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妙有觀。菩薩由於修養功夫,既知諸法性空,原無所得,但為了普度眾生,方便修習假觀,照察一切事物,如幻而有,非有而有,故為利眾生,雖深入社會,而不染塵勞,雖作許多善事,而不著於相,不覺有善事為自己所作,亦不覺有眾生為自己所度,如蓮花生於污泥,而不為污泥所染,能這樣非有而有,有而非有,叫做“清淨觀”。
即妙有觀。菩薩由於修養功夫,既知諸法性空,原無所得,但為了普度眾生,方便修習假觀,照察一切事物,如幻而有,非有而有,故為利眾生,雖深入社會,而不染塵勞,...
謂觀眾生本具之佛性。自性者,自己之心性,即如來藏。眾生本有之佛性,其體清淨而無妄染。於佛性論卷二,則稱為自性住佛性。據起信論義記卷中載,自性清淨...
圖書簡介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耆崛山。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菩薩無央數。爾時觀世音菩薩。與九十二俱胝菩薩同座。時觀世音菩薩。於晨朝從坐而...
《觀音普賢陀羅尼經》全一卷。唐代智通譯。又稱清淨觀世音菩薩普賢陀羅尼經、清淨觀世音普賢經。...
《普門品》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敘述觀世音菩薩救七難、解三毒、應二求、普現三十三種應化身,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
乃是享有“無為清淨觀世態,太上忘情傲聖尊”之美譽的太上人教的法脈祖庭。 八景宮雖然弟子數量稀少,但都是根行深厚之人。每逢天地開闢,太上聖人(太上老君)居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