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特徵
淅水隨著歷史的發展,已經成為一條小江。在中游幾近枯竭,水量極小,至丹江口處徑流量較大。丹江口水庫作為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之源,與之成倒灌之勢。
歷史記載
“秦發兵擊之(楚懷王),大破楚師於
丹、
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
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今陝西
藍田西)。魏聞之,襲楚至鄧(今河南
鄧州)。楚兵懼,自秦歸。”——《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丹淅之會
地理位置
丹淅之會位於
南陽市淅川縣,淅川位於豫、鄂、陝三省邊陲,
丹江口水庫貫穿該縣大部分縣境。在《史記·屈原列傳》中有“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的記載,所謂的丹淅就是指當今淅川的丹淅流域,其具體方位是指
淅川境內旁及
西峽、
商南的
漢江支流丹江和淅水流域。
丹淅流域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沿丹江西行可至三秦,溯淅水北上可達三晉,順丹江、淅水而下,可抵楚漢。故而,這裡有陸通秦晉、水達吳楚之稱。
我們知道,
楚國是在江漢地區發展和強大起來的,但它的主源卻不在江漢流域,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動在黃河流域的
中原地區。後來,他們的一支在上古民族衝突的旋渦中,在敵對勢力的壓迫和打擊下,逐漸南遷,在西周初年遷移到豫、鄂、陝邊陲的丹淅流域,並建都
丹陽,最終得以發展強大。
歷史文化
丹淅流域流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舜帝時為堯子
丹朱的封地,春秋時為楚國
丹陽所在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設丹水、中鄉二縣,東漢置南鄉郡。北魏時,因縣境有淅水,置淅川縣。唐置淅州,後幾經興廢,至明成化六年(1470年)從內鄉分出復置淅川縣,屬
南陽府。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升格為淅川廳,光緒卅一年(1905年)升格為直隸廳,屬河南省布政司。1913年3月撤廳改縣。
文物考古
楚人在丹淅流域頻繁的活動,給這裡留下了眾多的遺址和遺物,可幾千年來它們一直都沉睡在地下並不為人所知,40多年前國家在這裡修建了丹江口水庫,使丹淅流域方圓幾十公里的區域被大水淹沒,成了一望無際的丹江口水庫庫區。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丹江口庫區水位的不斷變化,使這些沉睡幾千年的遺址遺物得以重見天日。
1977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當時的南陽市
淅川縣倉房公社(現為倉房鎮),丹江岸邊下寺龍山附近發掘24座春秋時期的楚國墓葬,共出土了包括青銅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產工具和玉器等各類文物達8000餘件,在這群楚墓中最大的一座是下寺2號墓,該墓為楚令尹(相當於後世的宰相)子庚墓。子庚名午,亦稱公子午、王子午,楚共王晚期任司馬,楚康王元年(公元前559年)冬前令尹子囊死,由他接任令尹,至康王八年(前552年)夏病死。死後的漫長時間裡,他的整個家族也都葬在這座龍山上,至今已有2500多年。整個下寺楚墓群出土的器物數量之多、造型之精美、工藝之先進、銘文之豐富,為國內同類楚墓所罕見,其中很多器物後來都成為“全國之最”。下寺嶺楚墓的發掘,一時間轟動了全國,使人們重新審視楚文化,開始把尋找楚文明的目光投向了這裡。
1990年—1992年間,考古工作者再次在下寺春秋楚墓群附近的和尚嶺、徐家嶺等地發掘了10餘座
楚國貴族墓葬群,出土文物達2000多件。這是繼下寺春秋楚墓群發掘之後,丹淅流域楚文化考古中的又一重大收穫,再一次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992年,該墓地的發掘還被評為當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先後幾次的考古大發現使丹淅流域成為世人關注的一個新的焦點,後來,考古工作者為了對丹淅流域的楚墓群做一個全面了解,先後對該地區的楚墓葬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共在這裡發現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墓群28處,其中包括下寺、和尚嶺、徐家嶺、毛坪等諸多墓區,總數已達2000多座,而實際上卻遠遠超過此數,因為還有許多墓葬及遺址已葬身水底而無法統計。一座座貴族墓地的發掘,一件件驚世文物的出土,丹江口水庫區域已成為研究楚文化繞不開的話題。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
丹江口水庫很可能就是司馬遷所說的楚國最初的封地丹陽,而當地老百姓世代傳稱的龍城,極可能就是楚國始都。龍城到底是不是楚國始都,楚人是否從此起步發展成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國,創造出浪漫瑰麗的楚文化,成為楚國早期歷史研究的熱點問題。但也有其他種種說法,我們根據《
史記》、《漢書》等古文獻記載,再結合考古學上的巨大發現,以及該地區所處重要的地理位置來看,這個地區作為楚國早期都城丹陽的所在地的可能性要大於其他任何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