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網路系統

港口物流網路系統(Port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是指運用現代流通理論和技術,有效整合港口資源形成的科學合理、高效暢通的物流平台,實現商品及各種要素的高效流動和配置最佳化,提高港口物流業競爭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港口物流網路系統
  • 外文名:Port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 功能:物流平台
  • 技術依託:現代流通理論和技術
物流系統現狀,發展趨勢,

物流系統現狀

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隨著物流活動國際化,港口作為物流系統重要節點觀念漸漸為各國政府、產業界和理論界高度重視並切實推進現代港口物流發展,促進商品及各種要素的高效流動和配置最佳化。在國外,美日歐等西方已開發國家、地區的專家學者從各方面對港口物流展開了大量研究。例如,宮下國生認為港口作為物流節點呈現物流產業功能,成為物流效率化的重要路徑;芬蘭前外貿部長Jari Vilem認為“貿易的發展起始於港口,並經由鐵路、公路運輸量最終到達目的地工廠的物流系統,見證了原材料及商品的運輸量的增加”;比利時APEC物流專家DRS.HIR DIEGO強調“港口發展物流時必須注意市場空間,要有充沛的物流源,不能盲目搞物流,一切以市場為依據”;在2001年10月11日召開的歐洲海港政策挑戰與解決方案會議中,歐洲專家學者就“在全球供應鏈的前提下,歐洲的港口如何保持競爭力”問題展開了研討。
在中國,不少專家學者在借鑑國外已開發國家的港口物流發展經驗基礎上,對港口物流進行了論述。例如,王之泰認為港口是中國物流發展的關鍵領域;丁俊發認為“港口從本質意義講就是一個物流基地、物流樞紐、物流節點,使物流企業的集群”;吳敬璉提出應“使港口城市成為綜合物流的中心,成為全世界物流網路的中心”。周哲等人對國際物流中的港口功能、分類、特徵,與現代港口與國際物流的關係作了系統的闡述;王任祥概述了現代港口的物流基本理論,對港口物流設施裝備、口岸管理等內容做了詳細介紹。福建省內知名的物流專家王健提出豐富的港口資源是福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藉以依靠的重要戰略優勢,福建的“東出西進”和“承北接南”也需要以港口物流為銜接載體。他在《海峽西岸經濟區港口物流網路體系的構建》一文中提出“福建省沿海主要港口進行了巨觀規劃層次分析,根據各個港口與城市的關係、港口特徵,將福州港和廈門港定位為主樞紐港(第一層次),泉州港和湄洲灣港定位為地區性重要港口(第二層次),漳州港和寧德港定位為地方性中小港口(第三層次),構建了一個以主樞紐港為骨幹,區域性重要港口為輔助,地方中小港口為補充的層次分明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港口物流網路體系”。

發展趨勢

現代港口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第一代港口主要功能是裝卸倉儲;第二代港口主要功能是提供分撥、配送等增值業務;第三代港口主要功能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務。這是因為港口是水路運輸的樞紐,具有整合生產要素的功能,可促進多式聯運的發展,還是主要的信息平台。
縱觀港口物流的發展趨勢,可以發現它經歷了如下四個發展階段:①傳統物流階段——運輸、轉運、儲存;②配送物流階段——運輸、轉運、儲存、拆裝箱、倉儲管理、加工;③綜合物流階段——信息化、網路化,集商品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於一體;④港口供應鏈階段——全球物流、共同配送,主動參與和組織與現代物流有關的各個物流環節的活動及其銜接與協調。而現代港口物流的特點主要表現為:①大物流——物流產業內部的合作與整合;②高科技——物流系統智慧型化、柔性化;③信息港——統一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④一體化——高增值物流園區。
在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的港口仍處於大建設、大發展階段。中國交通運輸部通過積極研究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對港口物流業發展的影響,將爭取儘快出台針對性政策措施,引導中國港口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港口物流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廣闊的市場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