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摘要
本項目自2003年啟動,2006年結題。項目採用新技術方法,首次在淮河流域內進行了此類大規模的環境地質調查工作,取得了流域內有關第四紀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等方面的一系列成果,填補了流域內該項研究的空白。成果主要內容如下:
1.結合本次淮河流域環境地質調查成果,系統綜合分析了本次施工的第四系鑽孔以及以往資料,根據新的國際第四紀地層年代劃分標準,對淮河流域平原地區第四系底界進行了重新劃分和對比,編制了第四紀各時代地層等厚線圖和岩相古地理圖。
2.以大流域為單元,首次在流域內結合使用氯氟烴(CFCs)、鈾系不平衡方法等同位素新技術,系統深入地進行了區域含水層結構、水文地質條件及地下水循環條件的調查與研究。並通過分析同位素的豐度值與含水層深度的關係,對淮河流域第四系含水層的劃分進行了研究。以上工作均為在流域內首次進行。
3.用系統論的分析方法,對全流域山區及平原區地下水系統進行了劃分。。
4.在建立區域第四系鑽孔資料庫的基礎上,利用HGMS地下水系統模擬軟體,首次在全流域範圍內,建立了淮河水系區域第四系含水層結構模型。
5.首次查清了流域內平原地區(面積約18.7萬km2)不同層位地下水中的主要化學組分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徵,並對不同層位的地下水質量及其污染狀況進行了評價,探討了區內地下水水質演化規律,為流域地下水資源保護與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6.結合地下水質量與污染程度調查與評價,對疾病高發區的地下水質量與發病率之間的相關關係進行了調查研究; 在對不同層位地下水中的各項主要化學組分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徵調查的基礎上,對地下水中部分原生組分和超標組分的形成原因及危害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病區防病改水措施。
7.結合以往工作成果,採用 “區域地下水動態長期監測、地下水群孔抽水試驗以及原狀土柱地中蒸滲儀地下水水流滲透模擬試驗”三者相結合的“綜合試驗研究”方法,對流域內前人的水文地質參數進行了修訂,並在此基礎上對淮河流域地下水資源量進行了評價。
8.基本查清了淮河流域區域以及各主要城市的地下水開採現狀、地下水開採程度、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情況、區域地下水開發利用特點,對流域內的缺水現狀以及水資源的逐年變化狀況進行了調查與研究,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流域內地下水開採布局的調整建議。
9.對流域內因地下水資源開採所誘發的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土地砂化、水質惡化等各類環境地質問題進行了調查。
10.進行了“周口市地下水水質專項調查研究”專項調查,基本查清了周口市污染源分布狀況、地下水污染現狀,為周口市地下水資源保護及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