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實驗物理教學中心

清華大學歷來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實驗物理教學中心將在清華大學整個創新人才培養的體系中承擔更重的責任,發揮更大的作用。

基本介紹

發展歷程,作用,

發展歷程

1926年物理系成立後,首任系主任葉企孫、接任他的吳有訓等都是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在他們的倡導下,培養出了一批後來在實驗物理方面作出突出成就的優秀學生,如王淦昌、陸學善、葛庭燧、余瑞璜、何澤慧、王大珩、龔祖同、馬大猷等。到抗戰開始前,位於科學館的物理實驗室已具相當規模。
1952年院系調整後,物理系併入北大。實驗方面只保留了普通物理實驗室,為工科學生開設實驗課。很快,由於國家實現兩彈一星急需人才,清華成立了工程物理、無線電電子學等系,僅普通物理實驗已不能滿足人才培養質量要求。為此,1957年重建了中級物理實驗室,後改稱近代物理實驗室,並開設了近代物理實驗課。
1978年後,全面恢復了面向工科學生的物理實驗課程,普通物理、近代物理實驗室建設都有了較大發展。
1982年始,清華大學恢復重建物理系。為培養物理人才,籌建了面向培養理科人才的基礎物理實驗室,並擴建了近代物理實驗室。隨著物理學各二級學科專業的建立,又分別建立了近代光學、核物理、凝聚態物理等專業教學實驗室。
1991年物理系被第一批批准為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1997年又被首批批准為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兩個基地的建立對普通物理、近代物理與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及實驗教學改革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先後開始的“211”與“985”工程,為實驗室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經費支持。普物實驗室、近物實驗室分別被評為校一級實驗室,教育部合格實驗室;相應課程分別被評為校一類課、教育部創優名牌課程等。
1999年物理系明確了“寬口徑、厚基礎、強實驗、重創新” 的人才培養方針,按一級學科重新整合專業教學實驗室,建立了由基礎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高等物理實驗組成的三級實驗物理教學體系。
2001年將基礎物理實驗室、近代物理實驗室、高等物理實驗室、物理演示實驗室等整合為實驗物理教學中心。建設一流的實驗物理教學中心,培養一流創新型人才的理念得到確立,實驗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實驗設備、環境、資源等軟硬體條件建設均獲得很大改善。
2004年,國家工科物理教學基地和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先後進行了驗收評估,雙雙被評為優秀基地。實驗物理教學中心所屬各實驗室及面向工科和理科開設的實驗課程建設及改革情況是兩基地檢查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成績為兩基地獲雙優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同時面向理科和工科學生的基礎物理實驗課程被評選為國家精品課。同年四月,校務委員會批准實驗物理教學中心建制。
2007年,被評為教育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作用

實驗物理教學中心將在清華大學整個創新人才培養的體系中承擔更重的責任,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