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品為清代文物。該紋銀於1992年修建仁懷魯班四中時挖掘出土,型為馬蹄,鑄“吉生元”字樣。現收藏於仁懷市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代紋銀
- 館藏地點:仁懷市鹽津河風景名勝區
- 所屬年代:清
- 所屬博物館:仁懷市博物館
- 所屬地區:貴州銅仁
此展品為清代文物。該紋銀於1992年修建仁懷魯班四中時挖掘出土,型為馬蹄,鑄“吉生元”字樣。現收藏於仁懷市博物館。
此展品為清代文物。該紋銀於1992年修建仁懷魯班四中時挖掘出土,型為馬蹄,鑄“吉生元”字樣。現收藏於仁懷市博物館。文物介紹該紋銀於1992年修建仁懷魯班四中時挖掘出土,型為馬蹄,鑄“吉生元”字樣。魯班為仁懷到畢節鹽道必經...
清末苗族人物紋銀吊掛長67厘米,重70克。此銀吊掛由空心編織成的銀鏈串起,分三層。從上至下遞次增大,第一層為圓形牌,圓牌鏨刻蘭花紋;第二層為圓雕形似花籃式人物,其兩側手下各綴錐形鈴鐺一個,鈴鐺上刻蘭草花紋;第三層為鏤空...
此展品為清代的金屬器,盤中心所刻一老一少兩個人物,刻畫孔子“不恥下問”的典故。現收藏於洛陽周氏銀器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直徑27cm 重760g 收藏:洛陽周氏銀器博物館 文物介紹 盤中心所刻一老一少兩個人物。一為春秋戰國時期...
清代天柱苗族鹿紋銀插簪 清代天柱苗族鹿紋銀插簪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間,銀器、銀飾品的使用不再是貴族階層的專利,而是步入了每個家庭,不分貧富貴賤三教九流,女人頭戴銀頭飾、男人腰佩銀掛件已成為一種時尚。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幾乎滅絕的銀飾文化大放異彩,民間...
花卉紋銀六角盤,四川省遂寧縣出土。盤口沿錘飾一周凸起的折枝花,盤內底刻一蓮花,其外圍圈以弦紋等,四周隨形刻畫折枝紋。花卉紋銀六角盤 四川省遂寧縣出土。盤口沿錘飾一周凸起的折枝花,盤內底刻一蓮花,其外圍圈以弦紋等,...
清代印刷的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多為木版或銅版印刷,與宋、元、明時相仿。票 面呈豎方形,尺幅較大,雖為二色或三色套印,但色彩單調,印刷技術並不複雜。民間多能仿製。清代紙幣歷史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侵占台灣省,中國...
鎏金雙雁紋銀盒,高1.8、直徑4.05、蓋厚0.1、盒身厚0.15、子母口厚0.08厘米。重39.5克。文物介紹 高1.8、直徑4.05、蓋厚0.1、盒身厚0.15、子母口厚0.08厘米。重39.5克。圓形,盒蓋、底微隆,子母口,外表通體飾...
《清代貨幣金融史稿》一書分為七篇。第一、第二篇敘述封建主義的貨幣金融。第三篇通過銀錢比價變動這一特殊問題,研究整個發展過程中的趨勢以及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對中國貨幣制度的影響。第四篇從其他各方面敘述外國金融勢力的侵略活動。第...
由於《紅樓夢》故事雖以清朝為原型,生活狀況卻以明朝為藍本,姑且以明朝的銀兩價值計算,劉姥姥拿到了一萬三千多元的過年費,當然很高興了;而郭靖則付出了超出一萬二千元人民幣一餐飯錢,還是在張家口這樣一個小地方,太誇張了吧。郭靖...
清代對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的稱謂。又稱番錢、番餅。外國銀幣流入中國,始於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歐洲是最早鑄造銀幣的地區,遠在9世紀就有銀幣出現,但大量鑄造則是在16世紀西班牙殖民主義者占領墨西哥之後。西方殖民主義侵入東方,...
清代,銀與錢的比價,清初定為紋銀每兩當制錢一千,流通於市場。這一規定雖然只在清初短期內如此,但無形中卻成為整個清代銀與錢比價的標準,即是以此作為判斷銀錢貴賤的尺度。清前期,從順治元年至嘉慶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間...
清代貨幣。清代在鴉片戰爭以前,雖為銀錢並行,但卻以白銀為主,民間也用銀作市貨。清晚期貨幣體系日漸混亂,除仍保銀兩和制錢並行外,實質上貨幣已形成多元化。名稱: 元絲銀 製造年代: 清 材料: 銀 明代開始,外國銀幣湧入中國。
子鹽京羨銀是清代鹽政制度之一,子鹽為各鹽場生產的余鹽, 撥給鹽商行銷。所賣鹽價,除歸還帑本外,贏餘部分稱為子鹽京羨。清雍正十年(1732)運鹽以150斤成包,並準帶子鹽,以備沿途鹵耗。其耗餘子鹽發商配運,每包仍按定價...
清代 清代實行銀錢平行本位制度,規定製錢一千文準銀一兩。銀兩是法定通貨,不僅民間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納地丁捐稅也使用。由此形成銀兩制度。清朝的銀兩多以馬蹄形的元寶出現,故亦稱為寶銀。經過熔鑄,又可分為大錠、中錠、小錠,通...
清銀錯金壽字火碗是清代的一件銀器。火碗銀質,採用銀錯金工藝。此件器物分為火碗、碗架和酒精碗三個部分,各部分可分開。火碗直口,平沿,深腹,帶蓋,在碗蓋及碗身鏨刻“壽”字。碗架為三角支架,如意形狀,下設酒精小碗。
起著配合制錢和紋銀、發揮支付手段的作用。私人錢莊印發的銀錢票,印刷質量簡單粗糙,票面金額數字多用手書寫,缺乏必要的防偽措施,使得當時的幣制更加混亂。大清銀票本為中國古代清朝時期用於流通的銀票,這種銀票有輕巧便攜的好處,解決了...
清代國幣稱為龍洋,以銀幣為主幣,主要有光緒元寶、宣統元寶、大清銀幣等,總重量為(26.3--27克),含純銀六錢四分八厘(25.7856808克),其含銀量90%進行鑄造。 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3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鑒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
指菜鹽收費之節餘。清代兩廣於每年春秋二季,發給八旗菜鹽,每包由旗營繳回鹽價銀四錢五分,除去曬價、蒲包、工伙駁腳外,所得羨餘,名為八旗菜鹽羨。每年額收紋銀一千一百零二兩二錢二厘,自乾隆五十年(1785)清查後,按年收...
林爽文起義,是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灣漢族和高山族人民為反對清朝統治者的壓迫和剝削,在林爽文領導下掀起的農民起義。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清台灣總兵柴大紀命知府孫景燧、副將赫生額等率兵300到彰化鎮壓,勒令村民擒獻...
明清朝著名的錢幣,官銀,因鑄銀於台州府(現浙江省台州市)故得名。台州錠以品質好、純度高而著稱。台州銀錠面值較小,一般均為五兩(現約170克)。上面的戳記一般為“黃巖縣”或者“臨海縣”“仙居縣”。清康雍乾年間台州錠和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