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志(1911—2010)

清華大學志(1911—2010)

《清華大學志(1911—2010)》是2018年4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旭、賀美英、張再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華大學志(1911—2010)
  • 作者:陳旭、賀美英、張再興
  • 出版時間:2018年4月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2490425
  • 定價:1680 元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清華大學志(1911—2010)》,您擁有了嗎?
清華大學,是當代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是一所具有理學、工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醫學等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
1911—2011年,清華大學走過了百年歲月。
一百年來,清華大學根植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沃土,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之傳統,恪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之校訓,形成中西融會、古今貫通、文理滲透之特色,倡導又紅又專、全面發展之理念,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為我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國人民追求獨立、民主、富強的奮鬥史冊上寫下了自己的雋永篇章。
《清華大學志(1911—2010)》,忠實、全面地記載了清華大學的百年發展歷程,是反映清華大學百年足跡的重磅級圖書,由“清華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和“校志編寫組”歷經數載打磨而成,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想要更多地了解清華大學嗎?就請趕快擁有《清華大學志(1911—2010)》吧!
l 全書共四卷,包括總述、二十一章和三個附錄,近五百萬字。
l 時間縱跨百年,既是清華大學發展歷程和文化精神的系統總結與集中展示,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百年發展的縮影。
l 對於當前我國高等院校堅持創新發展、深入推進綜合改革和“雙一流”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
l 謀篇布局科學嚴謹,內容資料豐富翔實,包含了大量寶貴的研究資料和難得的統計數據。
l 附錄專門記載了清華大學百年誕辰“隆重、熱烈、儉樸、難忘”的校慶盛典。
l 是國內外各類圖書館、資料中心、資料庫、高等院校和教育研究機構等不可或缺的文獻收藏品和權威性館藏工具書。
l 是高校校史研究者、高校管理者以及志書研究者的常備參考書。

圖書目錄

《清華大學志(1911—2010)》總
第一卷
總 述
第一章 領導體制與行政管理
第二章 院系設定、事業規劃與學科建設
第三章 本科教學
第四章 研究生教育
第五章 學生德育與管理
第六章 體育與藝術教育
第七章 科學研究
第八章 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二卷
第九章 人力資源
第十章 實驗室與設備
第十一章 圖書、檔案、校史研究、出版物、
校園信息化建設與教育基金會
第十二章 成人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和遠程教育
第十三章 校辦產業
第十四章 校園建設與管理
第十五章 後勤服務與醫療衛生
第十六章 經費與財務管理
第十七章 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組織
第十八章 民主黨派和民眾組織
第三卷
第十九章 院系簡介
第二十章 附屬單位及街道辦事處
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人物
附錄一 百年校慶
附錄二 清華大學章程
附錄三 院系、部處及其他直屬單位的編號與名稱
主要參考資料
《清華大學志(1911—2010)》各卷
第一卷
總 述
一、歷史沿革
二、傳統與特色
第一章 領導體制與行政管理
第一節 學校隸屬關係
第二節 領導體制
一、1911年—1948年
二、1949年—2010年
第三節 行政管理組織機構
一、1911年—1948年
二、1949年—2010年
第四節 各種常設委員會的設定
一、1911年—1948年
二、1949年—2010年
第五節 學校規章制度
一、1911年—1948年全校性規程、條例
二、1949年—2010年校級重要規章
第六節 民主管理與監督
二、監察工作
三、審計工作
第二章 院系設定、事業規劃與學科建設
第一節 院系設定沿革
一、清華學校的系科設定
二、國立清華大學的院系設定
三、1949年後清華大學的院系設定
第二節 教研組
第三節 學校的事業發展規劃和建設
一、五年事業發展規劃
二、“211工程”建設
三、“985工程”建設
第三章 本科教學
第一節 概述
一、1911年—1948年
二、1949年—1976年
三、1977年—2010年
第二節 學制與學位
一、學制(修業年限)
二、學分制與學年制
三、學位授予
第三節 學生概況與本科招生
一、學生概況
二、招生與錄取
三、本科招生改革
第四節 教學過程組織與課程設定
一、培養目標
二、教學過程的組織與實施
三、課程設定
第五節 教學環節
一、理論教學
二、實驗教學
三、課程設計
四、實習、實踐與公益勞動
五、文化素質教育
六、國防教育與軍訓
七、畢業設計(論文)與綜合論文訓練
第六節 教學基本建設
一、本科專業設定與建設
二、課程建設
三、教材建設
四、教學基地建設
五、學風建設
六、教學資源與環境建設
七、“211工程”“985工程”教學項目和質量工程項目建設
八、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第七節 因材施教與創新人才培養
一、校級優秀生培養
二、雙學士學位制
三、等級技工培訓
四、學生課外科技活動與創新創業活動
五、培養模式改革實驗
六、大學生研究訓練計畫
七、新生研討課、專題研討課與實驗室科研探究課
八、雙語教學與大一外語強化訓練
第八節 教學獎勵
一、優秀教學成果獎勵
二、教學優秀獎勵
三、優秀教材與優秀教學軟體獎勵
第九節 教學管理
一、教學管理機構
二、教務通則與學籍管理規定
三、成績考核
第十節 教育工作討論會
第十一節 普通專科
一、西南聯大時期的專修科
二、解放初期的清華大學專修科
三、改革開放後的清華大學專科教育
第四章 研究生教育
第一節 概述
一、1925年—1952年
二、1952年—1978年
三、1978年—1993年
四、1994年—2010年
第二節 學科設定
一、1925年—1952年
二、1952年—1978年
三、1978年—2010年
第三節 招生與培養類型
一、1925年—1952年
二、1952年—1978年
三、1978年—2010年
第四節 培養方案與課程設定
一、1925年—1952年
二、1952年—1978年
三、1978年—1993年
四、1994年—2010年
第五節 畢業論文與學位授予
一、規章制度與基本要求
二、論文答辯
三、學位審批
四、同等學力申請學位
五、優秀學位論文的評選
六、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
第六節 學籍管理
一、1925年—1952年
二、1952年—1978年
三、1978年—1993年
四、1994年—2010年
第五章 學生德育與管理
第一節 歷史沿革與發展
一、1911年—1948年
二、1949年—1976年
三、1977年—2010年
第二節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雙肩挑”政治輔導員制度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
三、學生黨建工作
四、集體建設
五、形勢政策教育與主題教育活動
六、國防教育
七、新生與畢業生教育
八、國防定向生培養
第三節 學生事務管理與服務
一、學生素質測評
二、學生違紀處分與教育
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學生學習與發展指導
五、宿舍管理與宿舍文化建設
第四節 學生經濟資助
一、助學金
二、勤工助學
三、獎學金
四、貸款
五、困難補助
第五節 畢業生就業工作
一、就業管理
二、就業引導
三、職業發展教育
四、就業服務
第六章 體育與藝術教育
第一節 體育
一、學校體育發展概述
二、體育部
三、體育代表隊
四、學生課外體育活動
五、體育設施
第二節 藝術教育
一、學校藝術教育發展概述
二、藝術教育中心
三、學生藝術社團
四、學生課外文藝活動
五、藝術教育設施
第七章 科學研究
第一節 概述
一、1911年—1948年
二、1949年—1976年
三、1977年—2010年
第二節 科學研究機構及其管理
一、科學研究機構
二、科研管理機構
第三節 科學研究項目與經費
一、概述
二、政府項目
三、科技開發與合作
四、海外合作
五、國防科研
六、文科項目與經費
第四節 成果專利與智慧財產權
一、科技成果與獎勵
二、學術論文與著作
三、專利
四、智慧財產權
第五節 學術活動與科學討論會
一、學術委員會
二、學術活動
三、科學討論會
第八章 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出國(境)留學人員
一、1909年—1948年出國(境)留學人員
二、1949年—1977年出國(境)留學人員
三、1978年—1993年出國(境)留學人員
四、1994年—2010年出國(境)留學人員
第三節 對外學術交流
一、出國(境)考察訪問、合作研究及講學
二、對外校際交流與合作
三、國際學術會議
四、清華大學教師在國際上獲得榮譽及任職情況
第四節 外籍及港澳台專家
一、1911年—1949年清華大學聘請的外籍專家
二、1949年後清華大學聘請的外籍專家
三、清華大學授予境外人士名譽學銜
第五節 友好往來
一、來賓訪問
二、學校領導率團出訪
第六節 外國留學人員培養
一、外國留學生培養
二、各類短期學習班
第二卷
第九章 人力資源
第一節 概述
一、1911年—1948年
二、1949年—1976年
三、1977年—2010年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
一、管理機構設定
二、編制管理與聘用制度
三、專業技術職務聘任
四、工資和社會保險
五、主要規章制度
第三節 教師
一、規模發展與隊伍建設
二、教師隊伍結構
三、教師所在單位分布情況
四、教授名錄
五、院士名錄
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及學科評議組成員
七、國家級、部委級各類個人獎勵獲得者名錄
八、校級人才計畫入選者名錄
九、外聘教師
第四節 工程實驗技術人員、職員、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員
一、工程實驗技術人員
二、職員
三、工人
四、契約制人員
第五節 博士後研究人員
一、學校博士後工作發展簡況
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與博士後的規模
三、優秀博士後評選與表彰
第六節 離退休人員
一、概述
二、離退休人員服務與管理
第七節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四、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委員
第八節 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第十章 實驗室與設備
第一節 實驗室發展概述
一、1911年—1949年
二、1949年—1976年
三、1977年—1996年
四、1997年—2010年
第二節 實驗室設定
一、1936年實驗室情況
二、1948年實驗室情況
三、1952年院系調整後實驗室情況
四、1964年實驗室情況
五、1979年實驗室情況
六、1993年實驗室情況
七、1998年實驗室情況
八、2001年實驗室情況
九、2010年實驗室情況
第三節 實驗室管理
一、管理機構演變
二、管理規章制度建設
三、實驗室管理工作研究
四、實驗室獎勵制度的實施
第四節 儀器設備建設與管理
一、概況
二、世界銀行貸款大學發展項目
三、設備管理與效益
第五節 科研條件平台和實驗教學中心簡介
一、科研條件平台
二、實驗教學中心
第十一章 圖書、檔案、校史研究、出版物、
校園信息化建設與教育基金會
第一節 圖書館
一、歷史沿革與基本情況
二、館舍與設備
三、資源建設與資源管理
四、讀者服務
五、數字圖書館建設
六、機構和人員
七、學術研究、教學工作和對外交流
第二節 檔案館
一、概述
二、館舍與館藏
三、制度建設與檔案管理
四、檔案利用與服務
五、檔案信息化建設及其他
第三節 校史研究室
一、概述
二、校史研究編著重要成果
第四節 出版社
一、概述
二、出版與發行
三、組織機構與人事
第五節 出版物
一、概述
三、1952年院系調整後
第六節 校園信息化建設
一、概述
二、校園網和教育科研網的發展
三、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發展
四、電化教育技術及其他
一、基金會發展概述
二、捐贈項目資助效益
三、基金保值增值
四、清華北美教育基金會和清華大學(香港)教育基金會
五、名譽校董
第十二章 成人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和遠程教育
第一節 成人高等教育
一、1955年—1976年
二、1977年—1993年
三、1994年—2006年
第二節 改制前的繼續教育
一、成立繼續教育學院(1979—1985-05)
二、改制前的繼續教育學院(1985-05—2001- m ///12)
第三節 改制後的繼續教育
一、繼續教育體制改革
二、教育培訓管理處
三、改制後的繼續教育學院(2002—2010)
四、專業院系及其他辦學機構
五、2002年—2010年繼續教育數據
第四節 遠程教育
一、概況
二、遠程學歷教育
三、遠程培訓
四、遠程教育扶貧
第十三章 校辦產業
第一節 發展沿革
一、1949年前的金木工廠和清華服務社
二、1950年—1966年的附屬實習工廠
三、1967年—1978年的校辦工廠
四、1980年—1993年,科技企業的崛起
五、1994年—2003年,校辦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
六、2004年—2010年,深化管理體制改革,產業進入新的發展期
第二節 校辦工廠
一、機械廠
二、設備儀器廠
三、印刷廠
四、試驗電廠
五、電力電子廠
六、科教儀器廠
七、精密儀器廠
八、計算機工廠
九、自動化儀器廠
十、綿陽分校工廠
十一、附屬儀器廠
十二、風光儀器廠
第三節 科技企業
第四節 清華科技園
一、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二、創業企業孵化基地
三、創業人才培育基地
第五節 與地方共建的研究院
一、深圳清華研究院
第十四章 校園建設與管理
第一節 清華園變遷
第二節 學校土地沿革
一、校園本部土地情況
二、校園外土地情況
第三節 校園規劃與基本建設管理
一、九次校園總體規劃
二、基建管理體制與機制
第四節 各個時期校內建築物現狀及主要建築物
一、各個時期校園建築物概況
二、現有建築物明細
三、主要建築物簡介
第五節 基礎設施建設
一、道路
二、橋樑
三、供暖鍋爐
四、供變電站
五、給排水系統
六、通信
七、天然氣
八、人防設施
九、茶爐、浴室
第六節 綠色校園建設
一、園林建設
二、池塘和校河
三、近春園遺址的改建
四、校園的綠化
五、節能減排工作
六、主要道路命名
第七節 校園內的文化設施
一、紀念像
二、紀念亭
三、紀念碑
四、校友紀念物
五、古建與樓館(手書)匾額題刻
六、名家題刻
七、校友捐建的其他系列碑碣及紀念物
八、校園景觀
九、名人故居
第八節 校園管理與安全
一、專職機構
二、民眾治保組織
三、治安管理
四、交通管理
五、實驗室與設備技術安全管理
六、消防工作
七、保密管理
第十五章 後勤服務與醫療衛生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後勤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
第三節 基礎設施的運行管理與服務
一、供水管理
二、供電管理
三、供暖管理
四、環衛工作
五、地下管網信息管理
第四節 房地產管理
一、房地產管理機構
二、教職工住宅建設
三、公用房與地產管理
四、住房分配辦法及住房制度改革
五、房屋安全檢查與修繕管理
第五節 學生宿舍與公共教室的管理與服務
一、學生宿舍建設概況及其管理沿革
二、公共教室的管理與發展
第六節 食堂管理與飲食服務
一、食堂管理的沿革
二、食堂類型
三、綠色食品基地與一伙食集中加工
第七節 接待服務
一、接待服務沿革
二、會議接待服務
三、賓館服務
四、車隊及其他服務
第八節 商貿服務
一、學校商業服務沿革
二、現階段校園商貿服務
第九節 醫療與衛生保健
一、校醫院概況
二、歷史沿革
三、醫療工作
四、預防保健工作
五、公費醫療改革
六、紅十字會
第十六章 經費與財務管理
第一節 美國“退款”辦學的由來與金額
第二節 經費收支
一、1949年以前
二、1949年—1997年
三、1998年—2010年
第三節 財務管理
一、管理與核算體制
二、財務管理內容
三、財務制度建設
四、財務管理技術手段建設
五、財務管理機構沿革
第十七章 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組織
第一節 組織沿革
一、第一個黨支部建立前後
二、“四一二”政變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27-04—1937-07)
三、長沙臨大與西南聯大時期(1937-11—1946-07)
四、復員北平至解放初期(1946-08—1949-10)
五、新中國成立後(1949-10—1978-12)
六、改革開放以來(1979-01—2010-12)
第二節 歷次黨員代表大會
一、第一次黨代會
二、第二次黨代會
三、第三次黨代會
四、第四次黨代會
五、第五次黨代會
六、第六次黨代會
七、第七次黨代會
八、第八次黨代會
九、第九次黨代會
十、第十次黨代會
十一、第十一次黨代會
十二、第十二次黨代會
第三節 黨委組織機構
一、1949年3月—1966年6月
二、1966年6月—1976年10月
三、1976年10月—2010年12月
第四節 黨員及黨員發展概況
一、1948年12月—1966年6月
二、1966年6月—1976年12月
三、1977年1月—2010年12月
第五節 黨員教育與黨支部建設
一、整黨與黨員登記
二、集中性的黨員教育
三、經常性的黨員教育
四、黨支部建設
五、先進黨組織、優秀黨員表彰及黨建和思想政治
工作優秀成果獎勵
第六節 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
一、幹部隊伍基本情況
二、校領導班子建設
三、幹部的培養
四、幹部的任免
五、幹部管理與考核
第七節 黨的紀律檢查
一、紀檢機構沿革
二、黨風黨紀教育
三、制度建設
四、監督
五、紀律處分與平反冤假錯案
第八節 宣傳思想工作
一、政治理論學習
二、形勢政策教育
三、師生思想狀況調研
四、師德建設
五、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六、新聞宣傳工作
七、宣傳陣地和媒體
第九節 統戰工作
一、概述
二、黨外知識分子工作
三、民主黨派工作
四、僑務及港澳台工作
五、少數民族和宗教工作
第十八章 民主黨派和民眾組織
第一節 中國民主同盟清華大學組織
一、組織沿革
二、重要活動和事項
第二節 九三學社清華大學組織
一、組織沿革
二、重要活動和事項
第三節 中國民主促進會清華大學組織
一、組織沿革
二、重要活動和事項
第四節 中國民主建國會清華大學組織
一、組織沿革
二、重要活動和事項
第五節 中國農工民主黨清華大學組織
一、組織沿革
二、重要活動和事項
第六節 中國致公黨清華大學組織
一、組織沿革
二、重要活動和事項
第七節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清華大學組織
一、組織沿革
二、重要活動和事項
第八節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清華大學成員
第九節 中國教育工會清華大學組織
一、歷史概況
二、會員代表大會
三、組織機構和組織建設
四、主要工作與活動
第十節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清華大學組織
一、組織沿革
二、歷次代表大會
三、共青團清華大學研究生委員會和教職工委員會
四、團的基層建設
五、團的活動
第十一節 學生會與研究生會
一、解放前的學生組織(1919—1948)
二、解放後的學生組織(1949—2010)
三、研究生會
第十二節 清華大學歸國華僑聯合會
第十三節 清華校友總會
一、清華學校留美同學會(1913—1933)
二、清華同學會總會(1933—1950)
三、清華校友總會(1981—)
第三卷
第十九章 院系簡介
第一節 建築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與建築規劃實踐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第二節 土木水利學院
一、概況
二、主要工作
第三節 土木工程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
第四節 水利水電工程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
第五節 建設管理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工作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第六節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
第七節 機械工程學院
一、歷史沿革
二、學院概況
三、主要工作
第八節 機械工程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聯合研究機構
第九節 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
八、工廠
第十節 熱能工程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
第十一節 汽車工程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第十二節 工業工程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研究所)
第十三節 電機工程與套用電子技術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第十四節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一、沿革
二、主要工作
第十五節 電子工程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第十六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聯合實驗室及研究中心
第十七節 自動化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第十八節 微電子學研究所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及研究開發基地
第十九節 軟體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與工程中心
第二十節 航天航空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
第二十一節 工程物理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
第二十二節 化學工程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和研究基地
第二十三節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八、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第二十四節 理學院
一、沿革
二、主要工作
第二十五節 數學科學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數學實驗室與圖書資料室
七、對外合作與交流
第二十六節 物理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
第二十七節 化學系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
第二十八節 生命科學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第二十九節 經濟管理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圖書館和研究基地
八、高級管理培訓
第三十節 公共管理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八、培訓
第三十一節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交流與社會服務
七、圖書資料
第三十二節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圖書資料與實驗室
第三十三節 法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第三十四節 新聞與傳播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圖書室
第三十五節 美術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與藝術設計、藝術創作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學術出版物和圖書館、美術館
第三十六節 教育研究院
一、沿革
二、研究機構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學術交流
七、圖書資料與學術刊物
第三十七節 醫學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其他重要信息
第三十八節 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一、沿革
二、研究室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與科技開發
六、實驗室和生產車間
七、對外合作與交流
第三十九節 高等研究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第四十節 周培源套用數學研究中心
一、沿革
二、教職工
三、教學
四、科學研究
五、對外合作與交流
第四十一節 信息技術研究院
一、沿革
二、技術研究中心
三、教職工
四、輔助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七、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第四十二節 交叉信息研究院
一、沿革
二、教學科研組織
三、教職工
四、教學
五、科學研究
六、對外合作與交流
第四十三節 深圳研究生院
一、沿革
二、教職工
三、教學
四、科學研究
五、對外合作與交流
六、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第四十四節 歷史上曾設立的院系
一、地學系
二、氣象學系
三、地質學系
四、採礦工程學系
五、石油工程系
六、農學院
七、基礎課委員會
八、四川綿陽分校
第二十章 附屬單位及街道辦事處
一、沿革
二、成志學校(1915—1952)
三、清華大學附設中學(1952-08—1960-06)
四、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0—)
第二節 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
第三節 清華二附中
一、概況
二、辦學思想和特色
三、學校歷任校長名錄與各項數據統計
第五節 清華大學職工中專部
第六節 清華大學實驗技術中專
第七節 清華大學幼稚園
一、沿革
二、教學與課程
第八節 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一、概況
二、科室設定
三、人員及設備
四、醫療護理和預防保健工作
五、科研教學
第九節 清華大學玉泉醫院——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一、醫院簡介
二、科研與教學
三、醫療管理
一、概述
二、清華園街道辦事處機構及隊伍狀況
三、政府行政管理
四、城市管理
五、社區服務
六、集體經濟
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人物
第一節 人物小傳
第二節 清華英烈
第三節 人物簡介
第四節 知名校友名錄
附錄一 百年校慶
一、百年校慶概述
二、領導關懷
三、慶祝大會
四、校慶系列活動
五、“百年校慶年”系列活動
六、校慶籌備工作及其他
七、總結表彰大會及其他
附錄二 清華大學章程
附錄三 院系、部處及其他直屬單位的編號與名稱
主要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