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

病症名。簡稱渴。以口中乾燥,喜飲水漿為主證者,稱為口渴。多因陰津虧損、臟腑熱甚所致。另外,血虛失濡,水濕、痰飲、瘀血阻滯及脾腎陽氣不足,水津不化,津不上承皆能導致口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口渴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慎齋遺書》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指以口中乾燥,喜飲水漿,為主證者,稱為口渴。

解讀

口渴是指以口中乾燥,喜飲水漿為主證者。口渴見《慎齋遺書》。《內經》稱渴。《傷寒論》所稱之“消渴”是指口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發汗後,……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諸病源候論》稱渴病。
口渴在辨證上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常以口渴與否,飲水多少,喜熱飲或冷飲作為病位在表在里、病性屬寒屬熱、疾病是虛是實的重要鑑別之一。《傷寒論》以“發熱而渴,不惡寒”作為溫病的診斷依據。飲病以“欲飲水”為疾病向愈的預後轉歸標誌。張景岳把“渴”列為十問之一。

中醫套用

一、病因病機
《內經》認為感受外邪,入里化熱,或臟腑內熱,或多食鹹味等都可以引起口渴。歷代醫家各有發揮,巢元方主熱傷津液,並指出飲酒太過,或金瘡、產後失血等也能致渴。《聖濟總錄》主陰虛。劉完素主燥熱和津虧。朱丹溪主里熱。《普濟方》主胃熱。李梃主暑。唐容川主瘀血。歸納起來以下幾種較為常見:
1、熱邪熾盛
外感六淫之邪,入里化熱;或肺胃素有蘊熱,熱灼津傷,發生口渴。
2、陰虧津少
大病久病之後,或汗下太過,損傷津液;或失血過多,汲取胃津自救;或陰虛火旺,虛火煎灼,均致津少而口渴。
3、脾虛痰濕中阻
脾虛不能轉輸津液;或脾虛不運,積濕生痰,痰濕阻滯,津液不能上承,發生口渴。
4、瘀血阻絡
跌打損傷,或氣滯血瘀,瘀血阻滯經絡,津液不能循經上布於口,發生口渴。
5、陽虛水不化氣
腎陽不足,氣化不利,腎水不能上濟,故見口渴。
口渴的分類,一般按起病情況分為暴渴和久渴兩大類。
二、辨證
暴渴起病急暴,多為外邪化熱傷津,初起多屬實證熱證;久渴起病緩慢,多由內傷陰虛,陽不化氣,或痰濕血瘀中阻,津液不能上承而致。但暴渴有因津液大傷而致者屬虛;久渴因瘀血痰濕阻滯而致者多屬實。口渴而有外感症狀,邪熱內傳而出現者為外感口渴,多屬暴渴;內傷飲食,勞倦久病而出現口渴者為內傷口渴,多屬久渴。《內外傷辨·辨渴與不渴》:“外感風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去,邪氣傳里,始有渴也。內傷飲食失節,勞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氣在血脈中有餘故也。初勞役形質,飲食失節,傷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熾,上克於肺金,故渴也。”內傷口渴若喜冷飲,則屬實熱,喜熱飲則屬中寒。《景岳全書·傳忠錄》:“凡內熱之甚,則大渴喜冷冰水不絕而腹滿便結,脈實氣壯,此陽症也。凡口渴喜熱不喜冷者,此非火症,中寒可知。”
三、治療
暴渴以實熱為主者,治宜清熱瀉火;津傷脈虛者,治宜清熱生津養液;大失血為主者,治宜補氣養血;久渴以陰虛為主者,治宜滋補陰液,陽虛為主者,治宜溫陽補腎;瘀血為主者,治宜活血化瘀;痰濕為主者,治宜健脾化痰利濕。
此外,下列簡易方可酌情選用:
1、鮮石斛:用新鮮含汁多者一兩,煎水代茶(《本草通玄》)。
2、甘蔗:去皮取汁頻飲之,治發熱、口渴、小便澀(《外台秘要》)。
3、天花粉:深掘大栝樓根,厚削皮至白處止,切之一寸長短,水浸一日一夜,取出舂碎研之,以絹袋濾之,如出粉法乾燥,每日三錢,水煎服,亦可作粉粥,或加入乳酪中食之,治大渴(《千金方》)。
4、五汁飲:梨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各酌量,和勻涼服,治溫病熱甚,口中燥渴(《溫病條辨》)。
口渴,渴欲飲水,宜少少與飲之,不宜暴飲過量,當防水停飲聚為害。飲食宜清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