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肝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幼幼新書》卷十八引《龍木論》。主治小兒斑瘡入眼外障。小兒患斑瘡時,不忌口將息,熱氣在肝,上沖入眼,目痛淚出,赤澀、怕日難開,肝膈壅毒,致成障翳,腫便翳如銀色。
基本介紹
- 名稱:涼肝丸
-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八引《龍木論》
- 組成:防風、黃芩、茺蔚子、黑參、大黃、知母、人參、茯苓
- 主治:小兒斑瘡入眼外障。小兒患斑瘡時,不忌口將息,熱氣在肝,上沖入眼,目痛淚出,赤澀、怕日難開,肝膈壅毒,致成障翳,腫便翳如銀色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防風二兩,黃芩、茺蔚子、黑參、大黃、知母各一兩,人參、茯苓各一兩半。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先用秦皮湯洗之,然後每服十丸,空心以茶送下。
主治
小兒斑瘡入眼外障。小兒患斑瘡時,不忌口將息,熱氣在肝,上沖入眼,目痛淚出,赤澀、怕日難開,肝膈壅毒,致成障翳,腫便翳如銀色。
附方
名稱:涼肝散
組成:大黃、赤芍藥、蟬退、當歸、黃連、甘草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三錢,食後以米泔水調服
主治:初發眼疼,才生翳膜,臟腑實者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引《太平聖惠方》
名稱:涼肝散
組成:川芎、梔子仁、槐蛾、荊芥穗、甘草
用法:上為散。每服一錢或二錢匕,食後以沙糖水調下
主治:赤眼腫痛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〇三
功用:退暈
名稱:涼肝散
組成:龍膽草、蜜蒙花、黃連、當歸、防風、柴胡、川芎
用法:用獄豬肝煮汁煎服
主治:痘後目不敢開,雖向暗處亦不敢開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六
名稱:涼肝散
組成:草決明、天花粉、甘草、赤芍藥、綠豆皮、谷精草
用法:上為末。每服六錢,蜜水調下
主治:小兒母胎中受其毒,疹痘出時五臟俱有熱相攻,或肝臟受熱甚,而致疹痘入眼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名稱:涼肝散
組成:川大黃、桔梗、黃芩、羚羊角、黑參、人參、茯苓
用法:上為末。每服一錢,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先鐮洗鉤割,食後去滓溫服
主治:毒風在肝臟,積血瞼眥之間,而致混睛外障,初患之時先疼後癢,磣澀淚出,怕日羞明,白睛先赤,發歇無定,漸漸眼內赤脈橫立遮睛,如隔紗看物,難以辨明
出處:《眼科龍木論》卷三
名稱:二粉散
組成:輕粉、粉霜
用法:上為末。用綿裹,如人患左眼,塞入左耳內;患右眼,塞入右耳內。所患眼便開得,其瘡自愈
主治:小兒斑瘡入眼
出處:《原機啟微·附錄》引《全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