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渴病,多因或汗、或吐、或下三法傷其津液,致令胃中乾燥,故引飲也。陽邪 往乘三陰,太陰則嗌乾,少陰則口燥,厥陰則消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渴證
- 飲水者:,當少少與之
- 陽之渴:用五苓
- 以水 便:停下焦,小
【注】渴病,多因或汗、或吐、或下三法傷其津液,致令胃中乾燥,故引飲也。陽邪 往乘三陰,太陰則嗌乾,少陰則口燥,厥陰則消渴。
【注】渴病,多因或汗、或吐、或下三法傷其津液,致令胃中乾燥,故引飲也。陽邪 往乘三陰,太陰則嗌乾,少陰則口燥,厥陰則消渴。...
渴是一個漢語辭彙,是多音字,漢語拼音是hé和kě,部首是氵,總筆畫是12筆。渴,可組詞為渴望,渴盼,渴念,渴待。...
酒渴:1. 渴證之一;2.消渴病之一種。...... 酒渴jiǔ kě酒渴(alcoholic thirst[1] )為。是指以口渴為主症的酒病[1]。渴證之一[2]。...
虛熱渴,病證名。因氣虛或陰虛內熱所致的渴證。...... 虛熱渴,病證名。因氣虛或陰虛內熱所致的渴證。《聖濟總錄》卷五十九:“人因勞傷府藏,或大病後未復,...
證名。因脾胃實熱灼津所致口渴之證。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九。證見胸膈煩悶,口渴引飲。治宜清胃生津,用豬肚丸、赤茯苓散、玉女煎等方。 ...
出處《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渴而穿...使用百度前必讀 | 百科協定 | 隱私政策 | 中文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證030173...
渴點耳穴,耳穴名。位於耳屏外側面,耳屏上結節與耳屏根部之中點連線的中點處,當外鼻與屏尖連線之中點(偏上)處,外耳穴至高血壓點穴連線的中間處。主治神經性多飲...
三消,病名。亦稱三痟。三種消證總稱。《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謂三消為痟渴、痟中、痟腎,以飲水多而小便少者為痟渴;吃食多而飲水少,小便少而黃赤者為痟中...
組成:大黃﹑芒硝﹑甘草主 治:1.治傷寒陽明證,不惡寒,反惡熱,口渴便閉,譫語腹滿,中焦燥實。2.及傷寒吐後腹脹滿者。3.陽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煩者。4.亦治渴...
《本草綱目萬方對證治驗錄》是1997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草綱目萬方對證治驗錄》是1997年學苑出版...下、下痢、尿澀、渴證、發燥 咳、喘、咳逆...
病症名。簡稱渴。以口中乾燥,喜飲水漿為主證者,稱為口渴。多因陰津虧損、臟腑熱甚所致。另外,血虛失濡,水濕、痰飲、瘀血阻滯及脾腎陽氣不足,水津不化,津不...
口渴喜冷飲屬熱證;口渴多飲,飲後復渴,甚者飲一溲一,屬下消證。口渴欲漱不欲咽,為瘀血阻滯。口渴不欲飲或不多飲,可見濕熱。口渴喜熱飲多屬虛寒。口渴欲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