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大堤

淮北大堤

淮北大堤,中國淮河中游正陽關以下幹流河道左岸乾堤,淮河中游防洪工程體系中保護面積最大的主要堤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北大堤
  • 外文名:Huaibei Dike
  • 地理位置:絕大部分在安徽省境內
  • 長度:238.0km
概況,歷史沿革,防洪能力,規劃和實施,

概況

淮北大堤,西起潁河人淮口的潁上縣饒台孜村,經淮南市屬的鳳台縣、潘集區和蚌埠市屬的懷遠縣、郊區、五河縣境,東迄洪澤湖西側泗洪縣下草灣附近崗地。全長238.0km,除東端12.3km在江蘇省境內外,絕大部分在安徽省境內。
淮北大堤西端與潁河左岸相接,在懷遠分別與渦河左、右堤相連,組成淮北大堤渦西、渦東兩大堤圈。保護區內有農田66.67餘萬hm2,居民560餘萬人;有阜陽市新工業區、鳳台、懷遠、蒙城、固鎮、五河等城鎮;渦西還保護淮南煤田新開發區,懷阜、濉阜、京九等鐵路和平圩電廠,渦東還保護京滬鐵路

歷史沿革

1949年以前,正陽關以下淮河幹流北側,自潁河口至五河縣城間,除鳳台縣城至平圩一段外,沿河已築有堤防。但堤身低薄,堤高低於現淮北大堤2m多,頂寬僅3m,遇稍大洪水即潰決成災。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作出治理淮河的決定,按“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以防洪為重點開始有計畫治理。 1950年冬至1954年夏,對正陽關以下淮北堤防按防禦1950年型洪水標準全面加高培厚,並將鳳台董峰湖、懷遠荊山湖兩處窪地闢為行洪區,原兩湖沿河堤防改為行洪堤;董峰河處乾堤堤線退走永安壩、禹山壩;荊山湖處以新築老王窯經郭(窩)窪至姚山的遙堤作為乾堤。西淝河、芡河等人淮河口均建閘控制,使渦西的乾堤連成一體。在渦東,自五河縣城以下,沿河增築乾堤至南峰山潼河村,下接待柳圈堤、泊崗引河堆土區,將堤防延長至下草灣附近崗地封閉。1954年淮河發生大洪水,淮北乾堤雖經大力防守,仍先後在渦西西禹山壩潰決,在渦東毛灘潰堤。汛後堵口復堤,並對淮河中游防洪工程進行全面規劃。

防洪能力

受洪水來量大、河道泄洪能力小的制約,當淮河中游遭遇不同頻率洪水時,須逐步啟用行洪區,開放蓄洪區以至一般堤圈,以求保證淮北大堤堤圈以及淮南、蚌埠城市工礦堤防的防洪安全。淮北大堤在遇1954年型洪水時(接近40年一遇),經動用行、蓄洪區後,能確保全全。更大洪水時,則須逐步放棄一般堤圈。
淮北大堤建成後,經逐年維修加固,加強管理,臨水側灘地有30m寬防浪林帶,背水側護堤地有20m寬經濟林帶,維護了工程完整。跨堤建有大中型水閘6座,小型涵閘20座,電力排灌站20處。1971年~1992年間,在渦西橫貫堤圈開挖了茨淮新河,與其配套橫貫渦東堤圈的懷洪新河,主體工程亦已於1999 年基本完成。1983年起分期進行淮北大堤除險加固工程,採取填塘固基、導滲隔滲、護坡護岸,涵閘加固等工程措施;治理險工險段。堤防臨水坡塊石護坡累計長度有114km,河道崩岸近堤段已築有塊石護岸,堤防兩側護堤地內無水塘窪地,大堤防洪能力得到鞏固、增強。大堤建成後歷經1956年、1963年、 1968年、1975年、1982年、1991年等較大洪水,均安全度汛,取得顯著的防洪效益。

規劃和實施

1955年編製成“淮北大堤加固工程初步設計”,以防禦1954年型洪水為標準,定正陽關設計洪水位為26.5m,蚌埠為22.6m(廢黃河基面),淮河幹流正陽關至渦河口河段洪水安全泄量為10000m3/s,渦河以下為13000m3/s,把乾堤培築成淮北大堤。大堤橫斷面標準:堤頂高程超設計洪水位 2m,頂寬10m;臨水堤坡1:3,有60.2km長砌築塊石護坡;背水側自堤頂向下每3m 垂直高築2m寬戧台,第1戧台以上堤坡1:3,以下堤坡 1:5。堤線基本利用原乾堤加高培厚,變動較大的:①在現淮南市潘集區湯漁湖窪地處,自蘆溝起循窪地西側經段家崗至郭窪新築遙堤,原沿河堤防改稱縷堤;1970年明確湯漁湖窪地為行洪區。②在五河縣境內臨北窪地北側,自陳巷至後坂東新築大堤,辟臨北窪地為行洪區;原沿河堤防改稱縷堤。③退建五河縣境內毛灘、安淮、郜台孜3段堤防。④在渦西堤圈內增筑西淝河左堤作為分格堤。淮北大堤土方工程於1956年汛前基本完工,1958年汛前全面建成。建成後的大堤堤身高度一般有7m,高的達11m。堤基堤身土質:渦西堤段多為粉質壤土或黏土,渦東堤段為鬆散粉土;其中沙基沙堤有9段,共長84.5k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