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峰惠女灣古森林遺蹟

淨峰惠女灣古森林遺蹟

位於福建省惠安縣淨峰惠女灣防護堤下露出上百米寬的沙灘,在東洋村一側,“樹頭”與亂石夾雜在一起,這片海灘上的樹木可以確定為淨峰惠女灣海底古森林遺蹟,形成時間在幾萬年前,樹種和深滬灣的油杉類似。這一片大致為兩處,長度200多米,寬度在30-50米不等,並不是全部連續的,中間有“空”的地帶,切分成南北兩側。

淨峰惠女灣海底古森林遺蹟是福建省第三個海底古森林遺蹟。是目前國內緯度最高(最北)的海底古森林,它的意義重大。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梁詩梁詩經說,淨峰惠女灣海底古森林遺蹟對於科研、科普都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淨峰惠女灣海底古森林遺蹟
  • 地理位置:福建省惠安縣淨峰鎮
  • 區域面積:三百米長
  • 類型:海底古森林遺蹟
  • 保護對象:古植被、古氣候、古生態、古環境,以及海陸變遷、地殼變化等
  • 發現世時間:2016年11月3日
  • 別名:惠女灣海底古森林遺蹟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發現時間,規模,發現意義,保護宣傳,

地理位置

惠安淨峰惠女灣海底古森林遺蹟位於福建省惠安縣淨峰惠女灣沙灘上,於淨峰鎮墩南村-~淨峰鎮東洋村一帶,臨近台灣海峽東海。
淨峰惠女灣古森林遺蹟

歷史沿革

福建與祖國寶島台灣,隔著淺淺的海峽,而這一海峽在很早以前,很有可能就是陸地。幾萬年以前生長在陸地上的森林,因為地殼變動或者海平面上升,變成現今的海底古森林,這或是最好的證明。泉州不止有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在它的北面,惠安淨峰惠女灣也有一片海底古森林遺蹟。只是,她還沒有被人們所熟知。

發現時間

1958年發現
1958年前後,全民大煉鋼鐵的高潮期,海邊最苦惱的就是沒有木頭,周邊但凡能燒的東西都用了。村里組織人力,到一條已經乾涸的入海河口開始挖沙灘上還是陸續出現了一些“黑色的樹頭”。最開始外面都是漆黑的,漲潮沖刷之後,慢慢會褪去外殼,露出裡面的東西,用手一摸,軟軟的,再過一段時間就沖沒了。
“當時也沒人懂這些是古森林遺蹟。那個年代,生活都特別艱苦,也顧不上這些。”康奕信連連感慨。
1986年發現
1986年8月,發現深滬灣海底古森林的同一年,徐老繼續往惠安調查“沉東京”,聽說惠安淨峰惠女灣赤土尾村海中有古樹樁,就到現場去看。在潮間帶淺灘,他發現了長達60餘米,寬20餘米,厚度達30cm的泥炭層。這些泥炭層,部分被砂土掩埋。在泥炭層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已經炭化的樹根,直徑達20cm,根枝繁茂,細根比較多。於是,他取樣帶回廣東檢測。
2016年發現
去年2016年11月3號,曾到訪惠安淨峰惠女灣的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梁詩經介紹,根據他此前勘查的情況,這片海灘上的樹木可以確定為海底古森林遺蹟,形成時間在幾萬年前,樹種和深滬灣的油杉類似。

規模

在淨峰惠女灣東洋村一側,“樹頭”與亂石夾雜在一起,不細看,這些呈黑、灰色的“樹頭”,就像是露出沙灘的礁石,但是近處俯身觀察,它們就是一些木頭,綿延兩三百米長的沙灘上好像都有這類黑“樹頭”。
淨峰惠女灣古森林遺蹟
淨峰惠女灣古森林遺蹟這一片大致為兩處,長度200多米,寬度在30-50米不等,並不是全部連續的,中間有“空”的地帶,切分成南北兩側。當然,準確具體的範圍、樹種、形成年代等,還有待於進一步勘查研究。
廣東省地震局研究員徐起浩先生說:“在潮間帶淺灘,他發現了長達60餘米,寬20餘米,厚度達30cm的泥炭層。這些泥炭層,部分被砂土掩埋。在泥炭層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已經炭化的樹根,直徑達20cm,根枝繁茂,細根比較多。於是,他取樣帶回廣東檢測。檢測結果發現,該古木年齡有6800多年。通過分析和判斷,這些炭化木,為水松。成果以簡報形式發表在1989年第2期的地理學報上。徐起浩特地說明刊物發表時誤將水松寫成水杉,華南農業大學林業系陳鑒朝副教授鑑定實際是水松。

發現意義

蘊含豐富的自然環境變化信息
這片海底古森林是福建省第三個海底古森林遺蹟。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發現得早,研究得早,重視力度大,保護得也比較好。還有一個是漳浦前湖灣海底古森林。
福建與台灣隔著淺海峽,在很早以前,有可能就是相連著的陸地。也因此,除了福建省,國內其他地方鮮有發現海底古森林遺蹟。“ 淨峰惠女灣古森林也是目前國內緯度最高(最北)的海底古森林,它的意義重大。”梁詩經說,淨峰惠女灣古森林遺蹟對於科研、科普都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古森林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環境變化的信息,記錄了其生長時期的古植被、古氣候、古生態、古環境,以及海陸變遷、地殼變化等,因而,它對恢復和重建古地理、古環境以及海平面變化、海陸變遷和地殼運動歷史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意義。

保護宣傳

惠安淨峰惠女灣“古森林遺蹟非常難得,建議先保護起來。”許黎玲說,對於當地而言,這或是一個不錯的旅遊推介項目。因此,是否可以出台一些措施,做一些相應的保護和宣傳。
比如,設定圍欄,做導覽指示、標誌牌,做相應的文字圖片介紹,讓來此處遊覽的人知道。同時,保護周邊環境,杜絕在此處挖沙、傾倒廢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這一帶禁止採挖貝殼類海產品;禁止破壞這些樹木、開挖泥炭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