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

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

清流蓮花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境內北部,位於安砂水庫的上游,地跨溫郊鄉、龍浸鎮和嵩溪鎮3個鄉鎮5個行政村。總保護面積1721.9 公頃。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100%,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國家重點保護的野大豆種群、南方紅豆杉古樹群及黑錐林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水源涵養林。屬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三明市清流縣境內北部
  • 占地面積:1721.9 公頃
  • 級別:省級自然保護區
  • 保護對象: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
  • 類別:野生植物類型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水文,植被,區域範圍,保護目標,保護對象,生物資源,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93年南京林業大學和清流縣林業局對蓮花山植物區系進行了調查,2001年清流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清流縣蓮花山縣級自然保護區和溫郊溫家山南方紅豆杉自然保護小區。
2005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升格並擴建為蓮花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721.9公頃。

地理環境

位置

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地理坐標為:蓮花山片東經116°51′51″~116°54′33″,北緯26°12′52″~26°15′40″。溫家山片東經117°01′19″~117°02′55″,北緯26°14′30″~26°16′39″。
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

地貌

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地處武夷山脈中段向東南延伸的余脈,最高峰蓮花山海拔1109.5m,多為海拔600m以上的中山山地。
蓮花山蓮花山

水文

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內溪流眾多,為九龍溪的主要支流。

植被

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有常綠闊葉林、暖性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竹林、灌叢、草叢草坡、經濟林7個植被型22個群系。

區域範圍

清流蓮花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清流縣的北部和西北部,由蓮花山和溫家山兩部分組成,蓮花山片地理坐標東經116°51'51"~116°54'33",北緯26°12'52"~26°15'40"。溫家山片地理坐標東經117°01'19"~117°02'55",北緯26°14'30"~26°16'39"。地跨3個鄉鎮(溫郊鄉、東華鄉、嵩溪鎮),5個行政村(溫郊鄉的溫家山村,東華鄉的大路口村,嵩溪鎮的青溪村、青山村和塘背村)。2005年12月30日省政府閩政文〔2005〕628號批准建立清流蓮花山保護區,並成立清流蓮花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隸屬清流縣林業局的副科級單位。保護區總面積1721.9hm2,其中蓮花山片1177.9hm2、溫家山片544.0hm2。其中核心區821.1hm2(占47.7%)、緩衝區153.8hm2(占8.9%)、實驗區747.0hm2(占43.4%)。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國家重點保護的野大豆種群、南方紅豆杉古樹群及黑錐林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水源涵養林。屬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生物資源

植物
截止到2011年,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已查明區內分布有維管束植物162科549屬1159種,其中蕨類植物31科56屬117種、裸子植物3科4屬5種、被子植物128科489屬1037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1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伯樂樹(鐘萼木)2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金毛狗、樟樹、閩楠、花櫚木、紅豆樹、野大豆、喜樹等8種。省重點保護植物14種。有大型真菌5綱8目26科61屬103種。
動物
截止到2011年,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已查明有陸生野生動物26目73科291種,其中鳥類13目38科170種、獸類8目19科49種、兩棲類2目6科27種、爬行類3目10科45種。有昆蟲綱(含蛛形綱蜱蟎亞綱)動物21目193科812屬1245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36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雲豹、黑麂蟒蛇等4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獼猴、穿山甲、豺、黑熊、金貓、水鹿、白鷳、勺雞、虎紋蛙等32種。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有167種。列入福建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21種。納入“中日協定”保護候鳥39種,“中澳協定”保護候鳥9種。

生態價值

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內為珍貴樹種及其植物群落,如格氏栲、閩楠、長苞鐵杉、南方紅豆杉、長葉榧等野生植物和不少野生動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頗具寒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性、稀有性、原生性和脆弱性,在中國森林生態類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