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條件
海口樞紐是淮河入海水道的四大樞紐之一,位於
淮河入海水道的入海口。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西起洪澤湖二河閘,東至濱海縣扁擔港注入黃海,與蘇北灌溉總渠平行,居其北側。工程全長163.5公里,河道寬750米,深約4米。總投資41.17億元,貫穿江蘇省淮安市的清浦區、淮安區和鹽城市的阜寧、濱海2縣,並分別在淮安區境內與京杭大運河、在濱海縣境內與通榆河立體交叉。
工程背景
淮河入海水道的入海口所在的扁擔港地區,屬黃海海岸,這裡受旋轉潮波控制,潮汐類型多屬不正規半日潮性質。海州灣海區的分潮振幅可達100~150厘米。沿海平均高潮位為1.3~2.3米之間,平均最高潮位2.5~3.5米,平均潮差較小,約1.6~3.3米之間。沿岸潮流在海州灣附近漲潮流指向灣頂,主流向西南,大潮流速為1.1節;埒子口至廢黃河口,主流向東南,平均大潮流速為2節左右,廢黃河口一帶可達4節。落潮流一般均與漲潮流相反,漲潮流速一般大於落潮流速。
由於受季風和地形影響,波浪隨季節和地區有明顯的變化。秋季波浪較大,夏季較小,冬季受南下冷空氣的影響,常出現較大的波高。北部海區因水域寬闊,波浪較大,連雲港地區最大波高可達4.4米。
工程概況
淮河入海水道海口樞紐,位於江蘇省濱海縣東北48公里,海口北閘和海口南閘統稱為海口閘工程,由海口閘和黃海公路橋兩部分組成。海口樞紐為Ⅱ等工程,海口閘為2級建築物,次要建築物為3級。
海口樞紐工程按百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行洪流量2270立方米/秒,強迫行洪2890立方米/秒。
海口南閘,5孔,泄水孔採用弧形鋼閘門配液壓啟閉機。主要功能為排泄入海水道727立方米/秒洪水入海,排泄渠北地區澇水214立方米/秒入海,控制閘門防止海潮倒灌,利用泄水進行沖淤、減淤。
海口北閘,共11孔,單孔淨寬10米,設計行洪流量1543立方米/秒,弧形鋼閘門,共10扇,北側一孔為通航孔,採用上下扉平面定輪實腹式鋼閘門。閘門防腐採用噴AC鋁加封閉塗料,並採用了陰極防腐,埋件均採用不鏽鋼材料,海口北閘10孔啟閉機選用QLHY-2×315kN液壓啟閉機;通航孔上扉門採用QSWY-320kN液壓油缸絞車式啟閉機,下扉門採用QSWY-640kN液壓油缸絞車式啟閉機。
黃海公路橋工程,包括拆除原六垛北閘上部結構,在穿越入海水道的南、北泓道上改建、新建兩座總長218米漫水公路橋,修建長963米灘地漫水公路及南北堤連線線,河道南堤為1級堤防、北堤為2級堤防。
工程效益
海口樞紐是淮河入海水道的四大樞紐之一,位於淮河入海水道的入海口。工程具有泄洪、排澇、擋潮、沖淤、連線南北交通的功能。在2003年淮河大水中,海口樞紐工程於2003年7月4日投入泄洪運行,實測過閘最大瞬時流量為2083立方米每秒,累計分泄洪水44億立方米;2003年汛後通過海口閘控制泓道水位,為上游地區灘地恢復生產和入海水道完善工程的順利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發揮了較好的防洪除澇減災效益。
2007年7月10日再次行洪至8月2日結束,行洪22天,共下泄洪水36億立方米,相當於一個洪澤湖的蓄水量,刷新了淮河入海水道建成以來行洪流量的記錄,最大達2080立方米/秒,極大地減輕了上游地區因洪澇造成的經濟損失。
2010年春,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新閘開閘至5月8日上午9時15分關閉。淮河入海水道首次小流量分洪運行16天,下泄水量1.46億立方米,運行期間最大流量達到151秒立方,有效地緩解了洪澤湖之前的防汛壓力,驗證了入海水道不漫灘、只利用南偏泓行洪的能力。
工程建設
海口樞紐建設工程主要包括拆除老海口閘建新閘,開挖上下游1200米引河和1400米長的海槽疏浚,修築兩岸堤防及砌石防護等。
建設單位:江蘇省淮河入海水道海口樞紐工程建設處。
設計單位: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江蘇省蘇水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鹽城市水利建築工程處。
海口樞紐主要工程量:挖填土方273萬立方米、石方9.1萬立方米、砼及鋼筋砼4.5萬立方米、鋼筋及鋼結構製作安裝2800噸、液壓啟閉機17台套。總投資1.18億。
海口樞紐於2001年12月20日開工,2003年6月底基本建成,隨即投入淮河泄洪,2003年汛期安全行洪33天,實測過閘最大瞬時流量為2083立方米/秒,工程經受了洪水的考驗,2005年1月7日,通過了淮委主持的竣工驗收,工程施工質量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