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所村

渭所村隸屬於金所鄉竹溝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位於金所鄉北邊,距離竹溝村委會1.5 公里,距離金所鄉人民政府5公里。國土面積15344.9畝,海拔2040米,年平均氣溫13.4 ℃,年降水量1116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1542畝,其中人均耕地0.83畝;有林地4550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10戶,有鄉村人口1825人,其中農業人口1825人,勞動力109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90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2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渭所村
  • 海拔:2040米
  • 年平均氣溫:13.4 ℃
  • 年降水量:1116毫米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42畝(其中:田725.4畝,地816.6畝),人均耕地0.83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45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1畝,主要種植板栗、蘋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00畝,其中養殖面積90畝;草地400畝;荒山荒地100畝,其他面積8183.9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電、路、電話三通,無路燈。有69戶飲用井水,有51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0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7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8.24%和74.1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0戶(分別占總數的47.98%和34.75%)。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9輛,拖拉機69輛,機車19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25.4畝,有效灌溉率為47.9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25.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9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2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5.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8.8萬元,占總收入的43.65%;畜牧業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9.6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00頭,肉牛15頭,肉羊368頭);漁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2.47%;第二、三產業收入96萬元,占總收入的26.39%;工資性收入38萬元,占總收入的10.45%。農民人均純收入148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38人(占勞動力的21.74%),在省內務工23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勞務輸出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10戶,共鄉村人口1825人,其中男性967人,女性858人。其中農業人口1825人,勞動力1095人。該村以1821人漢族為主(是漢族、回族混居地),其中回族4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人,占人口總數的0.4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25人,參合率83.59%;享受低保1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97戶,占農戶總數的38.63%。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竹溝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金所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24人,其中小學生246人,中學生7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4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1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本年內未發生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年末集體無收入,有固定資產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3個,黨員總數57人,黨員中男黨員48 人,女黨員9人。該村團支部設在村委會。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尚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系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
3、 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
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
4、加大培育優勢產業的力度,培植大棚蔬菜、無公害蔬菜系特色產業,儘快形成區域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