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礦產資源立體探測技術與綜合集成

《深部礦產資源立體探測技術與綜合集成》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呂慶田、常印佛、王登紅、史大年、湯井田、陳毓川、謝文衛、吳明安、杜建國、周濤發、陳鄭輝、李建康、高文利、劉振東、江國明、強建科、徐 濤、嚴加永、趙金花、李紅誼、李桐林、張 昆、肖 曉、祁 光、李建國、周新鵬、趙正、郭新娜、方貴聰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部礦產資源立體探測技術與綜合集成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呂慶田、常印佛、王登紅、史大年、湯井田、陳毓川等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80140
成果名稱
深部礦產資源立體探測技術與綜合集成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呂慶田、常印佛、王登紅、史大年、湯井田、陳毓川、謝文衛、吳明安、杜建國、周濤發、陳鄭輝、李建康、高文利、劉振東、江國明、強建科、徐 濤、嚴加永、趙金花、李紅誼、李桐林、張 昆、肖 曉、祁 光、李建國、周新鵬、趙正、郭新娜、方貴聰
研究起始日期
2008-08-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4-12-01
主題詞
南嶺成礦帶、長江中下游成礦帶、於都-贛縣、寧蕪、廬樅和銅陵礦集區

成果摘要

本項目開展成礦帶深部成礦背景與探測技術集成研究;典型礦集區成礦系統結構、控礦構造與立體探測技術集成研究;重要類型礦床3d地質-地球物理模型與深部找礦技術集成研究。 經過多年研究,取得主要成果: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岩石圈結構、深部成岩成礦過程探測取得重大發現;建立了成礦與深部過程之間的動力學聯繫;查明了典型礦集區深部三維結構,實現了5km深度“透明”化,建立了典型礦床找礦模型,預測了一批深部靶區,實現了深部鈾礦新發現;創新了一批數據採集、處理、解釋新技術,形成、發展和完善了成礦帶、礦集區和礦田三個層次的探測技術體系。 項目對長江中下游成礦帶重大成礦地質科學問題提出了新認識,在礦集區探測上形成了系列新方法新技術,使我國在礦產資源深部探測領域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深部找礦新發現拓展了深部找礦空間,為提高國家礦產資源戰略儲備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效益。,本項目開展成礦帶深部成礦背景與探測技術集成研究;典型礦集區成礦系統結構、控礦構造與立體探測技術集成研究;重要類型礦床3d地質-地球物理模型與深部找礦技術集成研究。 經過多年研究,取得主要成果: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岩石圈結構、深部成岩成礦過程探測取得重大發現;建立了成礦與深部過程之間的動力學聯繫;查明了典型礦集區深部三維結構,實現了5km深度“透明”化,建立了典型礦床找礦模型,預測了一批深部靶區,實現了深部鈾礦新發現;創新了一批數據採集、處理、解釋新技術,形成、發展和完善了成礦帶、礦集區和礦田三個層次的探測技術體系。 項目對長江中下游成礦帶重大成礦地質科學問題提出了新認識,在礦集區探測上形成了系列新方法新技術,使我國在礦產資源深部探測領域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深部找礦新發現拓展了深部找礦空間,為提高國家礦產資源戰略儲備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