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河(山東半島河流濰河的支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渠河,山東半島河流濰河的支流,發源於臨朐太平頂山西南麓的大官莊,東南流進入沂水 境內,在沂水縣松林轉而東流,至安丘市張解東南屈而東北流,沿著安丘、諸城交界處,於諸城河套北由左岸注入濰河,北接峽山水庫。河長100公里,流域面積967.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3.62/100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渠河
  • 所屬水系:山東半島河流濰河的支流
  • 河長:100 m
  • 流域面積:967.3 km
幹流概況,主要支流,治理開發,河道治理,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水電工程,橋樑涵洞,

幹流概況

渠河
渠河
浯河 為濰河支流。發源於圈裡鄉太平山,有東西兩個源頭,東源頭為上二郎峪,西源頭 為紅石峪。兩源水在小弓河村南匯合,流向自西北而東南,沿沂水、安丘邊境在景芝鎮東 北入濰河。浯河在沂水縣境內長23.1公里,流域面積22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漫流河、林頭 河和圈裡河。
渠河 又名浯河、清河。源於莒縣浯山。清乾隆《諸城縣誌》載:“吾水經葛崗南,其南岸有廢渠,經霞崗東通長阡溝。至今浯水下流土人名為渠河”。渠河是諸城市與安丘市之界河。自馬莊鄉李家莊子村起,流經馬莊、吳家樓、石橋子、曹家泊、涼台5個鄉鎮、38個村莊,至涼台鄉逄家嶺村北入濰出境。境內長62.5公里,流域面積318平方公里。河床最寬200米,最窄處15米。水清砂淨,污染很輕。
渠河 古稱浯水,西漢時人們在下游開渠灌田,又有上浯下渠之稱,今已統稱渠河。發源於太平山南麓,繞山前東流,穿過沂水縣北端入縣境,沿縣境南部與沂水、諸城交界處東流至景芝鎮於家莊村東入濰河,流經縣內69.5公里。主要支流有大苑河、秋峪河、古廟河、孝廉河、清河、店子河等,流域面積1059平方公里。最大洪峰5740立方米/秒。建國後,上游建於家河水庫,中、下游建兩座攔河壩,汛期水患自此少見。
渠河又名清河,古時俗稱“一邁河”。本稱浯河,“浯水經葛崗南,其南岸有廢渠,經霞崗東通長阡溝。至今浯水下流土人名為渠河”(清乾隆《諸城縣誌》)。該河源於臨朐大關鄉大官莊村西,是諸城市與安丘市之界河,自賈悅鎮李家屯起,流經賈悅、石橋子、相州3個鎮,38個村莊,至相州鎮逄家嶺村北出境後入峽山水庫。境內長60公里,流域面積318平方公里。河床最寬200米,最窄處15米。水清砂淨,污染很輕。

主要支流

漫流河,發源於楊莊鎮邵家樓村西北,流向西南—東北,河道長10公里。
林頭河 ,發源於富官莊鄉牆框村,流向東北—西南,在西得水村南折向西北,河道長10.5公里。
圈裡 河,發源於圈裡鄉北石欄村,流向西北—東南,河道長8.6公里。
┃河名│發源地 │長度(Km) │流域面積(平方千米) │匯入河名
┃荊河│馬莊鄉北桃園村西 │20 │118 │渠河
┃閘河│莒縣莊家山村南│16 │98.5 │渠河
荊河,源於賈悅鎮北桃園村西,於石橋子鎮都吉台村北匯入渠河,全長20公里;
閘河,源於莒縣莊家山村南,於賈悅鎮閘河崖村匯入渠河,全長16公里。閘河之稱源於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此閘水飲馬的傳說。渠河流域多為平原沃田,少量低丘、濕地。

治理開發

河道治理

渠河又名浯河,發源於沂水縣圈裡鄉太平山,有東西兩個源頭,西源出自紅面峪,東源出自上二郎峪,兩源在小弓河村南匯流,流經沂水、安丘、諸城3縣市,在安丘、諸城兩市交界處的河套村於左岸入濰河,長96公里,流域面積1059平方公里。1974年8月13日大水,洪峰流量4560立方米每秒,下游受峽山水庫庫水頂托,河道排泄不及,幾乎全線漫溢,西古河、西阡里、東阡里、小油房、郭崗、店子等處河堤決口。當年冬及次年春由沿河歧山等5鄉鎮出民工2萬餘人挖河築堤,自丈里橋過彭王橋和峽山水庫圍堤相接,並完成上游自丈里橋至西利見、泥溝至橋北頭、陳家樓至殷家清河、王家莊至河北營子、張解至車苗莊等局部河段復堤工程,共築堤31.5公里。建成吳家樓、於家河、下洙浯3座中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65平方公里,總庫容8972萬立方米。沿河建有小水電站6處,共裝機14台1563千瓦。
渠河(中上游段亦稱浯河) 1961年景芝、涼台兩社於彭旺橋以下河段築堤,並清理蘆葦百餘畝。1968年,郭崗村前至入濰處加高河堤10公里。1974年冬至次年春,縣成立治渠指揮部,國家投資20萬元,組織沿河岐山、石埠子、官莊、臨浯、景芝5社2萬餘名民工挖河築堤,完成了自里丈橋至峽山水庫圍堤段的挖河築堤工程及上游自里丈橋至西利見、陳家樓至殷家清河、王家莊至河北營子村、張解至車苗莊等局部河段的復堤築堤及初步清障工程。計投工日98.5萬個,完成土石方66.55萬個,修築河堤31.5公里。經治理,提高了防洪能力,開發了渠河水利資源。

蓄水工程

吳家樓水庫,位於縣城西北26公里處,吳家樓村西。1959年10月興建,1960年10月竣工。上游流域面積33平方公里。總庫容0.2038億立方米,興利庫容0.043億立方米。庫壩為均質土壩,總長500米,最大壩高15.5米,頂寬10米。該水庫源近流短,一般年份蓄水很少,自開灌到1985年共澆地11.5萬畝次。水庫配有乾渠1條,長3.5公里,支渠2條,長5.5公里,支渠以上建築物15座。
尚莊水庫, 在雹泉鎮尚莊村東,凌河中游,1959年10月動工,1960年建成。上游流域面積68平方公里,總庫容261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23萬立方米,均質土壩長417米,最高21.75米,頂寬6米,前乾砌石護坡,後草皮護坡。開敞式溢洪道,寬42米,泄水能力為1380立方米/秒。設有東西兩個放水洞,東放水洞為無壓拱涵式砌石結構,設計流量4.88立方米/秒,西放水洞為豎井砌石方洞結構,1970年堵塞廢棄。  該庫累計投資125萬元,投入工日100萬個,完成工程量60萬立方米。自1960年至1981年,淤積72.1萬立方米,年平均淤積3.28萬立方米,平均浸蝕模數0.048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年。  
下株梧水庫 ,在庵上鎮岐山村西,1958年冬動工,次年12月建成。控制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總庫容162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943萬立方米。均質土壩南北長530米,最高20.87米,頂寬5米,前乾砌石護坡,後植草,有排水溝。溢洪道在大壩南端,1966年建漿砌石溢洪閘14孔,安裝自控橫軸翻板鋼筋混凝土閘門,設計泄洪能力為420立方米/秒。放水洞為廊道式鋼筋混凝土圓管結構,設計過水能力為3.9立方米/秒。該洞廢棄後又建新洞,過水流量12.9立方米/秒。該庫累計投資115.5萬元,投入工日95.7萬個,完成工程量75.17萬立方米。自1960年至1981年,已淤積75.2萬立方米,年平均淤積3.42萬立方米,平均浸蝕模數0.107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年。  
於家河水庫 ,在召忽鄉於家河村西,渠河支流秋峪河入口處。1966年10月動工,次年5月大壩合攏蓄水。1968年5月建成。上游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總庫容5314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920萬立方米。1974年洪水,最大攔蓄量3310萬立方米,最大入庫量1300立方米/秒,溢洪流量174立方米/秒,削減洪峰86.6%。大壩為粘土心牆沙殼壩,東西長440米,最高27.8米,頂寬5米,前乾砌石,後植草,有排水溝。開敞式溢洪道設在右岸兩小山頭之間,寬80米,設計最大泄量1590立方米/秒。廊道式放水洞直徑2米,設計過水能力8.3立方米/秒。該庫累計投資220.27萬元,投入工日201.73萬個,完成工程量126.42萬立方米。自1967年至1981年,淤積334.4萬立方米,年平均淤積23.9萬立方米,年浸蝕模數2390立方米/平方公里年(其上遊河道淤積,蓄水工程淤積未計算在內)。

引水工程

諸城市灌溉萬畝以上揚水站情況表
┃站名 │位置 │建站年月 │揚程(米) │流量(秒立方米) │裝機台/千瓦 │設計灌溉面積(萬畝) ┃
┃閘河崖 │馬莊鄉閘河崖村北渠河南岸 │1971.10 │60 │0.66 │4/396.9│1.6 ┃
┃后里 │馬莊鄉后里村北渠河南岸│1977.2 │60 │0.44 │6/595.4│1.5
┃清河 │吳家樓鄉清河村北渠河南岸 │1973.3 │38.8 │0.44 │4/396.9│1.2 ┃
┃徐洞 │曹家泊鄉徐洞村北渠河南岸 │1977.10 │31 │0.4 │4/396.9│1.5

水電工程

張解水電站,該站為管用較好,規模較大,發電量較多的水電站。位於召忽鄉張解村東南約1公里處,截渠河為水源,由召忽鄉管理。1977年11月動工,1979年完成機電安裝與併網線路,同年8月試車,次年8月投產。裝機4台790千瓦,年設計發電248萬度,收入10萬元,除保證引水發電外,還配合於家河水庫擴大灌溉面積1.8萬畝。
王莊水電站,該站為引水式,位於柘山鄉王莊村前,渠河岸邊,為隊營電站。裝機2台85千瓦。1979年11月始建,次年6月運行發電、併網,年發電34萬度,收入1.5萬元。該村戶戶按上了電燈,並解決了村辦副業用電。

橋樑涵洞

渠河,在山東省東南部,濰河重要支流,諸城和安丘界河。古代沒有渠河,只有浯河和荊河,兩河最近處相距約5公里。浯河發源於沂山東側的太平山,水量豐沛。齊桓公為荊河兩岸灌溉需要,在浯河和荊河之間修建渠道打通兩河,在浯河中下游接點處(今安丘市景芝鎮西古河村附近)修建浯水堰,遏浯河水入荊河,這就是歷史上”堰浯入荊,溉田萬頃“。後渠道逐漸被河水衝擊加寬,浯河老河道淤塞,浯河改道與荊河匯合後在景芝東北入濰河,下游將這條因修渠而形成的新河成為渠河。原浯水堰下的故道首段稱運糧河,納洪溝河後仍稱浯河,經臨浯村東南、景芝鎮區後,左納小浯河北流入濰河。這就形成了上游叫浯河、下游叫渠河而另外還有一條浯河的混亂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