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深圳市寶安區公共文化藝術中心突破了傳統建築將展廳功能放置在建築下部的慣例,創造性地將展廳空間布置在建築上部,釋放出地面空間,形成了一個集休閒、展示、活動於一體的“城市客廳”。整個建築中,
博物館、
美術館、
藝術館三館水平布局,為獨立運營管理提供了便利。三館通過一個懸浮的“空中大廳”聯繫起來,“空中大廳”作為展示空間的起點,也為市民額外提供了一個景觀視野極佳的空中藝術平台,市民既可在空中大廳交流互動,也可以根據需要從這裡出發走進任一場館。
美術館將履行展覽陳列、收藏保護、學術研究、對外交流、公共教育以及社會服務等功能,可以舉辦各種類型的美術展覽,是開展美術教育、學術研究和美術交流的主陣地。
博物館在履行文物的收藏、研究、陳列等功能的同時,將積極對寶安的歷史文物進行調查、發掘、保護、徵集,弘揚地方歷史文化,促進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寶安文化品位。
藝術館將履行精品文化建設、文化理論研究、學術名流引進等職責,是開展文藝精品創作、深化理論研究、打造文藝名家的主陣地。
定位
● 多維信息平台:一個集最新展館設計理念、綠色生態技術與互動體驗為一體的多維信息平台。
● 先鋒文化綜合體:一座體現最大化公眾參與、倡導藝術展示與多元市民並存的先鋒文化綜合體。
● 巨幅都市畫卷:一幅彰顯寶安歷史底蘊與社會活力,展現未來城市人文願景的巨幅都市畫卷。
建設目的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也是通行世界的名片。寶安是深港文化之源,在
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建設的重要時期,以大項目引領文化事業發展,有助於寶安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城市品質。建設寶安公共文化藝術中心,是
寶安區委區政府軟硬兩手抓以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該項目採用
博物館、
藝術館、
美術館“三館合一”形式建設,建成後將填補
寶安區大型
博物館、
美術館、
藝術館的空白,極大地提升寶安城市品質、增強寶安文化底蘊,更好地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建築設計
深圳市寶安區公共文化藝術中心選址
寶安中心區創業一路與新湖路交會處,位於“中央綠軸”東側,按“城市畫卷”理念設計,總投資達16.96億元,占地1.4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9.41萬平方米,建築高度達99.90米,設地上12層、地下3層,地下空間包括博物館庫房、報告廳、職工食堂、停車庫等功能。該項目突破了傳統建築將展廳功能放置在建築下部的慣例,創造性地將展廳空間布置在建築上部,釋放出地面空間,形成了一個集休閒、展示、活動於一體的“城市客廳”。整個建築中,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三館水平布局,為獨立運營管理提供了便利。三館通過一個懸浮的“空中大廳”聯繫起來,“空中大廳”作為展示空間的起點,也為市民額外提供了一個景觀視野極佳的空中藝術平台,市民既可在空中大廳交流互動,也可以根據需要從這裡出發走進任一場館。
該館是國內外僅有的百米高層大型專業博物館類建築,作為對高層高密度文化綜合體的探索和創新。建築形體錯落通透形成的室外綠化與展示平台。相較於傳統文化建築的功能布局,設計創造性地將展廳布置在建築40米高處的平台,並設定室外“空中大廳”作為展示活動的起點,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景觀視野極佳的空中藝術平台。空中大廳以下布置公共功能,依託架空體量下的城市客廳,將低區公共空間開放給市民。
三館水平布局,有獨立的公眾及展品流線,以實現三個場館的專業性和最小的相互干擾。劇場、展廳等室內空間均經過聲學最佳化設計,確保其高品質的聲學環境。中庭界面錯落有致的室外平台為公眾提供了豐富的空間體驗,並適應深圳炎熱氣候,實現自遮陽效果,改善場地通風;同時最佳化了室內
自然採光和通風,降低運行過程中建築能耗。
建設歷程
2019年12月20日,寶安公共文化藝術中心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寶安公共文化藝術中心正式開工建設。
2022年8月6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從管道中噴涌而出,寶安公共文化藝術中心項目順利完成首塊底板澆築,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快車道。預計將於2024年竣工。
2023年4月12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寶安公共文化藝術中心項目順利實現地下室結構全面封頂。共澆築混凝土38900方,完成地下三層共38307㎡建設。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