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宜興窯綠地粉彩公道杯是一件瓷器,屬清光緒時期物品,是於清光緒時期宜興窯燒制,形狀是荷葉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光緒宜興窯綠地粉彩公道杯
- 類別:瓷器
- 年代:清光緒時期
- 文物原屬:清光緒時期宜興窯燒制
- 形狀:荷葉狀
清光緒宜興窯綠地粉彩公道杯,公道杯,宜興窯,
清光緒宜興窯綠地粉彩公道杯
【文物現狀】:現流傳於世
【簡介】:
通高6cm,口徑12cm。
杯呈荷葉狀,圓底,釘狀三足。整器以宜興紫砂為胎,內外施綠釉,外壁點綴團花。杯內心為一頭梳雙髻、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仙人,面對一施黃彩的圓柱而坐。圓柱中空,內有紫砂陶質細長浮柱,作壽星狀,圓柱上圍繞浮柱有5個紅點。
公道杯
公道杯又稱茶海、茶盅,形狀似無柄的敞口茶壺。其產生於宋代,在飲酒時用於行令,以助酒興。此杯圓柱上的5個紅點分別指向在座的飲酒之人。當酒慢慢倒入杯中時,圓柱中之浮柱緩緩上升,壽星面對哪個紅點,便由相應之人飲酒。浮柱上有刻度,當刻度露出時若還繼續斟酒,則被視為有失公允,酒會從仙人身下的小孔處流出杯底。
宜興窯
宜興窯在今江蘇宜興鼎蜀鎮,故名。燒瓷歷史悠久,早在漢晉時期已燒青瓷。澗眾村發現有唐代青瓷窯址。明代以紫砂器聞名於世,出現不少制壺名家,如供春;時大彬、李仲芳、陳仲美等,並仿燒宋代鈞窯器物,因有"宜鈞"之稱。
宜興窯從漢代始燒紅陶、灰陶、和原始青瓷等等,其燒制陶瓷的歷史一直延續到今天,有2000多年,故可稱是最古老的窯口。宋代已開始燒造紫砂器,明代的紫砂器聞名於世,清代是其高峰。
在漢唐時期產品有青瓷罐、盤口壺、碗、體、洗、盤、燈盞、瓶、盆等。宋代產品有盆、壺、罐、缽、缸和陶瓶等生活用品。明代是以紫砂陶器而聞名中外,產品有壺、杯、瓶、罐等,主要有各式的紫砂壺蜚聲世界,出現了供壽、時大彬、陳鳴遠等一批制壺名家。到了清代更是名家輩出,品種繁多:有紫泥、紅泥、黃泥、白泥、黑泥和花泥等,其著名匠師有楊懷仁、陳漢文、葛子厚、潘大和、吳月亭等。另外有葛明祥、葛源祥兄弟所制的宜均釉器也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