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遠影響亞洲的文明》是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盛文林
基本介紹
- 作者:盛文林
-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208 頁
- 定價:28.0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3937400
- 叢書:古文明淺讀
《深遠影響亞洲的文明》是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盛文林
《深遠影響亞洲的文明》是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盛文林內容簡介《深遠影響亞洲的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大量珍貴的文物照片以及詳盡的文字引領大家進入古印度的奇妙世界,向讀者全面介紹被稱為黃金時代的古印度歷史 ...
《深遠影響亞洲的文明:古印度文明》是2014年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盛文林。內容簡介 以大量珍貴的文物照片以及詳盡的文字引領大家進入古印度的奇妙世界,向讀者全面介紹被稱為黃金時代的古印度歷史。發現古老的文明,探索逝去的記憶,掀開古代世界神秘的面紗,帶你領略幾千年前古代人類的風采,充分了解...
古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異常豐富、玄奧和神奇深深地吸引著世人,對亞洲諸國包括中國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古代印度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最顯著的特徵是其宗教性。古印度文明細分兩部分來看:一是印度河流域產生的文明,另一就是恆河流域產生的文明。我們所...
亞洲文明,尤其是華夏文明,是世界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中國與亞洲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共同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根據目前的研究,人類文明發源於亞洲,亞洲文明的輝煌來自於交流互鑒,是世界農業的發源地,世界文明的塑造者,是世界宗教的中心。中國與亞洲面臨共同挑戰,推進共同繁榮,各國開展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實施...
在國外,對亞洲的日本、朝鮮、越南等許多毗鄰國家文學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宋代文學 宋代的散文、詩、詞,繼承唐五代的成就,繼續有所發展。話本、戲曲、說唱文學更為元明以來小說、戲曲的繁榮準備了條件。北宋的詩文革新運動是以復古為號召的文學革新運動。古文方面,在歐陽修、王安石和蘇氏父子的大力倡導之下,繼承了...
岡倉天心對亞洲傳統文化思想進行詳細分析,他認為:“亞洲本為一體,喜瑪拉雅山脈兩側孕育了兩個強大的文明,即孔子共同社會主義的中國文明和吠陀個人主義的印度文明。”中國和印度文明對東方社會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是偉大的思想寶庫,是世界上任何文明都無法比擬的。亞洲文化固然優秀,但真正繼承這優秀文化的不是中國...
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學派也如雨後春筍在河洛地區一齊湧向社會,開創了中國學術界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河洛文化為黃河文明充實了內容,輸入了新鮮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亞洲的東方,不僅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望塵莫及,即使在當時世界範圍內,也享有極高的聲譽。黃河文明的興盛期 黃河文明...
“亞洲文明之燈”是史學界對位於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縣城西南的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的美譽。穿洞南北對穿,洞口距地面僅26米。該遺址彰顯了黔中地域的史前文化。它的下部地層(早期文化)的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末期”,文化時代屬舊石器時代晚期。它的上部地層(晚期文化)的地質時代屬全新世早期,文化時代屬新石器早期...
但無疑它在當時對唐代文人詩歌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如劉禹錫的有名的《竹枝詞》便是摹仿民歌之作。唐代文學的輝煌成就,表現了我們民族高度的智慧與巨大的創造力。唐代文學不僅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在國外,對亞洲的日本、朝鮮、越南等許多毗鄰國家文學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宋代的散文、詩、詞,繼承唐五代的...
該片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獻禮片,分為《文明華章》、《傳承創新》、《交流互鑒》共三集,從人類歷史發展的敘述視角,跨時空、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亞洲文明的演進脈絡。該片於2019年5月12日至14日每晚20點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劇情簡介 亞洲擁有地球上近30%的陸地面積,世界上每10個人中就有6個生活在亞洲,...
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後來諸多文明的發源地,對其所在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屬於派生文明,深受鄰近地區原生文明的影響。定義來源 梁啓超在其寫於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認為“地球上文明古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國際認可 《世界...
《英吉利文明在亞洲》是2016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哲傑,陳秀雲。不同時期英吉利文明對亞洲一些國家的影響,其中列舉了對印度、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等不同國度的不同影響。內容簡介 不同時期英吉利文明對亞洲一些國家的影響,其中列舉了對印度、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等不同國度的不同影響。
中亞地緣經濟及其對亞洲文明發展的影響 沙洛菲丁·納扎羅夫(Sharofiddin Nazarov)/183 大國和非洲:西方自由主義思想與亞洲發展模式的挑戰 弗蘭斯·克龍涅(Frans Cronje) 戴維·安薩拉(David Ansara) 尼古拉斯·洛里默(Nicholas Lorimer)/189 亞洲文明互鑒的路徑構建 夯實人文基礎“最大公約數”深化亞洲文明交流...
這是蘇美爾人在泥版上留下的詩句。雖然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時,蘇美爾人在狩獵的同時已經有了比較發達的農業,但是由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降雨量大,汛期長,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與古埃及人在尼羅河上建築大堤壩和水庫不同的是,古巴比倫在洪水治理上採用疏導的方式。公元前三十世紀中期,阿卡德...
亞洲:文明之光 《亞洲:文明之光》是紀錄片。獲獎記錄 2019年8月,入選“壯麗七十年 螢屏慶華誕”--“視聽中國全球播映”活動主推片目。
它的學術研究支援項目,支持了亞洲數百名學者赴韓國進行學術研究,並促成了一批“亞洲研究中心”的成立,它支持的以學術著稱的“北京論壇”和以經濟著稱的“上海論壇”以及其他國際學術會議,在亞洲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它把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作為自己的重點支持領域;它把促進學術交流、資助學生成長為世界級知名...
緊緊圍繞文明交流互鑒,設立若干交替出版的專欄,包括亞洲文明、東亞知識與信仰之路、域外漢籍研究、綜述與書評等。集刊刊發的論文,都屬目前學術前沿和亟待開發的學術富礦,與傳統史學有明顯的區隔。集刊定位為具有廣泛學術影響力的專業學術集刊。約稿對象為相關領域的權威學者和具有學術革新力、已經嶄露頭角的優秀青年...
《亞洲文明之光(韓)》是2019年12月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央電視台,安義運、崔玉實,該書主要講述了歷史文明的起源。圖書目錄 序言 第壹章 文明華章 農耕起源:與種子的初邂逅 不息的窯火:從陶到瓷的華麗轉身 棉花與絲綢:編織美衣華服之夢 建築與城市:文明的成熟崛起 東方音樂:古老旋律流淌在...
《古代中國與亞洲文明》是2023年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劉迎勝。出版信息 作者: 劉迎勝 出版社: 甘肅教育出版社 原作名: Ancient China and Asian Civilizations 出版年: 2023-4 定價: 108.00元 裝幀: 精裝 叢書: 中亞與絲路文明研究叢書 ISBN: 9787542355843 叢書信息 中亞與絲路文明研究叢書(共8冊...
文明的總述 最新圖說文明探索 亞洲文明 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 1.華夏文明的源起 2.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 3.原始社會時期的文明 4.文明漸興的奴隸社會 5.風雲變幻的封建王朝更迭 影響深遠的印度文明 1.古印度文明形成的自然環境 2.印度王朝的更迭 3.印度古文明的研究 4.印度古文明的暴力終結 輝煌燦爛的兩河...
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代表作有:《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簡史》《中國接受海外文化史》《文明的力量》《絲綢之路全史》《孔子西遊記》等。圖書目錄 緒 論 / 001 一 廣袤的大地,多樣的文明 / 001 二 亞洲文明的多元與共生 / 003 三 全球史視野下的亞洲文明 / 006 四 萬古江河,生生不息 / ...
展示中國與亞洲各國文化遺產領域交流合作情況,攜手保護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第四部分 美人之美 禮尚往來 展示中國國家領導人在與亞洲各國領導人外交活動中受贈的禮品,展現新中國與亞洲各國友好往來與文化交流。展覽意義 展示亞洲歷史悠久、文化融合、多元共生的文明特徵,彰顯亞洲文明之間對話、交流、互鑒的軌跡,反映地緣...
縱覽整個人類文明歷史會發現,世界上任何文化都會深深地打上地理環境的烙印。影響深遠的兩河文明、穩定持久的尼羅河文明以及錯綜複雜的印度河文明,這些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皆源於那澆灌種子的第一滴水。農業文明是華夏文化最深厚的積澱。占亞洲1/4陸地面積、約 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生活著占世界人口22%的13億中國...
世界上影響深遠的文明體系有中國、印度、伊斯蘭和希臘四個,這四大文明唯一的一個交匯點,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區。敦煌及西域的文書文物的發掘整理,復活了中國及世界許多被忘懷的往事。——季羨林 每當我想起那些曾經在亞洲腹地的沙海群山之中度過的美好歲月恍如昨日一般,一切都歷歷在目。所以當哈佛大學校長熱情邀請我在...
另有學者認為,只有蔡侯紙才是真正的紙,蔡倫不僅是造紙術的發明者,而且其發明的造紙基本工藝一直沿用至今。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多種類型的紙中,只有用植物纖維製造的蔡侯紙對世界造紙工業的發展及人類文明的傳播具有深遠影響。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都是從中國輾轉流傳過去的。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中國文化不但對日本、朝鮮半島產生過重要影響,還對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南亞國家乃至美洲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發達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以及指南針技術首先套用於航海,才導致了人類所謂藍色文明和環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國水運史》);鄭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這種文化的傳播和輻射,並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