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埋型電極是一種水平埋設的電極。陸地接地極敷設方式分為兩類。淺埋型電極埋設深度一般為數米,充分利用表層土壤電阻率較低的有利條件,因此沒埋型電極具有施工運行方便、造價低廉等優點,特別適用於極址表層土壤電阻率低場地寬且地形較平坦的情況,大部分直流輸電系統採用了淺埋型電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淺埋型電極
- 外文名:Shallow buried electrode
- 學科:電力工程
- 領域:工程技術
- 範圍:能源
- 埋設方式:水平埋設
簡介,電極接地體類型,直流接地極,接地極線路,
簡介
電極接地體是由若干饋電元件和活性填充材料構成。饋電元件的材料主要有鐵、石墨、鐵矽合金、鐵氧體等,其作用是將電流導入大地。活性填充材料選擇餘地較小,一般都採用石油焦炭碎屑,其作用是保護饋電元件。
電極接地體類型
世界上已投入運行的直流工程接地極的電極接地體主要可分為兩類:
①利用土壤中的電解質來完成電流流動的電極接地體,稱陸地電極接地體,簡稱陸地電極。
②利用海水中的電解質來完成電流流動的電極接地體,稱海水電極接地體,它又分為置於海岸上的海岸電極和置於海底的海中電極兩種類型。
不同類型的接地極由於其所處的極址條件不同,因而其特點和電極布置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
直流接地極
設定於高壓直流換流及與其有適當距離的區域內,為直流電流提供大地迴路和針制換流站中性母線電位的裝置和設施。它一般由接地極線路、接地極導流系統及輔助設備、電極接地體三部分組成。當一個接地極被兩個或多個換流站共用時,該接地極稱之為共用接地極。接地電極要按實際運行時可能通過的直流電流設計,其埋設地點通常要求離換流站10~50km甚至更遠,以避免換流站接地網受直流接地極入地電流的影響而發生電解腐蝕,同時極址與重要的交流變電站也要有足夠的距離,一般應大於10km,防止因變壓器發生直流偏磁而導致磁芯飽和,影響系統安全。
接地極線路
連線換流站中性點與接地極饋電電纜間的線路,可以採用較低絕緣的架空線或電纜。在接地極引線較長時,一般採用架空線比較經濟。當接地極引線使用鐵塔架設架空線路時,為了防止接地極直流電流沿接地極引線避雷線返回換流站,在距離接地極至少10km範圍內的避雷線必須與鐵塔絕緣。另外,由於極址附近地面電場強度較大,地電流很容易通過塔腿流過塔身,從而導致對基礎和塔腿的電解腐蝕,為避免該現象的發生,在靠近接地極一定距離內,桿塔對地應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