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社會學評論10

清華社會學評論10

《清華社會學評論10》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天夫 ,嚴飛 執行

基本介紹

  • 作者:王天夫 、嚴飛 執行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 頁數:249 頁
  • 定價:79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139762
  • 叢書:清華社會學評論
內容簡介
社會學本土化的困境與發展長期以來都是一個被屢屢提及的重要論題。一方面,我們需要錨定屬於中國社會特有的歷史經驗和場域架構,以及中國人特有的關係網路和互動情境,在本土化的文化自覺與理論自覺這兩個層次上進行突破;另一方面,我們也面臨著如何和西方理論進行對話,如何將中國的本土經驗融入西方的知識譜系,相互借鑑與共進,從而建立起一種學科範式的普遍性共識。 為此,本期特設“西方理論與本土化前沿”專題,對這一問題進行多角度的討論。曹立群、杜少臣的文章指出,社會學本土化的本質應該是一個祛魅的過程,只有將中國社會學研究納入國際視野,將社會學研究拉回到學科本身的內在規律性,才可以回到學術無國界的國際化軌道上。張春滿的文章分析了西方理論與中國案例在解釋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關係,並提出了西方理論與中國本土理論如何進行融合的三種可行路徑。錢霖亮的文章則探討了中國學術走向世界的困境。...(展開全部) 社會學本土化的困境與發展長期以來都是一個被屢屢提及的重要論題。一方面,我們需要錨定屬於中國社會特有的歷史經驗和場域架構,以及中國人特有的關係網路和互動情境,在本土化的文化自覺與理論自覺這兩個層次上進行突破;另一方面,我們也面臨著如何和西方理論進行對話,如何將中國的本土經驗融入西方的知識譜系,相互借鑑與共進,從而建立起一種學科範式的普遍性共識。 為此,本期特設“西方理論與本土化前沿”專題,對這一問題進行多角度的討論。曹立群、杜少臣的文章指出,社會學本土化的本質應該是一個祛魅的過程,只有將中國社會學研究納入國際視野,將社會學研究拉回到學科本身的內在規律性,才可以回到學術無國界的國際化軌道上。張春滿的文章分析了西方理論與中國案例在解釋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關係,並提出了西方理論與中國本土理論如何進行融合的三種可行路徑。錢霖亮的文章則探討了中國學術走向世界的困境。西方學界等級化、精英化的學術競爭機制給中國學術作品進入西方學界設定了門檻,但正因為如此,中國的社會學界更應該在理論自覺的基礎上,生產出兼具世界眼光和中國氣派的學術產品。 本期依舊延續我們對“歷史社會學”這一專題的關注和探討。我們認為,社會學的歷史關照和取向,可以在時間維度上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社會變遷和制度延續的邏輯動因。無論是在歷史的浪潮上,還是在歷史的縱深處,都可以映射出社會學家對於社會秩序與人性這一永恆主題的探索。在本期中,我們有孫硯菲對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在近現代中國發展軌跡的比較研究,也有李鈞鵬與比較歷史分析權威詹姆斯·馬奧尼(James Mahoney)對路徑依賴與制度理論等議題的深度對話,同時也有陳雲松、句國棟對“國家不幸詩家幸”這一傳統觀點的定量分析,展現了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進行量化歷史社會學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