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甜竹

清甜竹

清甜竹(學名:Dendrocalamus sapidus Q. H. Dar et D. Y. Huang)是禾本科、牡竹屬喬木狀竹類植物。叢生,稈直立,高可達10米,頂端下垂;綠色,圓筒形,初具厚白粉及白色上向刺毛,此毛易脫落。稈每節具芽,籜環微隆起,稈環平。籜鞘脫落性,革質,半橢圓形,綠色,籜舌截形或微凹,兩面無毛,籜葉反折,卵狀披針形,易脫落,邊緣基部具白色纖毛。葉鞘背面初具黃白色刺毛,邊緣具白色纖毛,葉耳和鞘口縫毛缺失,葉舌弓形,邊緣齒狀,葉片矩圓狀披針形,背面被白色短柔毛,不久脫落無毛,5-10月筍期。

分布於中國南寧。適生氣候涼爽、雨量充沛、土壤較深厚肥沃的山區。在氣溫較高、雨童較少、土壤較乾燥的地區也能正常生長。

清甜竹筍營養豐富,口感佳,是中國竹類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竹種;筍肉脆嫩、清甜,纖維蚤少,品質優良,筍肉不用漂水是其最大特色。其筍體大小適中,是極好的制罐原料,尤其是製作清水雄頭,色美味鮮。清甜竹也是上乘的筍材兩用林,竹竿高,節間長,圈筒形,通直,是理想的造紙原料。

(概述圖參考來源:望江樓竹類圖志)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狀竹類植物。植株叢生,稈直立,通常高6-10米,直徑3-6厘米,基部壁厚近10毫米,頂端下垂;節間長約25厘米,綠色,圓筒形,初具厚白粉及白色上向刺毛,此毛易脫落。稈每節具芽,籜環微隆起,具籜鞘殘留物,稈基部數節,籜環上下均具黃棕色毯毛環;稈環平。籜鞘脫落性,革質,半橢圓形,綠色,長17-22厘米,基部寬10-15厘米,先端狹窄,寬約1厘米,背面密被貼生上向棕褐色刺毛,尤以基部較密,邊緣具黃色纖毛;籜耳微小,線形,鞘口縊毛3-5條,長約5毫米,纖弱,籜舌截形或微凹,高2-3毫米,兩面無毛,邊緣流蘇狀毛長約2毫米;籜葉反折,卵狀披針形,易脫落,背面無毛,腹面具黃褐色刺毛,邊緣基部具白色纖毛。每節具3-6枝,主枝較側枝祖長;每小枝通常具5-8葉,葉鞘長10-20厘米,背面初具黃白色刺毛,不久脫落,邊緣具白色纖毛,葉耳和鞘口縫毛缺失,葉舌弓形,高1-2毫米,邊緣齒狀,葉柄長4-10毫米,葉片矩圓狀披針形,長35-45厘米,寬5-7厘米,背面被白色短柔毛,不久脫落無毛,側脈8-10對。筍期5-10月。花序未見。

近種區別

該種與吊絲竹Dendrocalamus minor (McClure) Chia et H. L. Fung)相似,但清甜竹稈每節具芽,分枝低;節間具白色刺毛,捧鞘背面近全部密被貼生棕褐色刺毛,可以與吊絲竹區別。
清甜竹
吊絲竹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南寧。適生氣候涼爽、雨量充沛、土壤較深厚肥沃的山區。在氣溫較高、雨童較少、土壤較乾燥的地區也能正常生長。

栽培技術

選兜移植:選取1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母竹帶篼移栽,要求竹篼有2個以上芽眼,以利種植後當年發筍。栽植株行距3米×3米,植穴60厘米×60厘米×40厘米,穴底施用半擔腐熟有機肥,施肥後蓋一層表土,然後將母竹斜放再分層填土,使竹篼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壓實、灌水,最後覆土超過母竹原入土深度3厘米,培土成饅頭形。
嚴格管理:母竹移栽後,由於母竹根系受到損傷,吸收水分的能力減弱,因此造林後第1年,尤其注意加強水分管理,如遇長期乾旱、土壤乾燥,及時澆水,並1次澆足;在多雨季節,平地、低洼地則開溝排水,以防林地積水爛根。生長季節進行鬆土除草和酌施肥料,每年鬆土除草2次,5-6月淺鬆土,9-10月深挖深翻,近篼叢宜淺、遠篼叢宜深,鬆土時注意保護竹篼和筍芽。結合鬆土除草,在靠近竹叢和竹篼的四周施入氮磷鉀複合肥。方法是在每叢竹篼的上方或左右兩方距竹篼30厘米處開10厘米深的溝把肥料放入,每叢施用0.5千克後覆土。冬季自然露地越冬。成林管理工作包括施肥、中耕除草、采筍伐竹、防治病蟲害等常規作業。

主要價值

食用:清甜竹筍營養豐富,口感甚佳,蛋白質含1高達18.2%,遠高於麻竹筍(2.13%)、吊絲球竹筍(2.19%)、大頭典竹筍(1.83%)、綠竹筍(1.9%)、毛竹冬筍(3.61%)等竹種,是中國竹類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竹種;筍肉脆嫩、清甜,纖維蚤少,品質優良,筍肉不用漂水是其最大特色。其筍體大小適中,是極好的制罐原料,尤其是製作清水雄頭,色美味鮮。
材用:清甜竹是上乘的筍材兩用林,竹竿高,節間長,圈筒形,通直,是理想的造紙原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