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淡腳樹鶯雌雄兩性羽色相似。屬小型鳥類。上體呈橄欖褐色或茶褐色沾棕,各羽羽緣稍染以赤褐色;眉紋長,自鼻孔至頸部的眉紋淡皮黃色;眼先和貫眼紋暗褐色;頭側和耳上覆羽黃褐色。下體污白色,胸和兩脅綴以褐色;尾下覆羽淡棕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大小量度:體重♂9-10g,♀8g;體長♂114-130mm,♀114mm;嘴峰♂11mm,♀11mm;翅♂49-53mm,♀48mm;尾♂40-44mm,♀41-mm;跗蹠♂18-20mm,♀19mm。(註:♂雄性;♀雌性)
生活習性
淡腳樹鶯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1500米的低山丘陵、山腳地帶常綠闊葉林、次生林、竹林和林緣灌叢、草叢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很隱蔽,往往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多隱藏在林下灌木和竹林枝葉間,跳來跳去,飛上飛下地不停地覓食。
食物主要為昆蟲和昆蟲幼蟲。
一連串尖高的啾啾聲。覓食時常不時地發出"qiu-qiu…”的尖銳叫聲。繁殖期間鳴聲清脆地響亮悅耳,為連續的"lip-lip-lip-lip…cha”聲。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遊蕩:中國香港和斯里蘭卡。
中國南方與雲南(盈江、潞西、屏邊)(留鳥),冬季也見於香港、澳門。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林下灌叢和長滿草的灌木上。巢呈球形,主要由草雜亂地編織而成,內墊以羽毛。每窩產3-4枚卵,卵呈磚紅色或深紫栗色。卵的大小為16-18.2毫米×12-14毫米。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