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其最大特點是用材厚重。清式家具的總體尺寸較明式家具更寬大,相應的局部尺寸也隨之加大。清式家具的裝飾極為華麗,製作手法匯集了雕刻、鑲嵌、
髹漆、彩繪、堆漆、
剔犀等多種手工技藝,繁紋重飾。尤其是鑲嵌手法在
清代家具上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幾乎遍及所有的地方流派,其中,尤以廣作與京作成就最為輝煌,所用材質千姿百態,除了常見的紋石、螺鈿、
象牙、癭木之外,還有金銀、瓷板、百寶、藤竹、玉石、獸骨、景泰藍等等,所表現的內容,大多為吉祥的圖案與文字。
藝術特徵
清代家具在康熙以前,大體保留著明式的風格和特徵,和明代家具一併被人統稱為明式家具。隨著清初手工業技術的恢復和發展,到乾隆時期清代家具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形成獨特的清式風格。它的突出特點是用材厚重、裝飾華麗、造型穩重,和明式家具的用料合理、樸素大方、堅固耐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具體而言,清式家具具有以下特點:
其一、品種及造型上追求創新。清式家具的品種可謂繁多,許多家具都具有前代所沒有的風格和特點。比如,清代的李漁就主張几案多設抽屜,櫥櫃多加擱板,從而開清式書案、多寶格之先河。據史載,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貯冷水祛暑的涼炕,都是李漁的創造。清式宮廷家具更喜標新立異。比如有一種木床,床上不僅有帽架、衣架、瓶托、燈台、懸余架,甚至還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變化多端。多年來,海內外的博物館及收藏家雖蒐集了難以計數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不時發現前所未見的清式家具的奇特品種,有些家具竟難猜測其為何物。
其二、用材上視野廣闊。在用料選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尤以紫檀為首選。
清中期以前的宮中家具,選料最為講究。如用料講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紅木,各種木料互不摻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製成;選材時要求無癤無疤,無標皮,色澤均勻,稍不中意,就棄之不用,絕不將就。在製作上,為了保證外觀的色澤和紋理的一致,也為了堅固牢靠,往往採用一木連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為鼓腿澎牙結構,儘管腿足曲率極大,也多採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宮廷紫檀家具透雕的花牙,往往與腿足和牙條一木連做。這樣一來,用料很大,浪費極多。
其三、工藝上裝飾豐富。注意裝飾性,是清式家具最顯著的特徵。為了達到瑰麗多姿、千變萬化的裝飾效果,清式家具的設計者和製作者幾乎使用了當時一切可以利用的裝飾材料,嘗試了一切可以採用的裝飾手法。在家具製作與各種工藝品相結合上更是殫精竭智,力求新奇。其中採用最多的裝飾手法當屬雕飾和鑲嵌。
其四、藝術風格上融會中西。從傳世的清式家具中,人們很容易感受到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藝術的濃濃氣息。清式家具不僅繼承了明式的優點,而且,對西方文明也進行了大膽借用。從現存的清式家具來看,採用西洋裝飾圖案或裝飾手法者占有相當的比重。
如何鑑別
1、要看包漿是否自然。明清古典家具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經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新仿的包漿要么不自然,要么在不常撫摸的地方也做出來了。明清古典家具木紋也需要特別注意,有些家具表面會出現高低不平的木紋,但要看仔細了,是否用鋼絲刷硬擦出來的,是否與原有的木紋對得起來,硬擦的木紋總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
2、看銅活件,老家具的銅活件如果是原配的,應該被手摩挲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銅活件包括面頁、合頁、絞鏈、拉手、包角、鑲條、鎖面等,有些材質較好的家具還會選用白銅打造,時間長了會泛出幽幽的銀光,令人遐思。有些銅活件上會鏨出各種圖案,有動物、花卉、吉祥字元等,工藝之精,是今天的銅匠很難仿得像的。有些民間意趣非常濃厚的圖案上,還可以分辨出地域風情和時代風尚,從而獲得珍貴的人文資訊。還有些銅活件時間太久,雖然沒有包漿,卻會留下鏽蝕的痕跡,泛出點點綠銹,或者表面上像腐蝕版畫的版子那樣高低不平,這些都是鑑別老家具真偽的關鍵之一。
3、看家具的腿腳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跡。在南方潮濕地區,家具一般直接擺放在泥地,時間長了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家具的底板和抽屜板也是需要注意,比如老的桌子和悶戶櫃等,底板和抽屜板就有一股仿不像的舊氣。也有塗啞光黑漆的,但絕對沒有火氣。再則看抽屜側板,在側面應該有倒角線以免傷手。還有一點很重要,看明榫,過去的榫眼都是方的,鎖住榫頭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兩頭圓的,就說明機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4、要注意是否有翻修痕跡,有些布面的椅子在翻新後,原有的椅圈會留下密密麻麻的釘眼,這種椅子就是老的。有些藤面椅子,原來的藤面爛掉了,會留下穿藤的眼子,翻過來就可以看到。雕刻方方面也值得注意,從風格和雕刻水平上考察。過去家具製作時在工時上放得比較寬,工匠的心態也相當平靜,精雕細刻,圓潤自然。而如今新仿的家具,為了降低成本,往往趕時間,在雕刻上就會露馬腳,在中式家具中,圓不夠順暢,方不夠堅挺,西洋家具的框線花飾還會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