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危機

1980年代初,香港出現前途問題,加上香港股市出現股災,市民對港元信心出現動搖,港元不斷貶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布聯繫匯率制度,港元再與美元掛勾,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

簡介,影響,

簡介

從1979年起,中國和英國開始就香港問題展開談判,英國人想維持香港的現狀,延長租界期限,但是,中國的偉人是絕對不會同意的,因為,中國政府絕不是清政府。
兩國開始了艱難的談判,一直到82年,英國在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戰鬥中,雖然損失慘重,但是,仍然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世人的面前,對於福蘭克群島,英國人是靠武力重新奪回來的,顯示了英國強大的決心,所以,在香港的問題上,借著這次餘風,他們也開始了對中國施加壓力。
由於對香港前途的擔心,大量資金離開香港,再加上從1977年開始,由於貨幣及信貸過度增長,導致貿易逆差擴大,通貨膨脹,港元匯率持續下降,加上投機炒賣的活動出現了少有的搶購商品風潮,令港元貶值的情況進一步惡化。港元匯價在1981年為5.13港元兌1美元,此後一直降低,而到了1983年9月,港元匯率錄得新低,兩日間共貶值了13,跌至9.60港元兌1美元的低位。

影響

英國政府為了救市,投入了大量資金,導致英國的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