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牛尾山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西鄰湖北、陝西省,屬南陽市。面積2820.28平方千米,人口74.6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淅川牛尾山
- 面積:2820.28平方千米
- 人口:74.6萬
- 位置:河南省西南部
淅川概況,行政區劃,自然資源,歷史沿革,社會經濟,歷史文化,
淅川概況
淅川縣 郵編474450 區號0377
是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主要水源地。
淅川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與陝西、湖北省相鄰。北緯32°55′-33°23′,東經110°58′-111°53′。總面積2820.28平方千米(《簡冊》為2817平方千米)。總人口人口74.6萬。,其中農業人口65.8萬;漢族約占全縣總人口的97.8%。
淅川風景名勝眾多。有被譽為“亞洲的水庫之王”、“流動的黃金海”、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雄偉壯觀的天下第一渠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奇峰林立、迂迴曲折的丹江小三峽;中州四大名剎之一香嚴寺,飛瀑鳴泉的世外桃源坐禪谷,如夢如幻的神奇世界八仙洞;被譽為綠色海洋、天然氧吧的龍山景區;北方13省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荊紫關清代一條街等等著名景點16個。其中丹江風景名勝區、千年古剎香嚴寺、清代五里長街被列為河南省8大重點旅遊線路之一。
行政區劃
淅川縣轄2個街道、11個鎮、4個鄉:龍城街道、商聖街道、荊紫關鎮、老城鎮、香花鎮、厚坡鎮、九重鎮、盛灣鎮、金河鎮、寺灣鎮、倉房鎮、上集鎮、馬蹬鎮、西簧鄉、毛堂鄉、大石橋鄉、滔河鄉。共有520個村(居)委會。
龍城街道 面積:4.5平方千米 人口:6.4萬人 代碼:411326001
位於城區西北部。2006年,轄5個社區:鄭灣社區、上集社區、西灣社區、紅旗社區、春風社區。27個居民小組。
商聖街道 面積:約5平方千米 人口:5萬人 代碼:411326002
位於城區中心,東至上集鎮的朝陽社區,西至灌河河道,南至羅池貫社區,北至人民路和新建路。2006年,轄4個社區:獅子路社區、冬青社區、順風社區、幸福社區。25個居民小組。
荊紫關鎮 面積:168平方千米(其中鎮區面積6平方千米) 人口:5萬人(其中鎮區2.6萬人) 代碼:411326101
1986年被省政府批准為建制鎮。2006年,轄37個村委會:中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漢王坪村、獅子溝村、上莊村、三岔村、上梅池村、陡嶺村、菩薩堂村、大扒村、新石門村、雙河村、李營村、穆營村、娘娘廟村、碼頭村、魏村、店子村、史家村、藥王廟村、小寺溝村、張村、龍泉觀村、孫家灣村、金家溝村、西頭村、全莊村、麻坎村、馮營村、山根村、張巷村、程家窪村、廟嶺村、沙渠河村、吳家溝村、石槽溝村。(296個村民小組)
老城鎮 人口:3.15萬人 代碼:411326102
位於縣城西南23千米處,丹江口庫區上游。北與金河鎮搭界,東與馬蹬、上集接壤,西與大石橋鄉相鄰,南與盛灣鎮、滔河鄉隔河相望。2006年,轄25個村委會:秧田村、險峰村、楊家山村、岵山鋪村、獅子崗村、下灣村、王家嶺村、石家溝村、武家洲村、小街村、安窪村、裴嶺村、陳嶺村、葉溝村、新建村、王溝村、泉溝村、馬溝村、種子坪村、黑龍泉村、官富山村、穆家山村、石門村、秧地溝村、七裡邊村。(80個自然村,245個村民小組)
香花鎮 總面積364平方千米 人口:4.8萬人 代碼:411326103
位於淅川縣西南部,縣城東南55千米處。境內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195.76平方千米。1994年撤鄉建鎮。2006年,轄29個村委會:香花村、阮營村、土門村、北王營村、西崗村、蒿溪村、黑魚溝村、三碑崗村、何家溝村、賈溝村、宋溝村、周溝村、胡崗村、趙莊村、新黃莊村、吳田村、劉樓村、張寨村、陳崗村、楊河村、槐道溝村、東崗村、杜寨村、張義崗村、南王營村、柴溝村、喬莊村、雷莊村、白龍溝村。(312個村民小組)
厚坡鎮 面積:154.1平方千米 人口:7.6萬人 代碼:411326104
位於鄧州、內鄉、淅川三縣(市)結合部。2006年,轄41個村委會:后街村、閻寨村、張樓村、楊安村、楊窩村、蔣營村、後寨村、馬莊村、王營村、王寨村、王溝村、胡灣村、立新村、嚴營村、張寨村、王崗村、陳營村、齊灣村、崗西村、劉營村、韋集村、小王營村、柏扒村、孫寨村、胡坡村、饒營村、饒西村、付營村、趙寨村、馬王崗村、王河村、裴崗村、唐莊村、前河村、唐灣村、大寨村、李寨村、李華莊村、前街村、蘆嘴村、張莊村。(516個村民小組)
九重鎮 面積:134.4平方千米 人口:5.4萬人 代碼:411326105
位於淅川東南部。2006年,轄28個村委會:九重村、解放村、更生村、夏莊村、下孔村、孔北村、王家村、劉溝村、張樓村、水閘村、薛崗村、王樓村、太平村、張河村、程營村、劉家營村、周崗村、武店村、陶岔村、張家村、張沖村、花櫟扒村、鄒樓村、王崗村、曾崗村、范崗村、高家村、孫營村。
盛灣鎮 面積:317平方千米 人口:5.2萬人 代碼:411326106
位於淅川縣西南部。2006年,轄54個村委會:盛灣村、黃龍泉村、瓦屋場村、土地嶺村、單崗村、姚營村、陳崗村、周灣村、衡營村、花棚村、秀子溝村、陰坡村、白亮坪村、瓦廟村、黃庵村、天池村、岔河村、養河村、大幹街村、小乾街村、小坑村、旗乾村、閻溝村、王溝村、楊崗村、柴店村、興華寺村、馬溝村、馬灣村、馬山根村、馬川村、河扒村、宋灣村、賈灣村、螞蟻溝村、陳營村、魚關村、胡營村、王樓村、金池村、田川村、裴營村、橫山村、蘆莊村、陳莊村、袁坪村、王莊村、瓦房村、分水嶺村、水泉村、井溝村、陳溝村、劍溝村、泰山廟村。(516個村民小組)
金河鎮 面積:153平方千米 人口:4.1萬人 代碼:411326107
位於淅川縣城西部,東臨鸛河,南與老城鎮接壤,西與大石橋鄉毗鄰,北與毛堂鄉相依。原轄36個行政村,300個村民小組。2006年,轄2個社區、34個村委會:金河社區、金匯社區、姚灣村、石井村、北溝村、袁家村、楊家村、王嶺村、茶亭村、觀溝村、魏崗村、山根村、全店村、張灣村、後灣村、後窪村、後河村、龔井村、魏莊村、徐家嶺村、蒿坪村、蓮花村、東升村、豐華村、元山村、澗溝村、黑水庵村、李家灣村、玉皇村、彪池村、火煤村、江溝村、杜灣村、後營村、中吳店村、下吳店村。
寺灣鎮 面積:144平方千米 人口:3.5萬人 代碼:411326108
位於縣城西北部56千米處。2006年,轄29個村委會:上街村、秦家溝村、園嶺懷村、大華山村、杜家窯村、老莊村、夏灣村、楊凹村、下街村、前營村、西營村、孫家台村、孫家鋪村、鵓鴿峪村、大坪村、高灣村、賈溝村、黨崗村、清涼寺村、水田峪村、陳家山村、羅崗村、老廟村、杜家河村、黃連樹村、趙河村、三泉溝村、大峪溝村、柳林溝村。(256個村民小組)
倉房鎮 面積:153平方千米 人口:1.4萬人 代碼:411326109
位於淅川縣西南,東臨丹江口水庫,北接盛灣鎮,西與湖北省丹江口市石鼓鎮、涼水河鎮相鄰。2006年,轄13個村委會:倉房村、沿江村、劉裴溝村、侯家坡村、棠梨樹村、周莊村、磨溝村、清泉村、楊灣村、胡坡村、王井村、黨子口村、磊山村。(129個村民小組)
上集鎮 面積:225平方千米 人口:5.9萬人 代碼:411326110
位於縣城城郊,東接西峽縣的田關鄉和內鄉縣的西廟崗鄉,西鄰馬蹬鎮。原轄38個行政村、398個村民小組。2006年,轄9個社區、38個村委會:丹陽社區、東方社區、謝嶺社區、朝陽社區、羅寨社區、商聖社區、鐘觀社區、劉營社區、程家窪社區、關帝村、草廟溝村、槐樹窪村、老墳溝村、李家營村、鐵廟村、窪魚河村、石咀村、梁窪村、肖山村、下集村、張營村、周嶺村、蠻子營村、簡營村、李山村、李營村、賈溝村、竹元村、韋嶺村、魏營村、白石崖村、劉莊村、下張溝村、楊營村、青龍村、北崗村、缸窯村、三關岈村、山根村、水田村、大坪村、塘坊村、東川村、陳家莊村、東溝村、大龍村、石板河村。
馬蹬鎮 面積:240平方千米 人口:4.5萬人 代碼:411326111
位於河南省淅川縣東南部,距縣城28千米,地處丹江口水庫北岸。2006年,轄34個村委會:黃莊村、杜崗村、蘇莊村、石橋村、小草峪村、青龍咀村、葛家溝村、黑龍村、關防灘村、余溝村、雲嶺村、白渡灘村、吳營村、曹灣村、崔灣村、向陽村、高莊村、邢溝村、北山村、張竹圓村、楊營村、陳店村、周營村、早行村、任溝村、桐柏廟村、寇樓村、熊家崗村、觀溝村、金竹河村、張嶺村、馬家村、孫莊村、財神廟村。
西簧鄉 面積:235平方千米 人口:2.6萬人 代碼:411326301
位於淅川縣西北部,東鄰毛堂鄉,南連寺灣鎮,西交荊紫關鎮,北接西峽縣丁河、重陽二鄉。2006年,轄25個村委會:關帝廟村、臥龍崗村、柳樹村、落陽村、桃花村、柳林村、白莊村、崖屋村、新建村、穆家溝村、帶河村、李灣村、張南溝村、河北營村、大石河村、前灣村、謝灣村、代興溝村、流西河村、七棵樹村、黑馬莊村、樟花溝村、解元溝村、毛家莊村、下梅池村。(169個自然村,180個村民小組)
毛堂鄉 面積:203平方千米 人口:2.86萬人 代碼:411326302
位於淅川縣西北部,北與西峽縣相鄰。2006年,轄32個村委會:毛堂村、閆家溝村、老溝村、下溝村、板山溝村、窯溝村、橋溝村、黨院村、鐵僵溝村、朱家營村、馬溝村、石門觀村、廟溝村、白樹村、裰落墓村、老墳崗村、老田村、安溝村、洞河村、白水河村、高溝村、騾子溝村、南泥湖村、毛灣村、大泉溝村、小泉溝村、石槽溝村、紙坊溝村、店子街村、曹莊村、賈營村、銀杏村。(245個村民小組)
大石橋鄉 面積:135平方千米 人口:3.1萬人 代碼:411326303
位於丹江河北岸,距縣城38千米,東與老城鎮相連,南與滔河鄉隔江相望,西與寺灣鎮毗鄰,東臨毛堂鄉和金河鎮。2006年,轄31個村委會:大石橋村、溫家營村、磨峪灣村、柳家泉村、清風嶺村、姚家灣村、紙房溝村、賈窪村、東灣村、楊營村、西嶺村、張灣村、東嶽廟村、郭家渠村、畢家台村、段台村、荊巴嶺村、劉家溝村、劉家坪村、池塘埡村、泉水溝村、橫溝村、上橫溝村、石燕河村、石燕嶺村、鄭家嶺村、陡嶺村、孫台村、關田村、茅坪村、袁嶺村。(154個自然村,270個村民小組)
滔河鄉 面積:117.3平方千米 人口:5.5萬人 代碼:411326304
位於淅川縣西南部,距縣城56千米。2006年,轄50個村委會:黃橋村、張莊村、凌崗村、孔家峪村、黃楝樹村、姬家營村、老人倉村、尚崗村、岳凹村、阮伙村、楊伙村、朱家溝村、龍潭溝村、白沙崗村、東鬧峪村、橫嶺河村、劉伙村、水田營村、周灣村、閆樓村、周家溝村、申明鋪村、大山根村、文坎村、白楊坪村、金營村、雙廟村、寺溝村、下寨村、朱家山村、門伙村、盆窯村、余營村、上寨村、羅山村、陳家灣村、梁莊村、白亭村、清泉營村、姬家堰村、嚴灣村、喻家溝村、賀家坡村、石廟灣村、東溝村、周營村、姬家山村、陳家窪村、萬家嶺村、蔡家村。(210個自然村,354個村民小組)
自然資源
淅川資源豐富。淅川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季風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不僅礦藏豐富,而且南北方動植物均適宜在此生長。礦藏:已探明可開採的礦藏有釩土、藍石棉、虎睛石、大理石、石墨、石膏砂金、石灰岩、白雲岩等39種,其中藍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黃大理石儲量居全國第一,砂金、石灰岩、石膏、白雲岩居全省第一。農業:現已形成了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中藥材、水產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導產業。水利方面:境內有丹江、灌河、淇河、滔河、刁河五大河流。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青檀、領春木、連香樹、水青樹、銀杏、天麻等1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金錢豹、雕、羚羊、麝、大鯢等20多種。
歷史沿革
始都《史記·楚世家》載:“熊繹當周成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據《漢書·地理志》載:“周成王時,封文武先師鬻熊之曾孫熊繹於荊蠻,為楚子,居丹陽。”古今的大部分楚辭學者、歷史學者以此為主要依據考證認為,熊繹為楚始封君,丹陽為楚之始都。那么,丹陽在什麼地方呢?丹淅說。此說又稱“丹淅之會說”、“淅川說”,以楚丹陽在漢江最長支流、流經陝豫鄂三省交界地帶的丹江北岸與淅水交會處。以其在丹、淅二水合流之處,故稱“丹淅之會”。其具體位置在今河南淅川,故又稱“淅川說”。今存最早的說法始於唐代。唐初的司馬貞《史記·索隱》注釋《史記·韓世家》“(韓宣惠王)十一年,與秦共攻楚,敗楚將屈丐,斬首八萬于丹陽”時,釋“丹陽”說:“故楚都,在今均州。”丹淅之會在唐代初年屬於均州,此“故楚郢”,即指丹陽而言。清代宋翔鳳在批駁“秭歸說”、“當塗說”的基礎上,斷定楚丹陽在丹淅之會。他在《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考》中說:“戰國丹陽在商州之東,南陽之西,當丹水、淅水入漢之處,故亦名丹淅。”今人呂思勉《先秦史》說:“宋翔鳳謂丹、淅二水入漢處,與左氏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辭於晉,以楚、鄧並舉者相合,其說是也。”童書業在《呂氏春秋研究》一書中說:“《史記》謂熊繹後丹陽,據宋翔鳳考證,在今河南西南部丹、淅二水間。”顧鐵符在《周原甲骨文“楚子來告”引證》一文中也認為:“關於丹陽究竟在哪裡的問題,爭論了一千好幾百年,至今還沒有得出結論。在這許多不同的主張中,……丹淅說雖然提出比較晚,可是從各方面的條件來看,……在幾種說法中似乎是最有可能的一處。”此外,馮永軒《說楚都》、張西顯《淺說楚都丹陽在淅川》、石泉與徐德寬合著的《楚都丹陽地望新探》、羅爾綱《楚建國考》等,均力主此說。
孫重恩、黃運甫《楚始都丹陽考辨》、裴明相《楚都丹陽地望試探》、《再論楚都丹陽》等,均認為楚丹陽在今淅川下龍寺城。
5、遷徙說。首創楚都丹陽遷徙說的是唐代杜佑。他在《通典》中釋“歸州秭歸縣”時說:“楚熊繹初都丹陽,今縣東南故城是也。後移枝江,亦曰丹陽。”同時釋“荊州枝江”時又說:“江陵枝江,古之羅國,漢舊縣。楚文王自丹陽徙都,亦曰丹陽。其舊丹陽在今巴東郡。”按照杜佑的說法,楚舊都丹陽在秭歸,後遷都枝江時仍沿襲舊稱丹陽,楚文王再遷江陵,稱楚都為郢的同時亦曰丹陽。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說:“蓋諸侯遷都,常仍舊名,故有兩丹陽。”此處的“兩丹陽”,就是分別指秭歸、枝江。清宋翔鳳《過庭錄》主張楚之丹陽先在淅川,後遷南漳。
在當代學者中,主張遷徙說的不乏其人。如:張正明《楚文化史》認為,楚丹陽原在淅川,後遷至南漳。
王光鎬《楚文化源流新證·丹陽郢都考》說:“楚丹陽當先於鬻熊時在淅川,後於熊繹時遷至今南漳縣東北。”
石泉與徐德寬合寫的《楚都丹陽地望新探》根據陝南商洛地區古代記載的楚山、楚水和丹江流域遺存的古文化遺址,推論西周時代的丹陽先在陝西商縣,爾後遷至河南淅川。
劉彬徽《試論楚都丹陽和郢都的地望與年代》一文認為,楚國初封之丹陽在秭歸,熊渠時遷至枝江,仍稱丹陽。
顧鐵符《楚三邑考》一文認為,楚都丹陽的地點應先在丹淅,後遷荊山。
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一文認為,楚都丹陽先在淅川後遷秭歸、枝江。
河南淅川位於豫、鄂、陝三省邊陲,丹江口水庫貫穿該縣大部分縣境。在《史記·屈原列傳》中有“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的記載,所謂的丹淅就是指當今淅川的丹淅流域,其具體方位是指淅川境內旁及西峽、商南的漢江支流丹江和淅水流域。丹淅流域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沿丹江西行可至三秦,溯淅水北上可達三晉,順丹江、淅水而下,可抵楚漢。故而,這裡有陸通秦晉、水達吳楚之稱。
我們知道,楚國是在江漢地區發展和強大起來的,但它的主源卻不在江漢流域,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動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後來,他們的一支在上古民族衝突的旋渦中,在敵對勢力的壓迫和打擊下,逐漸南遷,在西周初年遷移到豫、鄂、陝邊陲的丹淅流域,並建都丹陽,最終得以發展強大。
楚人在丹淅流域頻繁的活動,給這裡留下了眾多的遺址和遺物,可幾千年來它們一直都沉睡在地下並不為人所知,40多年前國家在這裡修建了丹江口水庫,使丹淅流域方圓幾十公里的區域被大水淹沒,成了一望無際的丹江口水庫庫區。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丹江口庫區水位的不斷變化,使這些沉睡幾千年的遺址遺物得以重見天日。
1977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當時的淅川縣倉房公社(現為倉房鎮),丹江岸邊下寺龍山附近發掘24座春秋時期的楚國墓葬,共出土了包括青銅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產工具和玉器等各類文物達8000餘件,在這群楚墓中最大的一座是下寺2號墓,該墓為楚令尹(相當於後世的宰相)子庚墓。子庚名午,亦稱公子午、王子午,楚共王晚期任司馬,楚康王元年(公元前559年)冬前令尹子囊死,由他接任令尹,至康王八年(前552年)夏病死。死後的漫長時間裡,他的整個家族也都葬在這座龍山上,至今已有2500多年。整個下寺楚墓群出土的器物數量之多、造型之精美、工藝之先進、銘文之豐富,為國內同類楚墓所罕見,其中很多器物後來都成為“全國之最”。下寺嶺楚墓的發掘,一時間轟動了全國,使人們重新審視楚文化,開始把尋找楚文明的目光投向了這裡。
1990年—1992年間,考古工作者再次在下寺春秋楚墓群附近的和尚嶺、徐家嶺等地發掘了10餘座楚國貴族墓葬群,出土文物達2000多件。這是繼下寺春秋楚墓群發掘之後,丹淅流域楚文化考古中的又一重大收穫,再一次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992年,該墓地的發掘還被評為當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先後幾次的考古大發現使丹淅流域成為世人關注的一個新的焦點,後來,考古工作者為了對丹淅流域的楚墓群做一個全面了解,先後對該地區的楚墓葬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共在這裡發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墓群28處,其中包括下寺、和尚嶺、徐家嶺、毛坪等諸多墓區,總數已達2000多座,而實際上卻遠遠超過此數,因為還有許多墓葬及遺址已葬身水底而無法統計。
一座座貴族墓地的發掘,一件件驚世文物的出土,丹江口水庫區域已成為研究楚文化繞不開的話題。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丹江口水庫很可能就是司馬遷所說的楚國最初的封地丹陽,而當地老百姓世代傳稱的龍城,極可能就是楚國始都。龍城到底是不是楚國始都,楚人是否從此起步發展成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國,創造出浪漫瑰麗的楚文化,成為楚國早期歷史研究的熱點問題。現在人們根據《史記》、《漢書》等古文獻記載,再結合考古學上的巨大發現,以及該地區所處重要的地理位置來看,這個地區作為楚國早期都城丹陽的所在地的可能性要大於其他任何一種說法。因此淅川是楚國都城丹陽所在地。
淅川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為商於之地,是楚始都“丹陽”所在地和楚文化的發祥地。楚國900年歷史,有450年建都在淅川;這裡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南北文化的交匯點。越大夫范蠡、史學家范曄、文學家范啟、范泰、經學家范寧、《神滅論》作者范縝、書法家李袞,以及近代詩人余杏雨、著名水利專家朱華航、醫學家閻仲彝等皆生於斯、長於斯,他們的代表作至今閃爍著淅川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智慧。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積澱,使淅川境內文物古蹟珠璣遍地,被稱為“文物大縣”。境內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化保護單位1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已出土文物8000餘件,其中銅禁、王子午鼎、石排簫等稀世珍寶,曾引起國內外史學家的極大關注,並在日、美、德、法等國巡迴展出。特別是銅禁的出土,將我國熔模鑄造工藝歷史提前2000多年;這裡有我國中南13省市保存最完好的清代五里長街,2001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被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有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與白馬寺、相國寺、少林寺並稱“中州四大名寺”的千年古剎香嚴寺,它是大唐高僧慧忠國師的道場,唐宣宗李忱為躲避宮廷內亂,曾隱居於此,落髮七年。寺內的大雄寶殿至今仍完整保存著盛唐時期中原地區最大的壁畫,其藝術和學術研究價值均屬一流。
舜帝時為堯子丹朱的封地,春秋時為楚國丹陽所在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設丹水、中鄉二縣,東漢置南鄉郡。北魏時,因縣境有淅水,置淅川縣。唐置淅州,後幾經興廢,至明成化六年(1470年)從內鄉分出復置淅川縣,屬南陽府。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升格為淅川廳,光緒卅一年(1905年)升格為直隸廳,屬河南省布政司。1913年3月撤廳改縣。1948年5月,淅川解放,置淅川縣人民民主政府,屬南陽地區行政公署。1949年3月改為淅川縣人民政府,1956年1月改為淅川縣人民委員會,1968年5月,改稱淅川縣革命委員會,1981年5月復改為淅川縣人民政府至今。
1981年,淅川縣轄7個鎮、9個鄉:城關鎮、老城鎮、厚坡鎮、荊紫關鎮、香花鎮、九重鎮、盛灣鎮、大石橋鄉、上集鄉、倉房鄉、毛堂鄉、寺灣鄉、西簧鄉、黃莊鄉、蒿坪鄉、滔河鄉。
2000年,淅川縣轄11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41327人,其中:城關鎮 65050人、老城鎮 25014人、荊紫關鎮 42221人、香花鎮 46489人、厚坡鎮 72952人、九重鎮 52655人、盛灣鎮 40962人、金河鎮 39333人、上集鎮 61783人、倉房鎮 12260人、寺灣鎮 29358人、西簧鄉 17995人、毛堂鄉 24692人、大石橋鄉 24911人、滔河鄉 44019人、黃莊鄉 41633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淅川縣轄11個鎮、4個鄉:老城鎮、香花鎮、九重鎮、盛灣鎮、厚坡鎮、金河鎮、荊紫關鎮、上集鎮、馬磴鎮、寺灣鎮、倉房鎮;西簧鄉、毛堂鄉、大石橋鄉、滔河鄉。
社會經濟
淅川縣不經國道,不通鐵路,人稱河南“小西藏”,特殊的縣情使淅川在一定時期內處於滯後狀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在改革開放春風吹拂下,淅川個各項經濟社會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但由於基礎差、底子薄,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仍長期被貧窮、落後的陰影所籠罩。1985年,全縣財政收入1701萬元(時價,下同),人均純收入125.9元,92%的農民處於溫飽線以下,80%的行政村不通路、不通電,人畜飲水全靠肩挑屋檐接,勞力中文盲、半文盲比重高達86%。1986年,淅川縣被國務院重點為貧困縣,1994年又被列入《八七扶貧攻堅計畫》重點縣。
然而,為了南水北調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為了讓京津冀等地人民用上優質純淨的丹江水,長期以來,特別是“十五”以來,淅川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本著在“夾縫”中求生存、謀發展、“把政績融在清水裡,把豐碑刻在青山上”的指導思想,團結帶領淅川人民,緊緊圍繞建設“經濟強縣、生態示範縣、旅遊名縣”這一目標,強力實施招商引資和項目帶動戰略,克難攻堅,銳意進取,大力推進造林綠化,積極推進生態農業建設,不斷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加大工業企業治污力度,最終取得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經濟建設:初步形成了以農業特色產業為基礎,工業為主體,三次產業良性互動,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經濟強縣格局。2006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0.2億元,是2002年的2.3倍,人均突破1200美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8億元,按可比口徑比2002年淨增1.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5.3:55.6:19.1,二三產業比重明顯上升。
其中:
工業經濟:工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先後關停淘汰近百家“五小”企業,上馬了一批工藝先進的新項目。企業改革深入推進。縣屬工業企業全部實現民營化,發展活力明顯增強。技改投入逐年加大。四年累計投入12.8億元,先後實施了5萬噸大電解、2.3萬噸鋁冷軋、22萬伏變電站等120個重大技改項目,催生了一批骨幹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增加了57家,產值超億元企業由4家發展到8家,鋁業集團年產值突破20億元,電業局晉升為國家大型企業。園區建設進展順利。“一體兩翼”三個園區初具雛形,企業群體不斷壯大。2006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18.4億元,連續四年保持20%以上增速。
農業經濟: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培育了“雙椒”、湖桑、林果、菸葉等特色產業,特色產業對農業產值的貢獻份額達75%以上。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以寶春源、丹江湖乳業、春雨葛業等為龍頭的10餘家企業規模逐步擴大,帶動輻射能力增強。農產品名牌效應擴大。“香花”辣椒和“丹水”魚分別被命名為全國和全省名牌農產品,香花“雙椒”市場被商務部納入全國“雙百市場”建設工程。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完成大面積造林60萬畝、封山育林3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9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由23.6%提高到37.9%。新建沼氣池9600個、水利工程393處,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3萬畝、節水灌溉4萬畝、旱保田2.3萬畝。農田水利建設連續兩年獲得全省“紅旗渠精神杯”,連續四年獲得市“興水杯”,丹江濕地保護區獲國家批准。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得到加強,新農村試點建設穩步推進。2006年,全縣完成農業產值30.3億元,比2002年淨增9億元。
第三產業:旅遊開發力度加大。高起點編制了丹江風景名勝區發展總體規劃和主要景區詳規。景區建設快速推進,香嚴寺維修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建成了坐禪谷、福森生態苑等一批精品景區,2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2個。旅遊服務設施不斷完善,丹陽賓館、楚都飯店晉升三星級賓館。丹江風景名勝區納入伏牛山地質公園成功申報為世界地質公園,“渠首—丹江—香嚴寺—坐禪谷”成為全省精品旅遊線路,渠首淅川品牌日益響亮。商貿流通日趨繁榮。淅川被確定為全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示範縣,受到商務部表彰。交通運輸、房地產、金融保險、文化休閒業得到較快發展。2006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2億元,出口創匯282萬美元,契約利用外資1073萬美元,均創歷史最好水平。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3.4億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
基礎設施:縣城面貌變化巨大。累計投資3.1億元,建設了綜合體育場、范蠡公園、中心文化廣場、濱河路、鸛河橡膠壩、東環路等60餘項市政工程,縣城建成區面積擴大到3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增加到18.4萬人,城區街道得到拓寬改造,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實施了撤鎮設辦,形成了東、中、西三大城市板塊,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得到上級充分肯定。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建成了丹江度假療養基地等一批精品工程,擴大集鎮面積15平方公里,荊紫關鎮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鎮和歷史文化名鎮。全縣城鎮化率達到36.8%,居全市前列。公路建設力度加大。投資7.72億元,實施了上九、內淅、淅西、上荊等30餘項重點公路項目,修建和拓寬改造幹線公路109.6公里,新修縣鄉公路224.9公里、通村公路1211公里,所有出縣通道全部建成二級以上油路,90%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65%的行政村通班車。以“兩橋四碼頭”為代表的南水北調復建項目陸續開工。電力建設,投資5億元以上,建成了四座11萬站,開工建設了淅川南22萬站,升級了一批變電站,實施了農網改造,完成了城網改造,年供電能力達50億度。通訊建設快速發展,網路覆蓋率達90%以上。
社會事業: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加快。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基本確立,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全面完成,辦學條件和教育發展環境不斷改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南陽信息工程學校晉升為國家重點職業中專,縣一高被評為省示範性高中。文化文物工作取得新進展。建成了圖書館、體育館,香嚴寺、荊紫關古建築群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共衛生保障能力明顯加強。建成了縣疾病防控中心和縣醫院傳染病區,15個鄉鎮衛生院基礎條件得到改善。計畫生育新機制初步形成,低生育水平得到鞏固。移民六年扶持政策得到落實,後期扶持工作紮實推進。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信訪穩定等工作不斷加強,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全部免除農業稅,共免徵農業稅9624萬元,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及退耕還林直補等惠農政策全部兌現,共補貼資金7186萬元。兩個“確保”得到鞏固,城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穩步推進,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市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年發放低保金由2002年的150萬元增加到2006年的562萬元。農村低保順利開展,五保供養四年新增3459人,年發放五保供養金由2002年的67萬元增加到2006年的476萬元。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成效明顯,累計脫貧4.9萬人。實施了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4.32萬人的飲水問題。全縣所有的行政村實現了通廣播電視。“兩免一補”每年資助農村學生20萬人次,累計免補資金3432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從無到有,全縣農民參合率達到97.8%,居全市第一。農村服務網路不斷完善,建成鄉村農家店362家、農資店149家。過去困擾農村的出行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購物難等問題得到逐步解決。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81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81元,城鄉居民存款餘額達到25.3億元,均比2002年有較大幅度提高。
近年來淅川縣先後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計畫生育先進縣”、“國家長防林工程重要基地”“全國小城鎮建設先進縣”、“全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示範縣”、全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示範縣”等榮譽稱號。2003年被推選為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之一。
歷史文化
淅川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楚國900年歷史有450年建都在淅川,45位楚王23位在淅川,楚始都丹陽就在這裡。目前已發現春秋時期楚國古城址13處,古墓群5000餘座,已出土文物8000餘件,其中春秋銅禁、王子午鼎、青銅怪獸等文物譽滿世界。曾經誕生了商聖范蠡、《後漢書》作者范曄等一大批重要歷史人物。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丹陽之戰、李自成揮戈中原、劉鄧大軍挺進大西北等重大歷史事件都曾發生在這裡。
——淅川古為商於之地,丹江舟楫上達陝西龍駒寨(今陝西丹鳳縣城),下循漢水可通襄陽、武漢。荊紫關“西接秦川,南通鄂渚”,扼入陝咽喉,即所謂“秦關百貳重,荊關居其首”。淅川地處要衝,地勢險要,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的秦楚“丹陽之戰”就發生在這裡。秦末劉邦入鹹陽亦取道於此,然後雄居關中而取天下。明末李自成的“闖軍”和清末的太平軍、捻軍等,都曾在境內長期活動。解放戰爭時期,李先念、王震、賀龍及劉鄧大軍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浴血奮戰,勇掃敵頑。1948年5月6日,淅川解放,英勇頑強的淅川兒女從此昂首闊步邁進了嶄新的時代。
——淅川的文化源遠流長,這裡既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又是南北文化的交匯點,豐富的文化底蘊,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春秋時期的越國大夫范蠡,晉代文學家、黃門待郎小燕子啟,經學家、豫章太守范寧,南北朝文學家范秦,史學家、左衛將軍范曄,《神滅論》作者范縝,明代禮部侍郎、翰林院學士彭凌霄,大書法家李袞,清代文學家全臻,民國時期詩人余杏雨,現代著名水利專家朱華舫,醫學家閻彝仲,地質學家劉英俊,化學博士陳光旭等皆生於淅川,且留下了《尚書大事》、《蠟燈賦》、《古公善言》、《後漢書》等傳世瑰寶。屈原、謝靈運、李白、王維、杜甫、劉禹錫、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隱,歐陽修等文人墨客皆在此留下歌吟履痕。傳統民間藝術種類繁多,歌舞、戲曲、龍燈、獅舞等獨具特色,情致盎然。這一切都展示著淅川的悠久歷史文化風采。
——淅川是中原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悠久的歷史留下了大量的古文化遺址,被稱為“文物大縣”。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化保護單位1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境內發現的13枚猿人牙齒化石,對研究中原地區,尤其是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的人類進化,具有珍貴的價值;發現新石器文化遺址20餘處,其中,下王崗、黃楝樹遺址中有仰韶、龍山、屈家嶺和夏商時代的九曲文化遺存,這在我國各地已發現的新石器遺址中極為罕見,在文物研究和考古領域中有重大價值;發現古代城址10餘處,其中西周時期的古城6座,龍城則為楚始都丹陽所在地;發現古墓中出土文物5000餘件,是漢代以前的墓葬,數量眾多,價值極高;現已出土文物8000餘件,其中銅禁、王子午鼎、石排簫等稀世珍寶,曾引起國內外史學家的極大關注,並在日、美、德、法等國巡迴展出。尤其是銅禁的出土,將我國熔模鑄造工藝的歷史提前2000多年。
——淅川人文自然景觀薈萃。千年古剎——香嚴寺始建於唐,是河南“四大古剎”之一。香嚴寺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與道教聖地武當山遙相呼應,歷來是遊人遊覽觀光的世外淨土。中州名鎮——荊紫關保存完好的清代一條街,古色石香,典雅樸實,山陝會館、平浪宮、禹王宮、萬壽宮、清真寺等古建築群,錯落有致,相映生輝。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湖面煙波浩淼,漁帆點點,天水相接,一望無際,令人心曠神怡。
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於2003年12月30日開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河南南陽淅川)陶岔閘引水,經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一項良好的經濟工程。按2000年末價格計算,中線工程總投資約920億元。這些投資的40%將轉化為消費資金,這對於擴大內需,刺激經濟成長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根據投資的乘數效應,中線工程的興建,將拉動建材業、製造業、交通運輸業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中線工程還將帶動南方調水區、調水沿線地區、北方受水區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建設節水型工業、節水型農業和節水型社會。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淅川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一項積極的社會工程。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需移民30萬人,這是工程建設最大的難點,但同時也是解決庫區環境容量嚴重不足、居民生活貧困的重大機遇。據有關方面估計,即使不建中線工程,也需要將庫周約10萬人外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庫區脫貧的問題。興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30萬移民中的絕大多數外遷到居住和生存條件較好的地方安置,將大大改善庫周的生態環境,並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