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拌鴨絲兒是魯菜的一特色佳肴,該菜餚老少皆宜,選料上乘,工藝考究,又打破了傳統做法,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拌鴨絲兒
- 英文名:Qing fold duck son
- 主要食材:熟熏鴨
- 分類:家常菜,魯
- 口味:辣
- 輔料:紅辣椒,白酒
製作材料,製作方法,營養價值,適合人群,相關書籍,
製作材料
主料:熟熏鴨半隻
輔料:青蒜苗2根,紅辣椒2個醃料:醬油、白糖、料酒、味素個1小匙,澱粉適量。
製作方法
(1)熟熏鴨去骨切成4厘米長0.5厘米寬得粗絲;嫩薑去皮切細絲;紅辣椒去籽切粗絲;青蒜苗切長段。
(2)把調味料倒入碗中調勻。
(3)熱油一大瓢,先把鴨絲煸過,瀝乾油分,然後再把薑絲、辣椒絲下鍋煸炒,放入鴨絲、蒜苗炒出香味加調勻得調味料翻炒幾下即可。
營養價值
鴨的營養價值很高,可食部分鴨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約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蛋白質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間質蛋白,其中含有溶於水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的明膠,其餘為非蛋白氮。肉食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鮮美。鴨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鴨肉味美。老鴨肉的含氮浸出物較幼鴨肉多,野鴨內含氮浸出物更多,因此,老鴨的湯比幼鴨鮮美,野鴨滋味更比老鴨好。此外,烹調時,加入少量鹽,能有效地熔出含氮浸出物,會獲得更鮮美的肉湯。
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高,比豬肉低,並較均勻地分布於全身組織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因此,熔點低,約為35℃,易於消化。
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100克可食鴨肉中含有B族水溶性維生素約10毫克,其中6-8毫克是尼克酸,其次是核黃素和硫胺素;含維生素E90-400微克。尼克酸作為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它們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能量的釋放有關,還參與脂肪酸、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病人有保護作用。每人每天的推薦攝入量為15毫克左右,只要吃200克鴨肉就夠了。核黃素在細胞氧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硫胺素是抗腳氣病、抗神經炎和抗多種炎症的維生素,在生長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人比一般人需要量更大。維生素E是安康能夠氧化劑,是人體多餘自由基的清除劑,在抗衰老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鴨肉還含有約0.8%-1.5%的無機物。與畜肉不同的是,雞肉中鉀含量最高,100克可食部分達到近300毫克。此外,還含有較高的鐵、銅、鋅等衡量元素。總之,鴨的營養價值很高,經常吃些鴨肉,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適宜營養不良,水腫,或產後病後體虛之人食用;適宜有內熱內火之人,特別是有低熱,虛弱,食少,大便乾,盜汗,遣精,婦女月經少,咽乾口渴者食用;適宜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食用;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適宜肝硬化腹水者食用;適宜肺結核患者食用;適宜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用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發低熱、體質虛弱、食欲不振、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佳。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後病後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乾口渴者食用;還適宜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
2.對於素體虛寒,受涼引起的不思飲食,胃部冷痛.腹瀉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經以及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應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相關書籍
《本草綱目》 :“治水,利小便,宜用青頭雄鴨,治虛勞熱毒,宜用烏骨白鴨。”
《滇南本草》 :“老鴨同豬蹄煮食,補氣而肥體,同雞煮食,治血暈頭痛。”
《隨息居飲食譜》 :“雄而肥大極老者良,同火腿,海參煨食,補力尤勝。”
《本經逢原》 :“溫中補虛,扶陽利水,是其本性。男子陽氣不振者,食之最宜,患水腫人用之最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