爭奇競秀,若為天都擁衛者。由此而入,絕
峴(yǎn大小成兩截的山)危崖,盡皆怪松懸結。高者不盈丈,低僅數寸,平頂短髲,盤根虬乾,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松石交映間,冉冉僧一群從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覓糧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諸庵,俱已下山,後海山路尚未通,惟蓮花洞可行耳。”已而從天都峰側攀而上,透峰罅而下,東轉即蓮花洞路也。余急於光明頂、石筍
矼(gāng又作“槓”,即石橋)之勝,遂循蓮花峰而北。上下數次, 至天門。兩壁夾立,中闊摩肩,高數十丈,仰面而度,陰森悚骨。其內積雪更深,鑿冰上躋,過此得平頂,即所謂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矼。矼之兀突獨聳者,為光明頂。由矼而下,即所謂後海也。蓋平天矼陽為前海,陰為後海,乃極高處,四面皆峻塢,此獨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蓮花二峰最峻,其陽屬
徽之
歙(shè地名),其陰屬寧之太平。
余至平天矼,欲望光明頂而上。路已三十里,腹甚
枵(xiāo變虛,即肚子很餓),遂入矼後一庵。庵僧俱踞石向陽。主僧曰智空,見客色飢,先以粥餉。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睛。”因指一僧謂余曰:“公有餘力,可先登光明頂而後中食,則今日猶可抵石筍矼,宿是師處矣。”余如言登頂,則天都、蓮花並肩其前,翠微、三海門環繞於後,下瞰絕壁峭岫,羅列塢中,即丞相原也。頂前一石,伏而復起,勢若中斷,獨懸塢中,上有怪松盤蓋。余側身攀踞其上,而潯陽踞大頂相對,各夸勝絕。
下入庵,黃粱已熟。飯後,北向過一嶺,
躑躅菁莽中,入一庵,曰獅子林,即智空所指宿處。主僧霞光,已待我庵前矣。遂指庵北二峰曰:“公可先了此勝。”從之。俯窺其陰,則亂峰列岫,爭奇並起。循之西,崖忽中斷,架木連之,上有松一株,可攀引而度,所謂接引崖也。度崖,空石罅而上,亂石危綴間,構木為石,其中亦可置足,然不如踞石下窺更雄勝耳。下崖,循而東,里許,為石筍矼。矼脊斜亘,兩夾懸塢中,亂峰森羅,其西一面即接引崖所窺者。矼側一峰突起,多奇石怪松。登之,俯瞰壑中,正與接引崖對瞰,峰迴岫轉,頓改前觀。
下峰,則落照擁樹,謂明晴可卜,踴躍歸庵。霞光設茶,引登前樓。西望碧痕一縷,余疑山影。僧謂:“山影夜望甚近,此當是雲氣。”余默然,知為雨兆也。
初七日,四山霧合。少頃,庵之東北已開,西南膩甚指霧氣非常凝滯厚重,若以庵為界者,即獅子峰亦在時出時沒間。晨餐後,由接引崖踐雪下。塢半一峰突起,上有一松裂石而出,巨乾高不及二尺,而斜拖曲結,蟠翠三丈余,其根穿石上下,幾與峰等,所謂“擾龍松”是也。
攀玩移時,望獅子峰已出,遂杖而西。是峰在庵西南,為案山。二里,躡其巔,則三面拔立塢中,其下森峰列岫,自石筍、接引兩塢
迤邐至此,環結又成一勝。登眺間,沉霧漸爽舒朗,急由石筍矼北轉而下,正昨日峰頭所望森陰徑也。群峰或上或下,或巨或纖,或直或欹,與身穿繞而過。俯窺輾顧,步步生奇,但壑深雪厚,一步一悚。
行五里,左峰腋一竇透明,曰“天窗”。又前,峰旁一石突起,作面壁狀,則“僧坐石”也。下五里,徑稍夷,循澗而行。忽前澗亂石縱橫,路為之塞。越石久之,一闕新崩,片片欲墮,始得路。仰視峰頂,黃痕一方,中間綠字宛然可辨,是謂“天牌”,亦謂“仙人榜”。又前,鯉魚石;又前,白龍池。共十五里,一茅出澗邊,為松谷庵舊基。再五里,循溪東西行,又過五水,則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邊香氣襲人,則一梅亭亭正發,山寒稽雪,至是始芳。抵青龍潭,一泓深碧,更會兩溪,比白龍潭勢既雄壯,而大石磊落,奔流亂注,遠近群峰環拱,亦佳境也。還餐松谷,往宿舊庵。余初至松谷,疑已平地,及是詢之,須下嶺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至太平縣共三十五里雲。
初八日,擬尋石筍奧境,竟為天奪,濃霧迷漫。抵獅子林,風愈大,霧亦愈厚。余急欲趨煉丹台,遂轉西南。三里,為霧所迷,偶得一庵,入焉。雨大至,遂宿此。
初九日,逾午少
霽(jì晴)。庵僧慈明,甚夸西南一帶峰岫不減石筍矼,有“禿顱朝天”、“達摩面壁”諸名。余拉潯陽蹈亂流至壑中,北向即翠微諸巒,南向即丹台諸塢,大抵可與獅峰競駕,未得比肩石筍也。雨踵至,急返庵。
初十日,晨雨如注,午少停。策杖二里,過飛來峰,此平天矼之西北嶺也。其陽塢中,峰壁森峭,正與丹台環繞。二里,抵台。一峰西垂,頂頗平伏。三面壁翠合沓重疊,前一小峰起塢中,其外則翠微峰、三海門蹄股拱峙。登眺久之。東南一里,繞出平天矼下。雨復大至,急下天門。兩崖隘肩,崖額飛泉,俱從人頂潑下。出天門,危崖懸疊,路緣崖半,比後海一帶森峰峭壁,又轉一境。“海螺石”即在崖旁,宛轉酷肖,來時忽不及察,今行雨中,頗稔其異,詢之始知。已趨大悲庵,由其旁復趨一庵,宿悟空上人處。
十一日,上百步雲梯。梯磴插天,足趾及腮,而磴石傾側崡岈,兀兀(wù挺立)高聳欲動,前下時以雪掩其險,至此骨意俱悚。上雲梯,即登蓮花峰道。又下轉,由峰側而入,即文殊院、蓮花洞道也。以雨不止,乃下山,入湯院,復浴。由湯口出,二十里抵芳村,十五里抵東潭,溪漲不能渡而止。黃山之流,如松谷、焦村,俱北出太平;即南流如湯口,亦北轉太平入江;惟湯口西有流,至芳村而巨,南趨岩鎮,至府西北與績溪會。
寫作風格
黃山,原名黟山,唐代天寶年後改為今名。相傳黃帝與容成子、浮丘公同在此煉丹,故名黃山。位於安徽歙縣與太平縣間,面積約154平方公里。黃山風景以奇松怪石、
雲海、
溫泉最著名。徐霞客在此日記中對黃山松及雲海推崇備至。
《游黃山日記》頗能顯示
徐霞客寫景狀物的功夫,用詞遣句都很精當巧妙,其章法開合得度、鬆緊適中,對雪光山色的渲染也使具體各景相得益彰。該記可以看作是對黃山勝景的總體描繪,有此基礎,他的第二篇黃山日記便會有更多的餘地來細述黃山天都、蓮花二峰以及黃山霧海。
作者簡介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今江蘇江陰)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自幼好學,博覽群書,欲“問奇於名山大川”。21歲開始專心旅行,30多年間歷盡艱險,足跡南至雲、貴、兩廣,北到燕、晉,遍及現在的19個省區。其考察所得,按日記載,死後由季會明等整理成《徐霞客遊記》。徐霞客的重要地理學貢獻有:對喀斯特地貌的詳細考察、記述和探索,居世界先進水平;糾正了古代文獻有關中國水道源流記載的一些錯誤,如否定“岷山導江”舊說,肯定金沙江乃長江上源的事實;觀察記述了不少植物品類及其分布的若干規律;對火山、地熱及各種人文地理現象的細緻考察與記錄。
相關信息
徐霞客在旅行中備嘗艱險,遇盜被劫、絕糧乞食,均未挫其意志。觀察所得,按日記載,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徐霞客是中國以旅行為畢生事業的第一人。其《遊記》為卓越的地理學著作,對祖國廣大地區山川形勝、岩石地貌、水文氣象、生物礦產、居民風俗,均有系統翔實的記述。他以目驗的事實,修正了許多古代地誌沿誤之處,破除了若干迷信臆說。他從樸素的科學方法出發,闡明了地下水壓力原理,得出河流流速與流程成反比的分析觀察到地形、氣溫、風速對植物生態的影響。特別是他實地勘查了100多個石灰岩溶洞,正確指出岩溶地貌的成因和特徵。這一發現,早於歐洲人約兩個世紀。而徐霞客用目測步量取得的數據,與現代測量結果十分相近。這就使《徐霞客遊記》一書,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徐霞客遊記》還是優美的遊記文學作品。明代以前,雖已出現用日記體寫的記游散文,但都不及《徐霞客遊記》博大宏麗,用《水經注》以來的遊記專著與之相比,不啻片玉之與崑山。《徐霞客遊記》在文學上的特點是:寫景記事,悉從真實中來,具有濃厚的生活實感。如《楚游日記》中麻葉洞探幽一節,以千餘字篇幅,寫其從方圓尺許之穴口入洞,蛇伏以進,背磨腰貼,漸次發現洞中各種佳境,曲折上下,凡經一里余始穿竅而出,致使土人奉他為大法術人,頂額稱異。文章將洞中的奇景、爬行的艱辛以及土人心情的變化,據實寫出,毫無虛構痕跡。這種寫實特色,貫於《遊記》全書。
寫景狀物,力求精細,遠較前人遊記細緻入微。如《滇游日記十》中對騰越州硫磺塘的描寫:溯小溪西上,半里,坡間煙勢更大,見石坡平突,東北開一穴,如仰口而張其上齶,其中下綰如喉,水與氣從中噴出,如有爐橐鼓風煽焰於下,水一沸躍,一停伏,作呼吸狀。躍出之勢,風水交迫,噴若發機,聲如吼虎,其高數尺,墜澗下流,猶熱若探湯或躍時,風從中,水輒旁射,攬人於數尺外,飛沫猶爍人面也。余欲俯窺喉中,為水所射,不得近。
文筆細密,一如工筆藻繪,使對象具有了質感和立體感。辭彙豐富,敏於創製,絕不因襲套語,落入窠臼。如《游雁宕山日記》中對雁宕諸峰之形容,使用了危峰亂疊,如削如攢,如駢筍,如挺芝,如筆之卓,如幞之欹,袈裟傴僂,奇巧百出,流霞映采,亭亭插天,重岩陡起,環繞回合,開張峭削,冰壺瑤界,下伏如邱垤,如行刀背等等形象,比譬生動,互不重複,致使全書辭藻富麗,蔚為大觀。
寫景時注重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如《浙游日記》一節:江清月皎,水天一空,覺此時萬慮俱淨,一身與村樹人煙俱熔。徹成水晶一塊,直是膚里無間,渣滓不留,滿前皆飛躍也。象這種托出意境,情景交融的好文字,全書中不時出現,給人以強烈美感。寫景時亦注意表現人的主觀感覺。如《滇游日記六》一節:蓋蘭宗所結廬之東,有石崖傍峽而起,高數十丈,其下嵌壁而入,水自崖外飛懸,垂空灑壁,歷亂縱橫,皆如明珠貫索。余因排簾入嵌壁中,外望蘭宗諸人,如隔霧牽綃,其前樹影花枝,俱飛魂濯魄,極罨映之妙。崖之兩畔,有綠苔上翳,若絢彩鋪絨,翠色慾滴,此又化工之點染,非石非風,另成幻相者也。這段文字,表達作者對崖前瀑布的視覺感受,寫得相當優美。寫景狀物常運用動態描寫或擬人手法。如人意山光,皆有喜態,諸峰娟娟攢立,嵐翠交流岑上亂石森立,如雲湧出,山石忽怒涌作攫人狀嵐光掩映,石色慾飛,穿瑤房而披錦幛,轉一隙復攢一峒,透一竅更露一奇,至獅、象、龍、蛇夾路而起,與人爭道絕頂浮嵐,中懸九天,絕崖雪,下嵌九地,兼之霽色澄映,花光浮動,覺此身非復人間,天台石樑,庶幾又向曇花亭上來也。凡此描寫,都使對象人格化、性格化,成為情趣盎然的動畫。徐霞客豐富的描繪手段,使他的遊記文章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具有恆久的審美價值。
此外,他在記游的同時,還常常兼及當時各地的居民生活、風俗人情、少數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間的戰爭兼併等等情事,多為正史稗官所不載,具有一定歷史學、民族學價值。他還在記述遭劫被盜、兵匪橫行、官府暴虐、小民塗炭等內容時,常表露自己對惡勢力的憎恨和對人民的同情。凡此種種,使《徐霞客遊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當然,徐霞客仍然有他一定的局限性。《遊記》中不時流露宿命論和宗教迷信思想,相信佛教之神也,於是乎征矣,等等。但這只是白璧微瑕,不足以掩蓋《徐霞客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中國地理學史上的地位。此書版本較多,最早的是明崇禎十五年(1642)季夢良抄錄的《徐霞客西遊記》,但內容多有遺漏。
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霞客庶子李介立搜補整理,是為李介立本,今不傳。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霞客族孫徐鎮據陳泓等人校本,初刊於世。嘉慶十三年(1808),葉廷甲補入徐霞客詩文為補編。其後版本日益增多,互有歧異。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現存兩個較早抄本(季夢良抄本和徐霞客抄本)整理標點,印為10卷本《徐霞客遊記》。
作為游聖的家鄉,江陰在1987年就成立了徐霞客研究會。不僅國家成立了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其他省市甚至海外也成立了多個徐霞客研究組織,累計已經超過30個;此外,在國內還有超過40個城市建造了徐霞客塑像。徐霞客國際旅遊節已經舉辦了6屆,在2010年12月27日閉幕的2010首屆中國旅遊節慶品牌峰會上,中國(江陰)徐霞客國際旅遊節還榮獲“2010年度最佳人文歷史旅遊節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