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世主義,亦澤“社會向善論”,舊譯“改善觀”。一種關於世界發展過程中善與惡相互關係的觀點和介于樂觀與悲觀之間的人生哲學。源於拉丁文melior,意為“頗善”。該詞約出現於16世紀,19世紀英國女作家艾略特引入其作品。後由約翰,謝利詳細說明了淑世主義原則。他認為在人生問題上採取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都是錯誤的,樂觀主義者以為善在人生中占優勢,惡轉瞬即逝,雖看到人生的意義,但看不到人生的痛苦。悲觀主義則認為世界上惡與痛苦占優勢,試圖改善世界是不可能的,並認為世界上惡不可避免,但人可以逐步擴大善的範圍,增加幸福者的數目,使社會不斷向善。因而主張對人生採取既不樂觀也不悲觀的態度。這一觀點後為美國哲學家、實用主義者詹姆斯和“價值興趣論”的提出者培里所發揮。詹姆斯認為,對待人生應該採取“不理會一切”的態度除一種特別的愉快之外,一切都麻木,這乃是做實用人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培里則從一切價值都是主觀穴趣和愛好的觀點出發,試圖為淑世主義尋找理論依據、他雖然對現實的人生不滿足,但相信通過提高人們的文化、健康和道德水平,社會將逐步趨於完善。
“極端悲觀之人生,苦而不樂,積極樂觀之人生,樂而不苦,消極樂觀之人生不苦不樂,淑世主義之人生亦苦亦樂。純悲觀乃自殺殺人之人生觀,純樂觀乃自欺欺人之人生觀,惟淑世主義為自救救人之人生觀”。“故淑世主義僅為社會改良之人生觀,不足語於革命。”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它與美國實用主義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