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苑中學

深圳教苑中學

深圳市教苑中學是深圳市一級學校、廣東省一級學校和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是深圳市教育局七所直屬公辦全日制完全中學之一。 “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象一個有力的支點,立起了一片“以人為本”的天空,培育凸顯出學校辦學的兩大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圳教苑中學
  • 校訓:和敬敏實,臻於至善
  • 類別:普通高中
  • 所屬地區:中國深圳
學校規模,教學成果,教苑理念,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精神理念,辦學策略,校徽,校歌,校長介紹,教苑特色,學科德育,低進高出,師資建設,學科教育,課堂教學平台,課外活動平台,教學改革,交流支援,系列學科節,

學校規模

學校由初、高中兩部組成,高中部是寄宿制高中,坐落於深圳市龍崗區中心城,占地面積10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7萬平方米。辦學規模為60個教學班3000名學生。教育教學設施均達到國內領先、世界一流水平。
深圳教苑中學
深圳市教苑中學更名為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
深圳市教育局同意,深圳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深編辦201018號文)批覆,從2010年4月30日起,深圳市教苑中學更名為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

教學成果

學校確立了“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實施了“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策略,圍繞“培養具有較強生存與發展能力、個性及特長突出、民族內涵與世界眼光兼備的國家合格公民和高一級學校的優秀學生”的培養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形成了“學科德育”和“低進高出”兩大辦學特色,不斷提高辦學效益,促進學校快速發展。辦學以來,學校高考上線率逐年提高,培養出深圳市高考數學狀元以及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的學生,高考進步率穩居深圳市直屬學校前三名,獲得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學效益先進單位、深圳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深圳市高考工作先進單位、深圳市高考進步突出獎、深圳市高考工作卓越獎、全國雙合格(示範)優秀家長學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深圳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等國家級、省級、市級近百項榮譽。
赴井岡山社會實踐赴井岡山社會實踐

教苑理念

辦學理念

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價值觀,關注每一個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關注每一名教師素質及能力的培養提高,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因能施教,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培養國家的合格公民和向高一級學校輸送優秀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辦學目標

爭創全國知名學校,力求師生共同成才
努力在學校發展中創造自身的特色,建立有利於學生顯性能力和潛在能力發展的教育機制,創建學生嚮往、社會滿意的全國知名現代化品牌學校。
培養具有較強生存與發展能力、個性及特長突出、民族內涵與世界眼光兼備的國家合格公民和高一級學校的優秀學生;培養道德品質高尚、業務能力精良、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高效優質教育服務的、不可或缺的教育工作者。

精神理念

校訓:和敬敏實,臻於至善
“和”是指和諧的人際關係,寬和寬厚的做人處世態度;“敬”是指尊敬師長、敬學、敬業、敬事,亦為做人做事的一種境界;“敏”是指做事勤勞敏捷,學習和思維創新;“實”是指誠實、實在、腳踏實地。“臻於至善”就是達到最好。
校風:求真、崇善、尚美
教風:言傳、身范、心育
學風:勤學、慎思、篤行

辦學策略

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
依法治校:以顯著增強法律素養作為治校之基;
質量立校:以全面提升辦學質量作為立校之本;
科研興校:以深入推進各項科研作為興校之路;
特色強校:以努力形成鮮明特色作為強校之力。

校徽

飛龍佩
校徽以“教苑”首個拼音字母“J”和“Y”為基本元素構成;象徵德、智、體三大教育元素的優美線條,仿若三條飛龍,合圍成教育之苑;校徽核心為 “J”和“Y”構成的紅寶石,象徵豐碩的教育成果;又代表了學生的眼睛,配以教苑標準紅,象徵著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探索;校徽設計突破了傳統圖案的呆板,蓬勃而靈動;形似玉佩,古典而不失時尚,端莊吉祥而又充滿了無限的張力。
深圳教苑中學校徽深圳教苑中學校徽

校歌

《志薄雲天》
海之濱,邦之南,莘莘學子,濟濟斯堂。直面大海,志薄雲天,圓我夢想,圓我夢想。古聖與先賢,心中之師範。習有所思,學有所長。切磋琢磨,君子有方,揚我之長,為校添光,明日天下縱馬由韁。鵬之城,荔之鄉,莘莘學子,濟濟斯堂。直面大海,志薄雲天,興我家邦,興我家邦。格物而致知,學業兮日上。真善與美,唯我所尚。切磋琢磨,君子有方,揚我之長,為國添光,明日天下縱馬由韁。縱馬由韁。

校長介紹

嚴傑夫,男,漢族,中共黨員,中學化學高級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國家級和省級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園丁獎獲得者、中國化學學會會員、中國百名德育科研專家、《中國德育》雜誌首屆全國理事會副理事長、深圳市化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西部教育顧問、深圳市化學學科帶頭人、深圳市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先進工作者、深圳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深圳市黨代會代表,曾獲地區十大傑出青年、十佳青年教師等。參加工作以來,獲得立功、立大功、嘉獎等各種榮譽稱號近百次,出版編著、發表論文共約500餘萬字。2005年人選《深圳專家大辭典》和《中國德育》雜誌封面人物。1997年調入深圳教院附中,歷任副校長、工會主席、黨總支書記等,2002年7月任學校負責人,2003年7月至今任校長。
深圳教苑中學校長深圳教苑中學校長

教苑特色

學科德育

“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象一個有力的支點,立起了一片“以人為本”的天空,培育凸顯出學校辦學的兩大特色。
2003年,學校啟動了中央教科所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108名教師、36個班級2000餘名學生參加了課題的研究實驗。經過幾年的努力,構建了“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教書與育人相結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單科教育與多科整合教育相結合”的“學科德育”模式。在2003年和2004年中央教科所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上,學校分別獲得包括3個一等獎在內的十三個獎項和包括7個一等獎在內的十九個獎項。2005年3月9日-10日,中央教科所在學校召開了全國“學科德育”現場會,總結推廣“學科德育”模式及經驗。《中國德育》2005年第3期全文刊登了學校的經驗介紹文章。2005年6月,學校被提名為全國百名德育科研強校,校主要領導提名為全國百名德育科研專家和《中國德育》雜誌首屆理事會副理事長。2006年4月,學校學科德育課題研究成果集《學科德育理論研究與實踐》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並納入全國蒲公英教育叢書。這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一套由一所中學獨立編輯、系統研究學科德育的研究成果集,標誌著學校學科德育已形成獨特的理論和實踐體系。2006年10月,在中央教科所成果評比中,學校選送的教師果榮獲6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和12個三等獎,成為“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先進實驗學校。獲得“全國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百名德育科研專家”、“百名德育科研名師”、“百項德育科研優秀成果”和“百名德育科研優秀家長”榮譽,成為全國6000餘所實驗學校中唯一一所獲得六項國家級榮譽獎中五項榮譽的學校。
蓮花山活動蓮花山活動

低進高出

為全面落實“為每一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成長,在高中生源起點較低的情況下,學校敢於正視生源問題,在分層教學上做文章,在發掘學生特長潛質上下功夫,在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鑽研熱情上抓落實,摸索出一套有益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新辦法,構建了“成才與育人並重,全員與個體齊進”的因材施教、因能施教的分類教育培養模式,通過課堂教學環節的科學設計、靈活實施,因人因材因能建立“一對一”師生培優組合、幫教組合,生生互幫互教組合,較好地解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吃不了”、“吃不飽”的問題,補充了常規教學模式之不足,使能飛的飛的更高,能跑的跑得更快,能走的走的更穩,能爬的爬得更好,走出了一片“低進高出、高進優出”人才加工的新天地,促進每一名學生成功和成才。
1、高考進步率連年保持市直屬學校前三名
近幾年我校在全市高中教學質量(高考)評價中的情況
年度
P 值
市直屬學校排名
榮 譽
畢業生人數
重點
本科
重點
本科
2003
1.13
1.40
第三
第一
/
292
2004
1.56
1.44
第二
第三
深圳市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單位
334
2005
未公布P值
深圳市高考工作先進單位
307
2006
1.88
1.13
第一
第二
深圳市高考進步突出獎
204
2007
3.55
1.28
第二
第二
深圳市高考工作卓越獎
285
2008
1.35
1.12
第三
第三
深圳市高考工作卓越獎
957
註:(1)本表數據摘自深圳市高考成績統計分析資料。
(2)進步率P值的含義:從中考成績的入口看高考成績的出口,以中考成績等同的生源為評價對象看各學校考入重點、本科和省專的任務完成情況。就全市而言,P=1為完成任務,P>1為超額完成任務,P<1為未完成任務。例如本科層次,我校的P=1.40,意為根據我校中考生源情況,全市相同中考成績的學生若考取了本科100人,我校則考取了140人。因此,P值可以反映一個學校培養人才的“加工能力”。
2、高考上線率連年保持在較高水平
考入北京大學的呂品同學(中考:688分);
深圳市高考數學狀元王力同學(中考:620分);
考入清華大學的葉敏華同學(中考:681分);
考入清華大學的陳昊同學(中考:630分);
考入清華大學的崔俊豪同學(中考:557分)。

師資建設

為全面落實“為每一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近年來學校十分注重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建設,一是著力師德建設,大力規範和樹立教師隊伍的師表和楷模形象;二是拓寬引才思路,大力改善和最佳化教師隊伍的學歷和知識結構;三是創新科研機制,大力培養和提升教師隊伍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四是廣辟培訓渠道,大力夯實和強化教師隊伍的能力和素質基礎。現在,學校已建設了一支名師眾多、梯隊特點明顯、師範類畢業生與綜合性大學畢業生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共同發展的專業化教師隊伍,成為深圳市實施“名師工程”以來深圳市學校中名師占專任教師比率最高的學校。在全校250名專任教師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特級教師6人,國家、省、市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50餘人,中學高級教師105人,占專任教師的42%,具有全日制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40人,教師學歷100%達標。有不少教師站在國內新課程教學改革和教育教學研究的前沿,活躍在國家、廣東省和深圳市的各類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有不少教師在國家、廣東省和深圳市的大型公開課中頻頻亮相併取得佳績,突出了在各自學科的帶頭人作用,彰顯了其示範性和影響力。

學科教育

課堂教學平台

深入推進新課程教學改革,邀請國家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組委會的領導和專家來校為學生講學和輔導;開辦高中美術、音樂、體育特長班;開展教學“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人人清”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學習中的“積極存在”。

課外活動平台

組織學生參加市、區和社區的論壇、辯論賽、節目錄製、報紙編輯製作;開展校園內中學生運動隊、民樂團、舞蹈團、美術興趣班、首屆“吉尼斯紀錄”競賽、中學生電視台、話劇社、《淺草》文學社、動漫社、心苑社、初高中田徑運動會、藝術節等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外活動中的“積極存在”,為學生課外生活、鍛鍊、學習、實踐、創新與展示提供廣闊的舞台。

教學改革

為全面落實“為每一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近年來學校積極參與新課程教學改革:
一是通過《學洋思與新課標》,樹立新的教學觀。
通過開展赴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參觀學習、學洋思學新課標報告會、學洋思學新課標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及教師教學比武等活動,轉變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方法,落實洋思“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
二是通過大力開發校本課程,建立了新的課程體系。
2003年上學期,學校正式啟動了《高中語文創新教育研究》等6個校級教育教學科研課題,開展了以“校本課程”開發為突破口的課程改革實驗。通過高中語文創新教育等課程改革研究,開發了《見賢思齊》、《高中語文創新教育研究》之《中國詩歌閱讀與鑑賞》《中國名篇名句誦讀》系列、《朱自清散文研究專題》和《圍城研究專題》之“發現與探究”系列、《男拳女舞》、《女子防身術》、《劍術》和《民族舞蹈》等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及教材,加速了我校課程改革的進程。2004年4月28日,中央教科所在學校舉行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新課程語文個性化教學實驗研究”示範學校掛牌儀式,學校成為全國“新課程語文個性化教學”的十所示範學校之一。《高中語文創新教育研究》校本教材之一《中國詩歌閱讀與鑑賞》,成為中央教科所向全國推薦的校本教材。語文特級教師陳繼英編寫的《新課程、新高考、新思維作文教程》成為全國第一部系統揭示作文寫作思維過程特點和規律、注重學生思維寫作能力培養、科學高效實用的全程作文學案。
三是創新通用技術教學模式,率先建立通用技術實習基地
通過校、企聯合的方式,在深圳市東都車城建立了深圳市第一個通用技術實習基地,2005年、2006年分別組織兩屆高二年級近1300名學生到東都車城進行通用技術實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交流支援

一是建立了經驗推廣體系,主動將學校教育教學科研中取得的一些成果與兄弟學校共享。
開展了與深圳市內外兄弟學校的教育交流與合作。
二是建立了對口支援體系。
與貴州省凱里市建立了對口支援關係,分別接待培訓貴州老師5批次30人,來校掛職校長1名。同時,派出王義順、楊峰兩位老師到貴州省織金縣鄉鎮中學支教。全校有60名黨員教職工自願資助貴州省凱里市丹溪鎮逸夫中學第一批貧困學生42名,該幫扶活動將作為校黨總支的長期工作。
深圳教苑中學深圳教苑中學
三是建立了與港澳及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體系。
接待香港培僑書院、香港裘錦秋中學來校聽課座談;與加拿大維多利亞公立中學、香港中華基督教何福堂書院結成姊妹學校,開展了與姊妹學校互訪聽課活動,派出張志紅老師到香港觀塘福建中學等學校支教;有6名教師赴美國和英國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海外培訓。四是建立了社區輻射與共建體系。創新了校區聯動的教育機制。建立學校與社區合作委員會、家校合作工作委員會、家教科研協會、家長學校、家校通教育互動信息平台以及家長義工制度,積極配合社區搞好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治安治理和整頓工作,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區的各類活動如文藝晚會、“扶貧濟困”義賣、捐助活動等,有效地將德育鏈條延伸到家庭到社區到社會,為社區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系列學科節

針對學生整合學科知識、展示學科特長、綜合學習鍛鍊發展的需求,學校創新教育教學活動及管理機制,大膽探索“師生互動、學科聯動”的教科研新路,在全國率先創辦了系列學科節。通過學科節,實現了學生與國際著名大學哈佛學子的對話,與國內著名科學家、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對話,為學生提供了一次次應對生存挑戰和鍛鍊的機會、一次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社會實踐的機會、一次次交融各學科知識鍛鍊自己辯才的機會、一次次張揚個性培養特長的機會、一次次增強現代科學人文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機會……為學生搭建了綜合訓練、綜合培養、綜合發展、綜合展示的平台。對於學校的這一素質教育創新,《人民教育》2003年第5期以《創新學科活動,最佳化教學管理》為題予以了總結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