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黃河金三角產業發展研究院是渭南市人民政府進行政、產、學、研一體和科技資源統籌的重要產物。由渭南市發改委和陝西永秀經濟管理研究院共同發起,於2015年1月12日註冊成立的一家社科類非營利性法人機構,主要業務涉及理論研究、政府決策、區域規劃、企業諮詢和管理培訓五大領域。
渭南研究院致力於協助當地政府,進行國務院《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的研究和地方性規劃制定,助推當地經濟發展和資源配置,為政府各項事業出謀劃策。在渭南市委、市政府指導下,渭南研究院聘請著名經濟學家、西部新型智庫領軍人物、西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白永秀擔任院長,積極整合京、滬、津、陝、晉、豫等地知名專家,依託陝西永秀經濟管理研究院科研力量,擁有40多人的研究團隊。在以往科研實踐中,團隊曾主持《陝西省工業園區抓性升級研究》、《西安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總體思路》、《西安經開區“十三五”總體布局和產業規劃》、《合陽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商洛市菸草專賣局績效考核實施方案》、《延長石油杏子川三崗創新實施方案》等數百個項目,並舉辦澄合礦業特色管理、神木紅柳林礦業特色培訓等多種精品人才培訓,向陝西省委省政府提供決策諮詢數十次,其中被省委書記或省長批示重點實施的7件。
渭南研究院將上下齊心協力,立足渭南,潛心黃河金三角研究,以全國和全球化視野,積極開拓,服務當地政府和企業,造福當地經濟民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渭南市黃河金三角產業發展研究院
- 外文名:hhj
2012年5月,國家發改委批准設立“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目標為“中西部地區重要能源原材料與裝備製造業基地”。2014年4月,國務院批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簡稱《規劃》),以探索省際交界地區合作發展新路徑,是全國唯一跨省區的承接產業示範區。
以前在晉陝豫三省,也不乏國家層面布局的建設規劃。如陝西有關-天經濟區、陝甘寧革命老區;河南有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山西有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但黃河金三角的“三省四市”均處於被“邊緣化”和“配角”的境地,很多優勢被弱化或被忽略。《規劃》的實施和推進,無疑變“邊緣”為“中心”,變“配角”為“主角”,變“窪地”為“高地”。這將成為黃河金三角“三省四市”發展最為重要的機遇,也成為騰飛的重要動力,乃至新常態格局下發展的重要區域。
就全國而言,黃河金三角位於中、西部交界地帶,通華北、聯西北、接中原,處於華北、西北、中南三個經濟板塊唯一的交接點。在全國流通中,可以承東啟西、貫通南北,同時也承載著優美的山水自然文化;在東中西協調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橋樑作用。
談起產業發展,黃河金三角由“邊緣”變“中心”,呈現“高地效應”。“三省四市”同屬中等城市,一直處於地理和產業發展邊緣位置。各市經濟發展水平接近,與太原、鄭州和西安比較,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資源開發方面呈現出“窪地”狀態。《規劃》發布使得“四市”從“配角”變為“主角”,現在的“窪地”反而在產業承接方面顯現出明顯優勢,在不遠的將來使產業“窪地”將會變為產業“高地”。
以陝西渭南為例,先前專家呼籲建設“陝西東大門”,《規劃》發布後,定位為“三省四市”承接產業轉移核心發展區域。就交通而言,渭南距離西安高鐵車程僅19分鐘,而“四市”中其他三市距離各自省會交通依然十分便利,成為可以藉助太原、西安和鄭州“大三角一小時經濟圈”優勢,並再造自身優勢的有利條件。
自《規劃》下發後,國家發改委也多次召集“三省四市”專門部署,陝西省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布置黃河金三角建設工作。10月28日,舉辦黃河金三角投資合作交流大會,副省長王莉霞到會並指示渭南要融入大西安絲綢之路新起點建設,圍繞《陝西省新型城鎮化建設規劃(2014-2020)》加快百萬人口中心城市建設。到會三省四市代表還提出,打造以華山為核心的“大華山國際旅遊目的地”構想。
作為全國唯一跨省產業承接示範區,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在東岸沿海、中西部重要城市得到長足發展之後,黃河金三角區域無疑成為新改革時代高速發展的重要區域,也必然會成為未來經濟社會重要亮點。“三省四市”在這片土地上合作共建、共謀福祉,是實現“中國夢”成就一番偉業的重要舉措。唯有合作、包容才能共榮,爭當小康社會建設的前沿,才能製造中國跨區域合作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