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文學藝術院

淮安市文學藝術院,位於淮安市清江浦區大治路5號藝術綜合樓,由原淮安市劇目工作室和淮安市文化藝術研究室於2003年12月合併後組建成立的。文學藝術院是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下屬全民事業單位,相當副處級;經費納入市財政預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安市文學藝術院
  • 辦公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區大治路5號藝術綜合樓
主要職責,領導分工,內設機構,重要成果,

主要職責

主要工作職能是:配合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中心工作開展各項業務工作,組織、指導全市戲劇、音樂、文學、攝影及民間文化創作活動,創作文藝產品,研究文藝發展理論,宣傳和展示淮安市文化名人名作。

領導分工

院長:董 記

內設機構

文學藝術院內設綜合科、文學創作室、劇目工作室和藝術研究室。

重要成果

文學藝術院近些年創作的主要劇目有:《開國總理周恩來》、《永恆的彩霞》、《吳承恩》、《人生雙行線》、《清江浦上河圖》、《好支書李元龍》、《韓信》、《八萬還鄉》、《黃炎培》等。2006年12月,先後招聘王往、李超等同志,正式啟動文學創作工作,創作出版了《不竭之水》、《鹽若失了味》、《老余和小余》等多部作品,多次斬獲省、國家級重要獎項。2007年7月創辦淮安文學網,設有新聞眼、詩歌坊、散文舍、小說館、戲劇苑、研藝閣、社團榜、部落格站、下載吧等欄目。藝術研究方面,先後發表《釋“弓勺”》、《徽義四辨——兼談古琴“徽位”之緣起》、《青出於藍另放光彩——評宋長榮對荀派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新世紀戲曲流派如何發展》、《試談麒派藝術的現代價值》、《淮海戲丑角藝術探微》等一百多篇學術論文,出版《中國古代音樂考釋》、《詞調構成探微——兼議詞作欣賞與填詞》、《淮劇藝術概論》、《荀藝長榮》等多部專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