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優10號

渝優10號

渝優10號系重慶市作物研究所用不育系45A與恢復系渝恢10配組而成的三系雜交中秈組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渝優10號
  • 作物種類: 稻
  • 編號: 皖品審05010471
  • 年份:2005
審定(登記)單位: 安徽
選(引)育單位(人): 重慶市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 系重慶市作物研究所用不育系45A與恢復系渝恢10配組而成的三系雜交中秈組合。
是否轉基因: 否
特徵特性: 該組合植株較高為120厘米,葉片較寬且挺,分櫱力較強;每穗總粒數180粒,結實率76%以上,千粒重27克,米質12項指標中有10項達部頒二級以上優質米標準。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比汕優63長2天,中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
產量表現: 2001、2003兩年安徽省中秈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分別為589.0公斤和481.22公斤,比對照種汕優63分別增產4.53%和相持平。2004年安徽省中秈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3.65公斤,比汕優63增產0.5%。一般畝產53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 作一季中稻栽培,一般5月初播種,秧齡30天;畝栽2萬穴左右,每穴1-2粒種子苗。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適宜種植區域: 適於安徽省皖東南一季稻白葉枯病輕發區種植。
1999年重慶審定,編號:渝農作品審稻第22號
品種來源:雜交水稻渝優10號系重慶市作物研究所用優IB中的優良變異株與優IA成對回交選育而成的不育系45A與該所1986年用明恢63與8480雜交,經多代選擇育成的10號恢復系配製而成。99年通過重慶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產量表現:1997、1998兩年參加重慶市水稻中稻組區試,平均畝產620.15公斤、547.42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5.09%、7.09%;1997、1998年在我市大足、永川、江津、長壽和涪陵、萬州等地生產示範,平均畝產599.9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6.73%。
特徵特性:渝優10號全生育期與汕優63相當,株高113厘米左右,株型鬆緊適中,穗長26厘米左右,穗平著粒173.7粒、穀粒黃色、稃尖無芒、穎尖有色,結實率85%左右,千粒重26.5克。適口性好,米質略低於汕優63。苗期較耐寒,抽穗成熟期較耐高溫,輕感紋枯病,田間未發現白葉枯病。
適種區域:該品種屬中秈遲熟穗重型,分櫱力較強。適應於重慶市淺丘平壩及低山中稻區種植。注意防止倒伏和防治稻瘟病。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中稻—再生稻區種植。在重慶地區最佳播種期在二月底三月初播種,保溫育苗。在秧苗三葉期噴施多效唑,促進分櫱,增強植株中後期抗倒能力。在4葉一心至5葉一心移栽,窩植雙株,畝桿1.0-1.2萬窩為宜。本田畝施純N7-8KG,比一般大田畝少施純N1-1.5KG,N、P、K配方施用為好。在施N方法上,以“重底早追”為佳。嚴禁秧苗拔節期追施N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