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主要支流,水文特徵,水利工程,流域概況,地理地貌,文化遺址,歷史文化,
幹流概況
淮寧河幹流全長85.2公里,總流域面積1222平方公里。大致自西向東流經子長、子洲、綏德三縣十鄉鎮,近百個村莊,最後匯入無定河。
在子長縣境內,為淮寧河上游,稱澗峪岔河,發源於高台鄉南部(一說石家灣鄉高柏山麓的棗樹畔村),流經高台鎮、澗峪岔鎮、南溝岔鎮,入子洲縣境。境內流長36公里,流域面積394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6.50%。河流呈東西走向,曲流幅度不大。河床高程180米,平均比降5%,其中上、中、下游比降分別為6%、5%和4%。河床基岩為砂岩,其上覆蓋紅膠土,澗峪岔鎮境內15公里基岩為紅膠土覆蓋,以下河段均有砂岩裸露,河床較為穩定。
主要支流
淮寧河上游澗峪岔河水系有流水溝道74條,呈輻射狀分布。較大的支流有南河溝。其東源南河溝,西源應則溝,兩源到徐家岔匯合,向東北注入澗峪岔河。
淮寧河的主要支流,有清水溝河,古稱黑水河,清雍正13年(1735)《陝西通志》記載:“黑水河在(清澗)縣北百里流入懷寧河”,“自安定界進士溝流來,南入懷寧河。”也叫杜家灣溝河或進士溝河。它發源於杜家灣鄉湫溝村蘆草峁,從西北流向東南至淮寧灣鄉園子灘東入淮寧河,全長18.2公里,有長4公里以上支溝兩條(沙河溝、張家寨溝),流域面積128平方公里。溝道比降7.53‰,河床寬約3~5米,多年平均流量為0.22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總量為694萬立方米。
水文特徵
在子長縣境內,淮寧河上游澗峪岔河多年平均流量0.56立米/秒,徑流總量1792.70萬立米,實測常年最大流量0.567立米/秒。年輸沙量417.60萬噸。最大洪流量1300立米/秒(1990年9月21日)。澗峪岔河的封凍、結冰、流冰情況與秀延河相似。
在子洲縣境內,淮寧河河床寬約50米,流速0.6米/秒,多年平均流量為1.68立方米/秒,實測最大流量2020立方米/秒,地表水資源為5796萬立方米(包括客水2911萬立方米)。河道比降3.70‰。境內河上1985年有乾渠4條(可灌溉3300多畝),橋涵5座。
在綏德縣境內,淮寧河1982年10月份實測徑流量1.08立方米/秒。境內有27條支毛溝的河水注入淮寧河,徑流總量36.9公升/秒,占淮寧河流量的3.42%。
水利工程
1958年,子洲縣在淮寧河中游修建了長16公里的民營渠道——淮寧渠,此渠從老君殿鎮加家塌村的高石碣築壩引水,流經裴家灣等14個村,設計流量0.23~0.3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0.1萬畝。
據記載,1958~1959年,子長縣澗峪岔人民公社興修水利2546畝,修水平梯田22461畝,治山84架,治理支毛溝176條,打淤地壩76座,築埝窩3572個,修谷坊701個;造林43557畝,種植牧草10907畝,改良天然牧場15812畝。1960年,中共延安地委作出《關於學習、推廣澗峪岔人民公社治山治水經驗的決定》,在全區推廣。
流域概況
地理地貌
子長縣境內河道位於澗峪岔川地處淮寧河上游,古稱走馬川,亦稱淮寧川,為全縣第二大川道。川道內自西向東依次有澗峪岔鄉的桑台、楊家河、南家峁、吳家灣、劉家坪、邊家灣村和南溝岔鄉的宋家坪、路坪、馮家渠、薛家渠、鄭家灣等村莊。境內長36公里,河床寬10~30米,兩岸平坦,階地發育,川寬400~1000米。有川台地5000畝,薛家渠以下可自流引水灌溉,其餘均需提灌。是主要產糧區之一。
子洲縣境內河道位於淮寧河川道,本區橫穿南部山區,它涉及淮寧河沿岸4個鄉鎮,33個村民委員會,面積119平方公里。它階地較發育,川面較窄,寬約200~700米,水澆地較少,河谷海拔為881~1027米。
文化遺址
黑水堡遺址,為宋代著名軍事要塞。遺址在子長縣澗峪岔鄉邊家灣村淮寧河南城台子山上。今尚存約200米夯土城牆。此處多次出土鐵戰刀、鐵蒺藜、金屬貨幣、青瓷片、白瓷片等宋代遺物。金屬貨幣多為慶曆、崇寧、大觀和聖宋錢。1981年在此地徵集宋代鐵鐘1口,上鑄“黑水城”3字。據文獻記載:金人張守忠為蘇格營駐兵黑水堡。金以李顯忠為蘇尾九族部巡檢使駐兵黑水堡。宋周美、范仲淹、楚建中等戰於黑水堡。1984年縣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威羌寨遺址,北宋元符元年(1098)築,南至安定70里,位置在子長縣澗峪岔鄉西部。經考察,澗峪岔鄉寨兒山柏樹峁有古寨遺址。疑為威羌寨,存記待考。
李家塌遺址,位於子長縣澗峪岔鄉東12公里處淮寧河岸,郭家河山、康家坪村常山樑和斜梁、南家峁村廟梁山、李家塌村山神峁一帶綿延12公里的範圍內。曾出土商、周、秦、漢、唐、宋等朝代的大量遺物。40年代,曾出土殷墟三期青銅器窖藏30餘件。縣文物管理委員會收藏此地出土的觚、爵、斝、鼎、簋、戈、刀等數件。1981年文物普查時,又在此地徵集商周陶鬲、陶罐,秦代繭形壺,漢代石猊狻、陶缸、蒜頭壺,唐代銅燈台、銅鏡,宋元瓷器、鐵貨幣、鐵鐘等48件文物。
歷史文化
子洲縣淮寧河流域,千百年來,當地百姓一直叫重耳川,並且有寒食節做“子推饃”(面花)的習俗。傳說,晉獻公當政時期,由於寵愛妃子驪姬,使已經43歲的次子重耳不得不外出逃命。進入狄國不久,重耳不久便到了無定河支流的走馬水上游。重耳剛在這裡廣結朋友,同隨行人員一起研究和探討晉國的現狀與未來。尤其是重耳的隨行大臣介子推,他時刻關注國內外大事,在與重耳同甘共苦的同時,知民疾苦、與民同樂,積極向當地百姓推廣和傳授先進的生產技術,深得民眾的喜愛。晉獻公死後,奚齊當了國君。由於為君不正,不久與卓子先後被殺。在國內大臣的勸說下,夷吾首先回國立為晉惠公。由於害怕其兄重耳搶了他的君位,便派人到狄國去刺殺重耳。公元前644年,在走馬川上游生活了11年的重耳,不得不離開此地前往齊國,開始他周遊列國的流亡生涯。公元前639年,晉惠公死了,他的兒子成為晉懷公。秦穆公看到夷吾父子無情無義,於是決定把重耳立為晉國國君。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19年的重耳,在秦國軍隊的護送下回到晉國當了國君,稱為晉文公。走馬川也改叫為重耳川,以紀念公子重耳在這裡生活的經歷。
後來發生了介子推推官不做並困死綿山的事件。重耳川百姓為了紀念介子推,便用麵粉捏成墳頭形狀的大饅頭,然後再捏一些形態各異極富創意的飛禽走獸爬在上面,蒸出後成為花樣繁多的面花,並且起名叫“子推饃”,表示對介子推墳墓的守護,以紀念曾經在這裡生活並深受百姓喜愛,幫助過黎民百姓的介子推。隨著時間的推移,“子推饃”(面花)已不僅僅作為祭祀的祭品了,它作為一種手工藝品,已經融入到了淮寧河流域民眾的生產生活、歲時節令、婚喪嫁娶之中。男女青年初定秦晉之好時,男方要送給女方一對面捏的“蓮花魚兒”,女方要送給男方一對“大面老虎”。逢年過節,百姓都要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捏成諸如花鳥魚蟲、十二生肖、燕子蝙蝠等造型誇張、栩栩如生、美觀誘人且獨具地方特色的面花,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