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名勝風景區

清源名勝風景區

台灣隔海相望,為泉州城北屏障,由清源山、靈山、九日由三大景區組成。主峰海拔498公尺,面積62平方公里,主景區距泉州城市區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靈以泉。元人讚譽“閩海蓬萊第一山”。“清源鼎峙”為泉州十景之一,歷來為遊客登臨攬勝。1988年列為國家風景名勝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源名勝風景區
  • 地理位置:福建省東南部、晉江下游北岸
  • 開放時間:全天
  • 最佳旅遊時間:四季皆宜
開元寺,主要的寺內景觀,寺內景觀,岩外景觀,

開元寺

開元寺是閩南規模最大的古剎,全寺占地7萬平方米。寺內蓮宮桂宇,煥彩流丹,刺桐掩映,古榕垂蔭,氣象軒昂,景色幽美。大殿奉以傳為唐玄宗"御賜佛像"釋迦牟尼居中的五方佛,為閩境梵剎所僅見。歷來被目為泉州城標的東西兩石塔,東塔名鎮國塔,西塔叫仁壽塔,相距200米,坐落開元寺東西兩廡外面,巍然對峙,極為壯觀。 清源山右峰峻峭,中峰巍峨,左峰迤邐。層巒疊嶂,壑深洞幽,曾以三十六洞天名其精華景物,如老君岩千手岩彌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賜恩岩、五台岩、南台岩、龜岩、獅岩、蛻岩和清源洞尚保存原貌;巢雲岩、寒山岩、紫澤洞尚有遺蹟。這些岩洞,或妙景天成,或人工雕造,都各具特色,各臻其美。

主要的寺內景觀

寺內景觀

其主要有:老君岩,位於左峰羅山、武山下,宋代天然岩石雕成的老君坐像,高5.1公尺,造型生動、刻工精巧,是我國現在最大道教石雕像,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彌陀岩,位於左峰山腰“一嘯台”上。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依石壁建仿木構石室,面寬5.6公尺,門額刻“阿彌陀佛”。室後壁岩面浮雕阿彌陀佛立像,高5公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岩外景觀

岩外有“一線天”、“雲台”、“連心石”、“泉窟觀瀑”、“泓一法師舍利塔”等景觀。 碧霄岩,位於彌陀岩東南方,建於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原有石構建築,已廢。岩壁上浮雕三世尊坐像,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岩上方為上碧霄,有平台,崖刻“壽”字,4公尺見方。從台灣迎回的廣欽法師的靈骨也埋在碧霄岩邊,並建石塔,以供瞻仰。 瑞像岩,位於碧霄岩東側,北宋元祐二年(1086年)依天柱峰山石雕刻“釋迦瑞像”立姿,高4.4米。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仿木構石室。該岩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岩外奇石扦天,千姿百態。峭壁間有“忘歸”、“北門勝概”崖刻。岩室對面為羅漢峰,斷岩側立,形如羅漢,構成十八羅漢朝瑞像奇觀。 清源洞又名純陽洞,在中部山峰頂端,歷來為遊人登高攬勝的好地 方。在登洞沿途有小憩亭、碧霄崖、紫潭宮遺址及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手書"君恩山重"四個大字,刻於石上。還有甘洌似乳的乳泉。 清源山的泉有一百多眼。著名的叫“孔泉”,也稱“虎乳泉”,泉山因此得名。彌陀岩側的“泉窟觀瀑”,在雨季有“虹雨千層吹不斷,琉璃萬斛涌還多”的景象。 歷代文士、武將、高僧、權貴游山,留下400方碑刻和崖刻。北宋米芾的“第一山”,明將俞大猷的“君恩山重”,現代高僧泓一法師遺墨“悲欣交集”備受景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