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河中心學校

淅河中心學校

淅河中心學校位於隨州市經濟開發區淅河鎮,是隨州市骨幹國中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淅河中心學校
  • 創辦時間:1956 年 5 月
  • 所屬地區:隨州市經濟開發區淅河鎮
  • 學生:220 余名
學校簡介,學校歷史,校園建設,教學質量,歷年行管人員,校訓、校風,

學校簡介

淅河中心學校,為淅河的經濟建設發展和高級學校輸送了眾多的人才,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十萬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教職工奮力拚搏和共同努力下,環境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教學質量逐年上升,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學校歷史

淅河鎮中心學校的前身是“隨縣第五初級中學”,創建於 1956 年 5 月。 1956 年招收 5 個教學班,學生 280 余名; 1957 年招收 4 個教學 班,學生 220 余名; 1958 年招收 5 個教學班,學生 280 余名。 1959 年— 1962 年學校每年招收 6 個教學班,達 18 個教學 班,學生 1000 餘人。
1962 年秋,學校由全日制中學調整為農村中學,學制三年,每個年級兩個教學班,共 6 個教學班規模。
1963 年— 1965 年學校每年收兩個教學班,在籍學生始終在 350 名左右。
1966 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暫停招生,至 1968 年秋,在籍學生全部畢業。
1968 年 9 月— 1969 年 9 月,學校停辦。
1969 年 10 月,學校舉辦全區國小教師兩個培訓班。
1970 年 3 月,淅河鎮國中兩個年級五年教學班的 280 余名學生,全遷本校就讀。
1971 年 3 月,學校更名為“淅河高中”,學制兩年,規模 10 個班,學生約 600 名。
1974 年— 1975 年,學校在普通高中基礎上,開辦農技、農機、鄉醫、文體等專業班。
1978 年,高考制度恢復,學校從各管理區中學抽調學生開設一個重點國中班。
1980 年秋,學校從各總支選拔一部分學習尖子和骨幹教師辦了兩個重點國中畢業班。
1980 年租借淅河鐵路中學的校園繼續辦了五個班,命名為“淅河重點中學”。
1982 年發展成為完整的國中,每個年級兩個班,共 6 個教學班, 1984 年秋發展成為 7 個教學班。
1985 年搬到現在的校址,發展到 12 個班,學校正式命名為“淅河鎮中心學校”。
1989 年與淅河高中合併,為完全中學。
1992 年秋又與淅河高中分開。
1993 年起為 24 個教學班,學校初具規模。
1994 年受襄樊市教委表彰,驗收為骨幹國中。
1996 年為 25 個教學班。 1997 年為 24 年教學班。 1998 年為 24 個教學班。1999 年為 24 個教學班。 2000 年為 26 個教學班。
2001 年為 31 個教學班。一年級 12 個班,二年級 10 個班,三年級 9 個班。
2002 年 8 月,學校更名為淅河鎮中心學校,學校規模為 36 個教學班。一年級 14 個班,二年級 12 個班,三年級 10 個班。
2003 年 8 月,學校規模為 40 個教學班,一年級 14 個班,二年級 14 個班,三年級 12 個班。
2004 年 8 月,學校規模為 41 個教學班,七年級 13 個班,初二年級 14 個班,初三年級 14 個班。
2005 年 8 月,學校規模為 39 個教學班,七年級 12 個班,八年級 13 個班,初三年級 14 個班。
2006 年 8 月,學校規模為 36 個教學班,七年級 10 個班,八年級 12 個班,九年級 14 個班。
2007 年 8 月,學校規模為 33 個教學班,七年級 9 個班,八年級 10 個班,九年級 14 個班。

校園建設

該校現有 33 個教學班, 2190 名學生,專職教師 133 人,其中本科 83 人,專科 45 人,取得專業合格證 5 人。學歷達標率 100% 。從年齡結構上看, 35 歲以下的教師占一半以上。近幾年來,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關懷下,培訓和造就了一支學科配套、素質精良、作風過硬的師資隊伍,一大批中青年教師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無私奉獻,為學校教育發展騰飛,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教學質量

該校是淅河鎮唯一的一所骨幹中學,是淅河人才的搖籃。學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為高一級學校和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合格人才。
首先該校大力加強了教學管理,尋求科學的管理方法。學校實行“三線包乾”責任制,實行同步教學,做到“五統一”,即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計畫、統一教學進度、統一訓練內容、統一檢測和評估。落實“四項責任制”,即學校領導幹部包年級循環責任制、教師學段循環教學責任制、班級教學工作集體責任制、教師教學質量年度考核制。這樣責任明確,分工合作,各項責任制有相應的考核辦法,這就極大地調動了領導和教師的積極性。
二是探索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大力培養學科帶頭人,走出去、請進來,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紮實開展教研活動,教研活動都有相應的主題。認真搞好常規教學,每個學期堅持三次大規模的檢查。並組織教師進行基本功訓練,開展“三優”評選活動,這樣使絕大數教師走上講台並致力於教學方法的探討,大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是教學成績突出,“三率”達到相應的指數,很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按部頒標準開齊開足課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育質量在隨州市名列前茅。

歷年行管人員

1956.5—-1960.8 校 長:梅 朴 書 記
1960.8---1966.1 梅 朴 梅 朴
1966.1---1966.9 余運開
1966.9---1974.9 余新家 余新家
1974.9---1977.1 周千貴 周千貴
1977.1---1980 余世本 余世本
1980.8---1981.7 負責人:沈獻艮
1981.8---1983.7 許東喬
1983.8---1984.7 副校長:劉洪斌
1984.8---1985.7 校 長:黃柱忠
1985.8---1988.7 黃柱忠 余運開
1988.8---1990.8 黃玉國 余運開
1990.8---1992.3 聶德勛 余世本
1992.3---1994.7 楊光雄 余世本
1994.8---1996.8 楊光雄 楊光雄
1996.9---1998.8 劉昌春 邱振東(兼)
1998.8---1999.8 楊愛成 楊愛成
1999.8---2002.7 何祖富 何祖富
2002.7---2003.8 聶德勛 聶德勛
2003.8—2006.8 聞中強 聞中強
2006.8 --- 蘇 明
2009.9--- 蘇 明

校訓、校風

1 、校訓
嚴謹 勤奮 團結 進取
2 、校風
雅靜 和諧 文明 創新
校園環境優雅寧靜,師生之間和睦相處,言談舉止文明,富有一種奮發向上,不斷創新的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