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口樞紐

清口樞紐

清口樞紐,位於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境內,是一個水利工程遺產區。在其49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布著53處各種類型的文化遺產。

清口樞紐歷史上是黃河淮河中國大運河三條河流的交匯之處,也是中國大運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樞紐工程之一。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清口樞紐作為一項重要的遺產區被列入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口樞紐
  • 外文名:Qingkou Water Control Project
  • 地理位置:江蘇省淮安市
  • 分類:水利遺產區
  • 區域範圍:49平方公里
  • 遺產點:53處
  • 年代:明清
  • 屬性: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情況,歷史追溯,潘季馴治河,靳輔治河,康乾親巡,代表遺產,惠濟祠,天妃壩,順黃壩,碼頭三閘,高家堰,價值評價,保護意義,地圖信息,

基本情況

清口樞紐,位於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境內,是一個水利工程遺產區。在其49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布著53處各種類型的文化遺產。
清口樞紐
清口樞紐,歷史上是黃河淮河中國大運河三條河流的交匯之處,也是中國大運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樞紐工程之一。明清兩代中央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對其進行不斷的維護治理,在極其複雜的水系格局下興築不斷,保證了大運河工程的運輸功能和漕運的持續暢通。
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清口樞紐,作為一處重要的遺產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追溯

潘季馴治河

明以前,清口一帶已有一些水利工程,如高家堰、南運口等,但沒有形成體系。清口水利樞紐的基本格局由明代著名治水專家潘季馴奠定。
明萬曆年間,清口水利樞紐格局基本形成。當時京杭運河與黃河、淮河在清口一帶交匯,運河張秋至徐州段,常受黃河北泛的影響;徐州至淮安原泗水河道,則需“借黃行運”。與此同時,明祖陵保護等問題摻雜其間,這使得明代的治黃、治運和治淮工作更為複雜和困難。此種情形下,潘季馴於萬曆六年(1578年)第三次出任河道總督,對黃、淮、運進行了總體規劃。
潘季馴潘季馴
潘季馴的規劃思想是“通漕於河,則治河即以治漕;會河於淮,則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通入海,則治河淮即以治海”。強調將黃、淮、運作為一個整體對待:既要看到三者間的區別和矛盾,更要重視三者間的聯繫。這標誌著16世紀中國在跨流域規劃方面,已具有較高的水平。潘季馴規劃思想的核心是“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黃”,根本目標則是確保漕運的暢通,即“保漕”。潘季馴“規劃”的根本出發點在於“蓄清、刷黃、濟運”。
潘季馴認為,實現“束水攻沙”的關鍵是築堤。為此,他設計了一套由遙堤、縷堤、月堤和格堤組成,於遙堤上修建減水壩的堤防體系,並於1579年在黃河兩岸完成徐州淮安長達600里的遙堤。自此,黃河被固定於徐州至淮安一線。
在黃河和淮河交匯的清口一帶,潘季馴則創行“蓄清刷黃”的方略。為此,他加高加固高家堰,使之增至60餘里,此舉堵住了淮河向東的出路;創築王簡、張福堤,此舉切斷了淮水北泄的通路。自此,淮水專出清口,“蓄清刷黃”。與此同時,潘季馴創築歸仁堤40餘里,堵住黃河、睢河入洪澤湖的通路,以保護明祖陵和泗州城,又對裏運河入淮口門進行了整治。

靳輔治河

康熙十六年(1677年),“淮潰於東,黃決於北,運涸於中”,清口水患已十分嚴重,靳輔受命於河道敝壞已極之際。在幕僚陳潢的協助下,靳輔承襲潘季馴之遺意,提出“治河之道,必當審其全局”的綜合規劃思想,堅持潘季馴“束水攻沙”、“蓄清刷黃”的治理措施。
靳輔靳輔
根據上述規劃思想,靳輔將高家堰延長至100餘里,並於高家堰上修建減水壩6座。六壩平時不泄水,待汛期洪澤湖水漲,清口宣洩不及時,才次第開啟分洪,以防高家堰崩塌,危及裏運河及下河地區,並在洪澤湖出口處開挖五道引河,以引淮外出,增強對黃河泥沙的沖刷。于歸仁堤上建減水閘,使黃河南岸減下之水和睢水注入洪澤湖,以減黃助清刷黃。同時,對南運口也進行了整治。

康乾親巡

清康熙、乾隆兩帝都曾六次南巡,每次都親臨清口,他們對清口水利樞紐的演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康、乾二帝親臨治河第一線,調查研究,現場指揮。這是此前歷代帝王都不曾有過的舉動。
康熙親政不久,即將“三藩”、“河務”和“漕運”作為必須解決的三件大事書而懸於宮中柱上。三藩平定後,“河務”和“漕運”便成為其重點關注的大事。為儘快熟悉治河事宜,康熙常常“將河圖置於座右”,仔細研究,即便“小處地名”也不放過。
乾隆對其祖父康熙非常景仰。乾隆一生也曾六次南巡,且每次也都親臨清口一帶。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南巡,是其第六次,也是其最後一次南巡。乾隆在“六度之典幸成”後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予臨御五十年,凡舉二大事:一曰西師,一曰南巡。”其中,“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

代表遺產

惠濟祠

歷史上惠濟祠幾經易名,康熙南巡時,封惠濟祠祭祀的泰山碧霞元君為天妃,將這座建於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的惠濟祠改名為天妃廟。據推測,因此老百姓將泰山碧霞元君稱為泰山娘娘、泰山奶奶,天妃廟被老百姓俗稱為奶奶廟。
如今,遺址上仍殘存著磚石和瓦礫,以及孑然孤立在惠濟祠遺址上的《御製重修惠濟祠碑》。惠濟祠碑外有碑亭保護著,碑的頂部和底座都有龍紋浮雕,碑上乾隆皇帝曾經的題字已經變得模糊。
清口樞紐

天妃壩

2012年考古發現天妃壩石工堤,其為明清時代清口治水的最重要實物見證。天妃壩的發現對於研究明清時期古運河變遷、運口位置、黃淮交匯形勢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目前,主壩體才露出兩層半,約有兩米多高,壩體總長度40多米。據稱,地底下還埋有十五層半,總共十八層。據史料記載,天妃壩石工是康熙年間為抵擋越來越大的黃淮合流而重新建築的石工。惠濟祠改名為天妃廟後,重建後的石工壩被稱為天妃壩。
清口樞紐
天妃壩壩體頂層為條石,下有多層磚工,再向下為兩層條石,每塊條石高約四十公分。天妃壩的橫截面為直角梯形,上端寬度為1.5米,底部寬度為4米,挖掘出的壩體為垂直面。

順黃壩

順黃壩位於今碼頭鎮御壩村境內,緊貼黃河故道,歷史上是黃河南側縷堤的關鍵工程。據史料記載,由於黃河經常泛濫,此處經常決口。為抵擋黃河的洪水,順黃壩經不斷堆築,逐年延長和加高。順黃壩土堤底部寬約72米,另有8到10米的碎石護坡。
順黃壩遺址發掘所揭示出的遺蹟,體量大,保存完整,對於研究清代土堤壩的堆築過程、各類水工技術的面貌、黃河侵蝕範圍和淤積深度以及與古淮河、運河、洪澤湖等水系的關係等都有重要史料價值。

碼頭三閘

碼頭三閘(惠濟閘、通濟閘、福興閘),俗名頭閘、二閘、三閘,是明清時期古運河上著名的古閘,也是清口樞紐一帶的漕運鎖鑰。三閘包括正、越閘,結構型式基本相同,均為單孔,寬七米有餘,閘高十米以上。歷盡五百多年的碼頭三閘,曾為國家歲轉漕運和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起到過巨大的作用。它是個要衝險地,又是個天險奇觀。

高家堰

高家堰,即洪澤湖大堤,全長67公里,全部用石料人工砌成。石堤全長百餘里,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明萬曆年間,總理河漕潘季馴將大堤延築至蔣壩。大堤至清乾隆年間方全部建成。洪澤湖大堤的築堤成庫規劃和直立條式防浪牆壩工程技術代表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被譽為“水上長城”。

價值評價

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過程中,以清口樞紐為代表的遺產片區,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
在《中國大運河》申報文本中對清口樞紐是這樣評述的:“針對黃河奪淮,改變了淮河水系的狀況,清口樞紐集成了與水動力學、水靜力學、土力學、水文學、機械學等相關的經驗型成果,建築了水流制導、調節、分水、平水、水文觀測、防洪排澇等大型工程,成為樞紐工程組群,完整體現了明代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潘季馴築堤、束水,以水攻沙、蓄清刷黃、濟運保漕的工程意圖,是人類偉大創造精神的成果。淮安清口樞紐體現人類農業文明時期東方水利水運工程技術的最高水平,其整體性尤為突出,河道閘壩、堤防、疏浚、維護、水文觀測等工程共同組成運河大型水利樞紐,堪稱人類水運水利技術整體的傑出範例。”

保護意義

清口樞紐是中國大運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樞紐工程之一,被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院長張延皓譽為“中國水工歷史博物館”。
清口樞紐的運河文化遺產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密集。這裡有洪澤湖大堤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漂母墓等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淮陰故城、甘羅城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近80處,以及尚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遺蹟、遺存50多處。二是多樣。該地區的運河文化遺產種類豐富,形態多樣,幾乎涵蓋了大運河本體遺產的全部類型,有河道、堤壩,也有祭祀河神、風神的祠廟等。三是複雜。清口的運河文化遺產積澱豐厚,各種遺蹟縱橫交錯,名目繁多。四是系統。這些遺蹟環環相扣,內在聯繫極其緊密。
清口樞紐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正在成為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明遠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