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安市新安國小
- 外文名:Huai An Xin An Primary School
- 簡稱:新安國小
- 創辦時間:1929年6月6日
- 類別:公辦國小
- 所屬地區:江蘇省淮安市
學校介紹,榮譽,歷史,著名題詞,師資力量,辦學理念,新安精神,辦學宗旨,近期活動,管理體制,公交路線,
學校介紹
淮安市新安國小,坐落在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淮安區政府西北側),學校占地20000平方米, 有東、西兩個校區,學校建有設施一流的教學大樓、設備齊全的“新旅少兒活動中心”和幼兒綜合樓,擁有校園辦公網、多媒體教學網、Internet網、小好漢電視台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學校現有75個教學班(不含幼稚園44個班),近6000名學生和330名教職工。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給孩子們更優質的授學方式。
榮譽
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先後被表彰為“江蘇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全國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先進單位”、“全國紅旗大隊”、“江蘇省合格實驗國小”、“江蘇省教育科研研究基地”,連續七次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的稱號。
歷史
這所學校原名“私立新安學校”,校址在淮安北門外河下鎮蓮花街,校舍由原古靈王廟(後改為新安會館)改建。陶行知兼任第一任校長,後由他的學生汪達之繼任。30年代前後在校任教的教師有吳廷榮、藍擅盛、李友梅、方與嚴、江忠國、台和中、孫銘勛、劉文悌、郭青等環境中為新安學校的創辦和發展,作出貢獻。隨著時局的變化學校曾幾經解散和恢復。
1935年,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嚴重關頭,14名新安國小的學生在校長汪達之的帶領下,修學旅行全國宣傳抗日救亡,在中國少年兒童革命鬥爭史上寫下輝煌的篇章。
1938年日本侵略者侵占淮安,學校被迫停辦。
1940年底,汪達之帶領新安旅行團在桂林活動,為了掩護團里的孩子們免遭迫害,曾在桂林北郊致和村復校,
1941年向蘇北抗日根據地轉移時解散。
1943年初,為了培養兒童團骨幹,汪達之和部分新安旅行團團員在漣水縣長蒲河村恢復新安學校。
1945年2月,學校遷至阜寧縣馬集,負責幹部培訓,到抗戰勝利時結束。
1945年8月淮安解放,新安旅行團回到淮安。
在原任校長汪達之主持下,在蓮花街原址復校,到1946年國民黨軍隊向蘇北解放區進攻,我軍作戰略轉移時停辦。
1948年底,淮安第二次解放,由於原校舍毀於戰火,便在河下鎮湖嘴街正式復校,定名新安國小。
1955年遷至城內,在縣西街現址興建校舍。
學校占地16000平方米,1984年興建2000多平方米的教學校舍和新安旅行團歷史陳列館,擴建了運動場。
到1990年,有29個班級,1580多名學生,教職員工107人。
1948年正式復校後,由張子文任校長,以後陸續由劉昭朗(新旅老團員)、王小梅等人繼任。
著名題詞
新安國小同志: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
新安旅行團全體同志們:
來信收到,極為感謝。希望你們繼續工作,爭取民主中國的勝利!。
——毛澤東
新安旅行團的光榮歷程永遠是全國兒童的典範。
——胡喬木
師資力量
“敬業爭奉獻,務實創一流”是新安教師的群體形象,在職教師198名,他們中現有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3人,受國家級表彰的28人,在省級賽課中獲獎12人,淮陰市骨幹教師21人,有90%的老師取得了大專學歷,有70%以上的教師取得了國小高級職稱。
辦學理念
新時期以來,新安人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高舉教育現代化的偉大旗幟,借鑑陶行知教育思想,繼承優良的辦學傳統,進行“構建自主發展教育模式”的實驗研究,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實施“主動發展、最佳化過程、單班複式”三大策略,堅持“強化目標、注重過程、突出雙基、開發智慧型”的四項原則。積極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形成了“全面發展、全員發展、自主發展”的辦學特色,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智德雙全、身心兩健、富有創造精神”的跨世紀的一代新人,受到社會和家長的普遍讚譽。
多年來,新安國小始終把繼承新旅的愛國傳統,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借鑑新旅成功的育人方式作為學校辦學的特色,把學生自主發展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導學生像當年的新旅小團員那樣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我服務,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學校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活動的主人。“九五”期間,新安國小校承擔了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重點課題——構建自主發展教育模式的研究,這一課題至2000年順利通過省專家組的結題驗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學校設有紅領巾小講解團、紅領巾小記者團、小好漢報編輯團、小好漢電視台等眾多的學生自主發展的陣地,並以這些陣地為依託,開展了一系列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的自主活動。
新安精神
新時期新安精神:弘揚傳統,開拓創新。
辦學宗旨
使學生具有康健的體魄,生產的技能,藝術的興趣,征服自然的本領,改造社會的精神。
近期活動
新安國小“行知讀書社”讀書沙龍活動
為進一步夯實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教師主動學習的習慣,使廣大教師在閱讀中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豐富內涵,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使每位老師有效學習,去領略“書中乾坤、筆下天地”。5月11日下午,我校在階梯教室舉行了“行知讀書社”青年教師沙龍,沙龍現場討論點評了喬翠紅老師執教的閱讀指導課《親親我的媽媽》,對於喬老師執教的閱讀指導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然後成漢平老師帶領大家討論通過了讀書沙龍方案,樊春梅主任、儲兆鳳校長、王勇校長先後對沙龍成員提出殷切的期望,對沙龍活動提出具體詳實的要求,整個現場,大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王金桂、潘小文等老師觀點鮮明、妙語連珠,引起不少老師的共鳴,現場不時爆發出陣陣歡笑和掌聲。
參與沙龍的教師普遍表示,本次活動推薦的書籍和沙龍討論的觀點,都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有著指導意義,能幫助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少走彎路,較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老師們通過參與討論,交流教育思想,在觀點交鋒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理解他人教育觀點,有效最佳化自己的教育教學思維和策略,大家還計畫在組織編寫《新安國小經典誦讀之日有所誦》材料。以下為活動現場:
管理體制
新安教育管理的基本結構包括中央、都道府縣、市町村,以及學校等不同層次。從明治維新到二戰後,其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具有高度中央集權性質。二戰後進行了根本改革,以美國為模式,實行地方分權制,建立地方教育委員會,實行地方教育行政獨立的原則。從1952年後逐漸形成了地方教育行政獨立與中央集權相結合的混合型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
中央教育行政機構為文部省
文部省負有編制包括初等教育在內的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與法規的權力和職責 。初等教育在國家層次 上具體由初等和中等教育局負責:指導地方教育機構工作,規劃初等和中等教育,管理教育人員,協助地方教育委員會進行工作 ,指導中 、國小校教師方面的工作,制定教育標準,審定教科書等。
此外,文部省還管理國立教育研究所、國立兒童中心、新安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等,都從不同方面對初等教育進行巨觀的指導與幫助。
地方初等教育行政
在地方自治原則下,初等教育主要是在地方教育行政組織與領導下進行的,特別是在市町村一級教育委員會直接組織下展開的。如設定國小;編制學校班級;發放和選用教科書;負責教職員的監督培訓等。
社會教育行政
與初等教育有關的社會教育行政在國家水平上編制社會教育的政策與規劃,在都道府水平上是圖書館、公民館等設施,在市町村水平上包括有設立地方圖書館、公民館、博物館、少年自然之家、青少年之家及培養子女廣場等機構,還舉辦親職教育班、婦女教育活動、視聽教育等活動。
學校管理
國小是新安初等教育的主要機關,以校長為首,下設教頭,教頭有5項職能,即輔佐、管理、教育、代理和代行職能;還設有生活指導主任、學校保健委員會、學年會 、研究推進委員會 、計畫運營委員會、評價委員會等。
公立國小不收學費 ,私立學校開支由辦學者自籌 ,學生交納學費。
公交路線
1.乘坐10路,60路,616路,61路,68路,到楚州區交通局站
2.乘坐62路,65路,66路,67路,到駙馬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