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南古會是流行於陝西省傳統民間廟會,主要流傳於關中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渭河南古會
- 類別:傳統民間廟會
- 流行地區:關中地區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渭河以南古會,亦稱過會。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相傳起源於秦漢,成熟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延續至今。這個風俗既是渭河以南,秦嶺以北,東起潼關,西至寶雞這個關中平原腹地廣大農村所獨有的、別具一格的人文景觀的鮮明標誌,又是千古帝都鹹陽和西安之間、渭水和灃水流域黃土地上一枝永不敗落的鮮花。
過會,既不同於過年,又不同於其他鄉村流行的各種各樣的傳統古會、廟會。它一般是從農曆六月初開始,到七月底結束,歷時兩個月。這個時期正是農村“三忙”(夏收、夏種、夏播)結束,秋收未到的空閒時間。
發展歷史
在古代,由於渭河南岸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再加上當時經濟的制約,造成交通和信息很不通暢,當地村民利用陰曆6月底“三忙”後到秋收來臨之際這么一段空閒時間,為給自己或親友未嫁娶的子女找到好媳婦和好婆家,托人到附近的村莊走村串戶,看看誰家的兒子未娶媳婦,誰家的女子未出嫁,然後大家坐在一起把這些信息加以集中、對比,從中選出中意的,再找合適的機會見面提親。到後來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信息面的加寬,各種交流不斷頻繁,這種習俗也就被慢慢的固定下來,時間也從開始的無序狀態,發展到從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一的吳家莊會開始,一直到七月三十的火燒寨、汪家莊和北槐村會結束,每村都是固定的一天時間,並且以單日子為主,如初一、十三、二十五等。內容則除了說媒外,增加了農耕生產資料信息的交換,例如,誰家的犁、鋤、鏟子等處於閒置狀態,誰家的農用工具又短缺,這兩家就彼此進行交換、購買或出售,從而在這樣不斷的閒諞(拉家常)中,農耕生產資料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也發揮了它們最大的使用價值。時至今日,隨著交通的日益發達和信息通道的多元化,以前說媒和農資交換的習俗,逐漸被親朋好友聚會、聯絡感情所替代。過會這天,其他村子裡的人,都起的早早的,有的是一家子一起,有的是街坊鄰居一幫,大家自由結合,手裡提著竹籠,裝著用剛剛收穫的小麥做成的“花捲”,彼此互相攀談、對比著,看誰家的饃大了,誰家的饃白了,言語中充滿著豐收後的喜悅,他們三五成群,或是坐車的,或是騎車的,或是步行的,大家歡聲笑語地奔著一個方向、一個村莊而去,場面熱鬧非凡,井然有序,猶如趕集一樣,過會的主人家本著親朋不分遠近,朋友不管親疏,輩分不論高低,誰來都一樣,誰來都高興,都是一視同仁、笑臉相迎,只要是能進一個門,主人會拿出陳年的好酒,準備好美味的佳肴,只等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到齊後,大家坐在一起共享團圓喜慶。客人們聊天的聊天,娛樂的娛樂,炕上一堆,客廳一夥,整個主人家歡歌笑語處處洋溢著祥和、美滿的氛圍。這個時候,人們常說的“人興有錢的,狗咬穿爛的”和“人窮甭拜親,拜親低人品”等偏見則蕩然無存,人們的感情就象是一片春雨過後的莊稼地和一片乾淨得令人陶醉的桃花園,是那么得豐厚和純潔。
渭河南岸的人們因為過會也蘊涵著慶豐收的意思,所以俗稱“蒸饃會”、“團圓會”。而由於渭河南岸過會最初的內涵和用意,渭河北岸的人,不少人都把渭河南岸的過會也叫做“女婿會”。過會的風俗,解放後同樣沒有躲過人為的劫難,十年文革中,幾乎銷聲匿跡了。文革一過,又“春風吹又生”地慢慢盛行起來。時至今日,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深化和進一步推進,渭河南岸的村落在西鹹一體化的大環境下,正面臨著整體的拆遷和重建,自然的村落必將被一個個現代化的居民小區所替代。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對渭河南岸流傳幾千年的過會的印象,只能從老一輩人的口中和歷史檔案那發黃的紙頁中得到些許的追憶。
文明不能圈沒歷史,但現代的高樓大廈卻可以掩埋歷史的基石!渭河南岸的過會,已到了瀕危的地步,急需有效地保護和傳承,使這一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