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鐘樓

清遠鐘樓

清遠鐘樓,這是一座宏偉樓閣若鶴立雞群,素有“第二黃鶴樓”美稱。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成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據《宣府鎮志》記載,“成化壬寅,都御史秦級建。”清乾隆九年 (1744年)和 1984年兩次大修。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遠鐘樓
  • 地理位置: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
人文歷史,建築結構,

人文歷史

清遠鐘樓,飛蔓巍峨,造型別致,瑰麗玲攏,與其他地方的鐘樓相比,在建築風格上頗不相同,有著獨特的建築手法,受到中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明代詩人毛朋曾用“河流曲泄淪漏島,山勢還依鐘鼓樓”的佳句,來讚美清遠樓的雄奇。日本學者伊東忠太博士在他所著的《東洋建築史的研究》一書中,也對清遠樓作過介紹。

建築結構

這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頂式木結構建築。它建在南北長26米、東西寬28米、高8米的長方形城台上,通高25米。外觀三層,內部實為兩層,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前後抱廈,平面呈‘十’字形。首層內柱八根,包砌於牆體之中。整個建築柱網布局靈活,不拘泥於成法。抱廈的做法增添了建築外形的秀麗。屋頂由乾頂層斗拱出跳多,而二層尾檐坡度平緩且無飛椽,看起來整個頂層屋頂顯得大於二層層檐,立面造型異常輕巧挺勁。正所謂“斗角玻題,突然凌空”。
清遠鐘樓頂檐下現存匾額四塊,南日“清遠樓”,為清乾隆都督李偉書,東日“聳峙岩疆”,北日“聲通天籟”,西日“震靖邊氛”,均系清乾隆朝儀大夫、工科給事中北口道兵備員吳偉書。一樓內置石碑兩幢,西為明都察院都御史楊檻撰《宣府鐘樓記》,東為吳偉撰《重修清遠樓記》,分別記述了清遠樓始建與重修的經過。h樓內4根通天柱卜,懸掛著明嘉靖十八年鑄造的八卦“宣府鎮城鐘”一日,據《宣化縣新志》記載,“都御史郭登庸置鐘其卜。”銅鐘身高2.5米,口徑1.7米,重約萬斤。鐘聲洪亮,聲傳性強,能達20公里,頗負盛名。《宣化府志》記載,‘鐘鼓之設歷禁令、斯司曉、防奸究。”用手一拍,便可發出嗡嗡的回音。傳說這是一口神鐘,鳴鐘報警,其聲可達京城。
站在高高的台頂卜,宣化全景盡覽眼中,南北一條中軸線從樓下的券門內穿過,北至煙筒山,南臨洋河。鎮朔樓(即鼓樓)和拱極樓(即南門樓)巍然屹立在這條中軸線上,將清遠樓襯托得更加雄麗!南有紫煙流霞飄動,那是古城生產鋼鐵的基地;北有翡翠綠雲簇擁,那是掛滿碧玉珍珠似的牛奶葡萄串的葡萄園。
城台下部以條石包砌群肩,上部以青磚包砌台身。門洞五券五伏,筒形拱頂為二圓心券,中央微凸,拱洞相交成彎隆頂,並以青磚砌成八瓣蓮花圖案。南與昌平,北與廣靈,東與安定,西與大新四門通衙。券洞內500年前的縱橫交織著的兩道鐵輪車轍清晰可見,可想當年車轅驟、馬蕭蕭、鞭聲盈耳、市井繁茂之景象!宣化清遠樓就像是一位歷史老人,從誕生到今天,500多年的鳳雨滄桑,都珍藏在它的記憶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