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園(明代私家園林)

清華園(明代私家園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華園

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園分為東西兩園,工字廳以西部分稱近春園,以東稱清華園,清華園賜五皇子奕綜,近春園四皇子賜奕詝,俗稱為“四爺園”(清華大學苗日新老師查閱史料後提出當時西部稱“春澤園”,而東部稱“涵德園”,清華園賜惇親王綿愷,近春園賜瑞親王綿忻。《清華園風物誌》作者黃延復也認為“四爺”指綿忻而非奕詝)。近春園園志上寫著:“水木清華,為一時之繁囿勝地。”鹹豐登基之後,將東邊的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現存清華園門匾是清代鹹豐皇帝所賜。“清華園”三字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葉赫那拉·那桐所書。

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近春園,清華園倖免。奕誴死後,長子載濂繼承,因載濂弟端郡王載漪為義和團在園內“設壇舉事”,後清華園被收回荒廢。外務部為遊美學務處上奏獲得此地建設肄業館,改名為清華學堂,1911年開學,1913年清華學校將近春園等地併入,發展成為今日清華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華園
  • 出土地點:北京西郊
  • 館藏地點:北京西郊
  • 所屬年代:明代
  • 著名景點:近春園荷塘 臨漪榭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文獻記載,歷史發展,

簡介

到明代中葉時,北京西郊一帶的園林日益增多,漸具規模。在這些眾多的私家園林中,最享盛譽的當數武清侯李偉所建的清華園和著名書畫家米萬鐘所建的勺園
清華園又被時人稱為“李園”,被譽為“京師第一名園”。園主李偉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生母李太后的父親,官封武清侯,權頃朝野,炙手可熱。因而他的清華園就建造得規模宏偉,堂皇富麗,與其身份十分相符。

文獻記載

據《春明夢余錄》、《明水軒日記》等筆記所載,清華園園域十分廣闊,方圓達十華里。並引西山泉水,匯為園中湖泊,水面占了園林面積的大半。《明水軒日記》中說:“清華園,前後重湖,一望漾渺,在都下為名園第一……若以水論,江淮以北,亦當第一也。”可見當時在建園造景時就已經充分利用了當地水源充足的有利條件。園中樓台亭榭一應俱全,登上園中樓台西望,便可將西山秀色飽覽無餘。
園中除了大量從產石名地靈璧太湖錦川運來的各種怪石以外,還有柳堤二十里,名花千萬種,“牡丹以千計,芍藥以萬計”,有柳堤花海之譽。像這樣的私家園林,就其規模之大和景物之美而言,在全國範圍內也不多見。可惜的是,明末清初,由於兵事連綿,這座名園也隨之荒敗廢棄了

歷史發展

明清易代,京城西郊一帶,明朝修建的園林盡為清朝的皇親貴族及王公大臣們所有。清朝前期,政局比較穩定,經濟逐漸發展。
康熙於二十三年(1684)和二十八年(1689)兩次南巡,十分喜愛江南山水之美,便想把江南風景移至京城。當他看到清華園遺址一帶地勢平闊,景色秀美,“沃野平疇,澄波遠岫,綺和繡錯,蓋神皋之勝區也”,便降旨命吳人葉陶,在清華園基址上建造第一座皇家“御園”,作為“避喧聽政”之所。
康熙二十九年(1690),全園建築告竣,正式命名為“暢春園”,寓意“四時皆春”,“八風來朝”、“六氣通達”。暢春園的規模雖然比清華園略有縮小,但園中的殿堂樓閣金碧輝煌,更有皇家氣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