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大橋

深圳灣大橋

深圳灣大橋(Shenzhen Bay Bridge),原稱深圳灣公路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線深圳市南山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元朗區的跨海大橋,位於伶仃洋深圳灣之上,為深港西部通道的組成部分之一。

深圳灣大橋於2003年8月28日動工建設;於2006年1月20日完成合龍;於2007年7月1日建成通車。

深圳灣大橋北起深圳市深圳灣口岸,上跨伶仃洋深圳灣,南至香港特別行政區10號幹線公路;線路全長5545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工程項目投資7.8億元人民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圳灣大橋
  • 外文名:Shenzhen Bay Bridge
  • 始建時間:2003年8月28日
  • 投用時間:2007年7月1日
  • 類型斜拉橋特大橋公路橋
  • 長度:5545米
  • 寬度:33.1米
  • 車道設定:雙向六車道
  • 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
  • 所屬地區: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香港特別行政區
  • 途經線路:深港西部通道
  • 管理機構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建設歷程,橋樑位置,建築設計,建築結構,設計參數,設備設施,運營情況,票制票價,交通流量,建設成果,價值意義,

建設歷程

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深圳與香港的經濟、社會交流日益密切;20世紀90年代初,建設西部通道的構想就已經提出,由雙方政府共同投資免費通行的深圳灣大橋(又稱深圳灣公路大橋)。
2001年9月至11月,深港雙方諮詢單位多次召開關於深圳灣大橋的技術協調會,針對橋樑設計達成共識。
2002年12月6日,中國國務院審批通過了《深港西部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建設深圳灣大橋。
2003年8月28日,深圳灣大橋開工建設。
2006年1月20日,深圳灣大橋完成合龍。
2007年7月1日,深圳灣大橋建成通車。
2019年2月15日,香港路政署前日例行檢查時發現深圳灣大橋內六條“外置預應力鋼纜”的其中一條折斷,需用三星期更換折斷鋼纜。

橋樑位置

深圳灣大橋位於伶仃洋珠江口相接處東面海灣上,北起深圳市東角頭南岸一帶、南至香港特別行政區鰲確石。深圳灣大橋屬於深港西部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北接深圳灣口岸、跨深圳灣南接香港10號幹線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深圳灣大橋由通航孔橋、非通航孔橋和換道立交橋三大部分組成,全橋路段大致呈南北方向布置。通航孔橋採用傾斜式獨塔單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鋼箱梁採用倒梯箱形,與非通航孔混凝土箱梁外形協調一致;塔、墩梁固成體系,塔柱採用混凝土箱形結構;邊跨與中跨的斜拉索呈不對稱布置,利用塔身自重平衡主跨荷載,存在較大範圍無索區,索麵呈現光線折射般的視覺效果。非通航孔橋採用等跨等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分為兩聯。換道立交橋在海中與通航孔橋相接處採用一聯變寬度連續梁,在其餘匝道橋均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
深圳灣大橋深圳側獨塔斜拉橋塔採用向香港側傾斜的斜塔,與香港側斜拉橋的橋塔向深圳側傾斜互相對應,寓意深港兩地手牽手走向一起;大橋形似揚帆蓄勢待發的帆船,又如划艇運動員的拼搏形象。獨柱斜塔斷面採用稜角分明的多邊形,形態猶如造型獨特雕塑。為改善行車條件,增加大橋景觀效果,橋軸線平面採用S形。深圳灣大橋雖然由深港兩地政府共同投資,但在橋面寬度、行車道寬度、路面橫坡等方面,深港雙方均有嚴格統一的技術標準;因此大橋實際上就是一個整體,連線部分沒有任何痕跡,外部造型和橋樑結構完全一致。
深圳灣大橋路面深圳灣大橋路面

設計參數

深圳灣大橋全長5545米,其中深圳段總長2040米、香港段總長3505米,橋面寬33.1米。大橋設南北兩個通航橋,主跨分別為210米和180米。北航道橋採用“180米+90米+75米”跨徑布置;主梁採用栓焊式流線型鋼箱梁,梁高4.12米,標準節段長12米,全寬38.6米;索塔總高度139.053米;總計45條基礎樁,主塔基礎樁49根,樁直徑220厘米;承台為圓形承台,厚度5米;共有24根直徑7毫米高強低鬆弛平行鋼絲外包雙層PE護套的成品拉索。
技術標準
公路等級
高速公路
道路規模
雙向六車道,設中央分隔帶和緊急停車帶
橋面淨寬
33.1米
設計速度
100千米/小時
荷載標準
公路-Ⅰ級(汽車—超20級、掛車—120),10.5千牛/米
最大縱坡
3%
防震等級
8度
使用年限
120年
數據資料:

設備設施

● 照明設備
除設有路燈作照明外,深圳灣大橋採用絢麗燈光裝飾,以配合特別的節日慶典。景觀照明選擇散射燈光,可以產生一種夢幻般的景象,襯托出大橋雄偉壯觀形態,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大橋全貌和特徵。
深圳灣大橋燈光深圳灣大橋燈光
● 環保設施
深圳灣大橋道路採用吸音、減震、吸塵、自動清污等設計,配有隔音板、隔音牆;口岸(監管區)四周種植高大喬木,形成50米至100米寬綠化帶;口岸西側建一條50米至100米寬、近兩千米長人工河,通過水體減震;大橋斜拉索為防止飛鳥誤撞,採用銀灰色;採用排水管集中將橋面污水排入海面以下避免影響淺灘生物;深圳側接線段設有消防、通信、噪音控制、結構健康監測以及路面防滑等系統。

運營情況

票制票價

深港雙方達成西部通道“以粵港分界線為界,各自投資,共同建設,各自擁有,各自管理”的共識;深圳灣大橋建設由雙方政府共同投資,建成投入使用後不收取車輛通行費。深圳灣大橋是跨境大橋,需通過中國深圳和香港口岸邊檢。

交通流量

截至2007年7月12日,從深圳灣大橋過境人數為23.0537萬人次,出入境汽車總數13728輛次。

建設成果

● 技術難題
深圳灣大橋海景深圳灣大橋海景
深圳灣大橋工程主要在海上作業,一天只能架設一塊橋樑,從海平面升到橋面上需要1個多小時,橋樑的縫隙的誤差在5毫米之間,並且是一次吊裝成功。換道立交橋是中國國內罕見的海上建築工程,主體施工為搭橋支架、現澆混凝土,再加上該工程處在一個“彎、坡、斜”的角度,建設難度極大。由於很多工程都要在海底操作,在運輸材料過程中阻力大;大橋使用年限為120年,對操作工藝的技術性要求高。非通航孔橋上部構造工程中,建設者們克服了大跨度、等截面箱梁預製、懸拼線型、梁節膠拼和真空壓漿等多種技術難題。
深圳灣大橋塔景深圳灣大橋塔景
深圳灣大橋工程的主要技術特點和創新包括:提出斜塔斜拉橋索塔建築及加勁梁安裝平衡作業的施工方案,減少施工輔助設施,降低施工費用;成功採用倒梯形截面鋼箱梁作為大跨斜拉橋加勁梁,實現混凝土塔與鋼箱梁的固結,採用全焊接厚板作為斜拉索樑上錨固板;非通航孔橋採用箱梁分節段預製橋面吊機懸臂對稱拼接技術;設計開發新型橋面鋼護欄;研製並實施智慧型橋樑健康監測系統。

價值意義

深圳灣跨海大橋是連線深圳與香港兩地的深港西部通道主體工程,是繼羅湖、皇崗和沙頭角之後第4條跨境通道;大橋連線深圳蛇口與香港元朗,為中國公路幹線網中唯一與香港連線的高速公路大橋,也是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的咽喉;廣州與香港的距離因該橋建成通車縮短至100千米。(《廣州日報》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