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利濕熱

清利濕熱,清法與祛濕法配合治療濕熱病證的治法。濕熱病證多由感受濕熱之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等釀成濕熱,或濕郁化熱等因素所致。治療濕熱病證,若只清熱,則濕不得祛,若只祛濕,則熱不能清,需清熱祛濕兼顧。清利濕熱具有濕熱兩清的作用,適用於外感濕熱、或濕熱內生所致的多種病證,如濕溫初起,黃疸、熱淋、痿痹、泄痢、帶下、濕疹等。常用的清利濕熱藥物有滑石、苡米、茵陳蒿、山梔、木通、瞿麥等;代表方劑有茵陳蒿湯、三仁湯、八正散、宣痹湯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利濕熱
  • 代表方劑:茵陳蒿湯、三仁湯、八正散、宣痹湯等
  • 作用:濕熱兩清
  • 適應病症:外感濕熱、或濕熱內生所致的多種病證
  • 常用藥物:滑石、苡米、茵陳蒿、山梔、木通、瞿麥等
臨床症狀,注意事項,

臨床症狀

臨床使用清利濕熱法需根據濕熱侵襲人體部位、臟腑及不同的臨床表現選用不同的方藥。若濕熱蘊蒸肝膽,肝失疏泄,膽汁外溢,證見身面俱黃,黃色鮮明,宜清熱利濕退黃,方用茵陳蒿湯;濕溫初起,阻遏氣機,證見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胸悶不飢,午後身熱,宜清熱利濕、宣暢氣機,方用三仁湯;濕熱傷於腸胃,證見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或下痢赤白,宜清利濕熱止瀉,方用葛根芩連湯;濕熱蓄於膀胱,證見尿頻澀痛,淋瀝不暢,甚或癃閉不通,小腹脹滿,宜清熱瀉火、利水通淋,方用八正散;濕熱痹阻經絡,骨節疼痛,宜清熱利濕、宣通經絡,方用宣痹湯。   

注意事項

臨床使用注意:濕熱傷陰,宜酌加養陰藥。濕熱病證需辨別濕熱的偏重,濕重於熱,熱重於濕,或濕熱並重而分別施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