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譜柱後衍生系統是一種用於藥學、中醫學與中藥學、食品科學技術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6年11月25日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液相色譜柱後衍生系統
- 產地:美國
- 學科領域:藥學、中醫學與中藥學、食品科學技術
- 啟用日期:2016年11月25日
- 所屬類別:分析儀器 > 色譜儀器 > 液相色譜儀
液相色譜柱後衍生系統是一種用於藥學、中醫學與中藥學、食品科學技術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6年11月25日啟用。
液相色譜柱後衍生系統 液相色譜柱後衍生系統是一種用於藥學、中醫學與中藥學、食品科學技術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6年11月25日啟用。技術指標 1260-Vector。主要功能 分析物在色譜柱中實現分離後,在衍生池內與衍生劑反應,檢測衍生產物。
高效液相色譜-柱後衍生系統 高效液相色譜-柱後衍生系統是一種用於化學、食品科學技術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5年2月21日啟用。技術指標 量程:1ng~100ng。主要功能 測定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
液相及柱後衍生系統是一種用於化學、水產學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2年10月25日啟用。技術指標 輸液方式:並聯雙柱塞 柱塞容量:10μL 最大排液壓力:40MPa 流量設定範圍:0.0001mL/min-10.0000mL/min 流量準確度:1%或2μL /min其中較大值以內 流量精密度:0.06%RSD或0.02minSD,其中較大值以內。主要功能...
液相色譜與胺基酸柱後衍生分析系統 液相色譜與胺基酸柱後衍生分析系統是一種用於生物學、農學、林學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0年6月24日啟用。技術指標 Agilent1200+VECTOR PCX 分析靈敏度1*10的-4次方AU。主要功能 2.科研。
超高效液相及柱後衍生系統是一種用於化學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09年11月18日啟用。技術指標 流速範圍:0.010~5.000mL/min,以0.001遞增 流速精度:≤0.07%RSD 最大耐受壓力:345bar(5000psi) 自動進樣器 樣品瓶數:120位 進樣精度:≤0.5%RSD 進樣範圍:0.1—100µL。主要功能 用於添加劑,黃麴黴...
柱後衍生化 柱後衍生化(post-column derivatization)是2014年公布的藥學名詞。定義 待測物經色譜柱分離後,在色譜系統中加入衍生試劑及輔助反應液,與色譜流出組分直接在系統中進行反應,然後測定衍生反應產物的操作。出處 《藥學名詞》 (第二版)。
氣相色譜中套用化學衍生反應是為了增加樣品的揮發度或提高檢測靈敏度,而高效液相色譜的化學衍生法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某種試劑(通稱化學衍生試劑或標記試劑)與樣品組份進行化學反應,反應的產物有利於色譜檢測或分離。一般化學衍生法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提高樣品檢測的靈敏度;改善樣品混合物的分離度;適合於進一步做...
離子色譜 (Ion Chromatography)是高效液相色譜(HPLC)的一種,是分析陰離子和陽離子的一種液相色譜方法。狹義而言, 離子色譜法是以低交換容量的離子交換樹脂為固定相對離子性物質進行分離, 用電導檢測器連續檢測流出物電導變化的一種色譜方法。《離子色譜原理與套用》中對離子色譜法的定義是:利用被測物質的離子性進行...
色譜系統 IC系統的構成與HPLC相同,儀器由流動相傳送部分、分離柱、檢測器和數據處理4個部分組成。其主要不同之處是IC的流動相要求耐酸鹼腐蝕以及在可與水互溶的有機溶劑(如乙腈、甲醇和丙酮等)中不溶脹的系統。因此,凡是流動相通過的管道、閥門、泵、柱子及接頭等均不宜用不鏽鋼材料,而是用耐酸鹼腐蝕的PEEK...
《液相色譜檢測方法》是2005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雲自厚,歐陽律,張曉彤。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高效液相色譜檢測器的基本原理、儀器構造及套用,還總結介紹了重要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及其發展情況。目錄 第一章 液相色譜檢測器概述 第一節 檢測器的發展 第二節 檢測器的分類 一、按檢測器性質或...
即使最好的裝填技術,在柱中心部位和沿管壁部位的填充情況總是不一樣的,靠近管壁的部位比較疏鬆,易產生溝流,流速較快,影響沖洗劑的流形,使譜帶加寬,這就是管壁效應。這種管壁區大約是從管壁向內算起30倍粒徑的厚度。在一般的液相色譜系統中,柱外效應對柱效的影響遠遠大於管壁效應。構造 色譜柱由柱管、...
4.分子排阻色譜法/凝膠色譜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5.鍵合相色譜法(bonded-phase chromatography)6.親和色譜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結構 組成 可分為“高壓輸液泵”、“色譜柱”、“進樣器”、“檢測器”、“餾分收集器”以及“數據獲取與處理系統”等部分。技術動態 液相色譜和質譜連線,可以增加...
色譜法成為目前手性藥物分離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薄層色譜、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和毛細管電泳等。簡介 手性色譜法(chiral chromatography)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利用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或手性流動相(chiral mobile phase,CMP)以及手性衍生化試劑(chiral derivazation ...
《液相色譜檢測方法(第二版)》是2005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雲自厚、歐陽津、張曉彤。內容簡介 高效液相色譜是近些年來發展迅速的分析手段之一,在分析化學和生物化學中是必不可少的。檢測器是色譜儀器的三大關鍵部件之一,在實際套用中選擇合適的檢測器和檢測方法是完成分析任務的關鍵。本書全面系統地...
本項目擬發展一種微波輔助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譜-二級質譜(UPLC-MS/MS)線上聯用技術,並套用於手性藥物的快速、高靈敏、高選擇性線上分析。這一聯用技術的實現不僅可以解決手性分析速度慢、靈敏度低的問題,提高手性分析的自動化程度,還可以提高非手性柱對手性對映體的選擇性,解決普通非手性UPLC柱...
國家標準《生化製品中還原糖的測定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 由TC387(全國生化檢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主管部門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21年11月26日,《生化製品中還原糖的測定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並實施。修訂信息 2021年11月26日,《生化製品...
《液相色譜檢測方法(第三版)》是2020年1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歐陽津、那娜、秦衛東、雲自厚。內容簡介 《液相色譜檢測方法(第三版)》是“色譜技術叢書”的一個分冊,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高效液相色譜檢測器的基本原理、儀器構造及套用。全書共分八章,對紫外-可見光檢測器、螢光檢測器、示差折光...
3.2.5色譜數據處理系統 3.3氣相色譜輔助技術 3.3.1裂解氣相色譜法 3.3.2衍生氣相色譜法 3.3.3頂空氣相色譜法 3.3.4全二維氣相色譜法 習題 第4章高效液相色譜法 4.1概述 4.2液相色譜的板高方程 4.3高效液相色譜儀 4.3.1高壓輸液系統 4.3.2進樣裝置 4.3.3色譜柱系統 4.3.4液相色譜檢測器 4...
液相色譜法(HPLC)HPLC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檢測方法。其原理是在高效液相色譜儀上添加柱後衍生系統分離,再用螢光檢測器測定。與其配套的柱後衍生系統有碘衍生化法、溴衍生化法及較為先進的電化學衍生化法和光化學衍生化法。當前,該方法大多用免疫親和柱來淨化、分離,其淨化效果優異。該法能準確地分離不同...
劉海新等採用柱後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水產品中的河魨毒素含量,樣品先由0.1%乙酸提取,再經過C18固相萃取柱淨化。以庚烷磺酸鈉為離子對試劑,套用反相離子對液相色譜分離河魨毒素,採用線上柱後衍生系統,螢光檢測器定量檢測。河魨毒素在5-1600ng的範圍內呈良好的線性相關,相關係數r=0.9997;1、2、8μg/g,3...
⑤分析時間快,HPLC-MS使用的液相色譜柱為窄徑柱,縮短了分析時間,提高了分離效果;⑥自動化程度高,HPLC-MS具有高度的自動化。原理 液質聯用( HPLC-MS) 又叫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它以液相色譜作為分離系統,質譜為檢測系統。樣品在質譜部分和流動相分離,被離子化後, 經質譜的質量分析器將離子碎片按質量數...
有關物質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附錄ⅤD)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柱溫35℃;0.12%辛烷磺酸鈉的磷酸鹽緩衝液(pH3.5)為流動相;螢光檢測器,激發光波長為350nm,發射光波長為430nm,柱後衍生;反應浴溫度約100℃,聚四氟乙烯反應管長20m(內徑0.5mm);...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是比較成熟且推廣使用的方法,不足之處是樣品處理、層析條件、樣品檢測及定量的諸多變異,使其難以標準化。Fiskertrand等首先於1993年用全自動高效液相色譜法對血漿和尿液的HCY和硫醇物進行測定。HPLC根據衍生方式(柱前或柱後衍生)、檢測方法(螢光、電化學)可分為多種方法。套用HPLC準確測定...
70.賈彥波,王清清,宋海峰。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HPLC-MSn)分析生物樣品時的基質效應研究。軍事醫學2011,35(2):149-152.71.楊志暉,王清清,王秀中,歐倫,宋海峰。反相高效液相色譜結合柱前衍生化法測定人血清中L-門冬醯胺。藥物分析雜誌2011,31(12):2278-2283.72.向慎思,王清清,賈彥波,王明媚...
一、抑制電導檢測離子色譜法 二、直接電導檢測法 三、紫外吸收光度法 四、柱後衍生光度法 五、電化學法 六、與元素選擇性檢測器聯用法 第八節 離子色譜的新進展 一、新型電化學技術在離子色譜中的套用 二、新型離子色譜柱研製和套用 三、新型分離方法 四、新的檢測手段的套用 第七章 液相色譜技術在飲用水水質...
2液相色譜柱後檢測系統184 3過氧化草酸酯化學發光體系的柱後檢測186 4魯米諾及其衍生物化學發光體系的柱後檢測191 5離子色譜柱後檢測194 6其他化學發光體系的柱後檢測195 參考文獻196 第9章毛細管電泳分離線上化學發光檢測技術200 1引言200 2CE?CL接口技術201 3套用210 參考文獻220 第10章晶片毛細管電泳及其化學...
附註:1、由於OPA-胺基酸不穩定,因此衍生後應立即進行分離測定。2、本方法的衍生過程也可由自動進樣器完成。第四法 FDNB柱前衍生胺基酸分析法 本法系根據胺基酸與2,4-二硝基氟苯(FDNB)反應,生成有紫外回響的二硝基苯-胺基酸(DNP-胺基酸),DNP-胺基酸經反相高效液相色譜分離後採用紫外檢測,在一定的範圍內其吸...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經典的液相色譜法是以重力流動的液體為流動相,因而分離速度很慢;由於色譜柱填充物粒度較大,分離效率不高,並缺乏專用的檢測裝置,使套用受到限制。在現代氣相色譜技術的影響下,液相色譜法的流動相輸液系統和色譜柱的填充材料都有了改革,於70年代形成了高效液相色譜法。其特點為:①分離...
轉換器ATZ衍生物在轉換器中經有機溶劑(如氯丁烷)抽提出來,再經25%TFA溶液作用轉換成穩定的PTH胺基酸。進樣器 PTH胺基酸由有機溶劑(如乙腈)溶解後經進樣器注入HPLC。胺基酸分析系統 通常由高效液相色譜毛細管色譜柱組成,色譜柱分離是整個測序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影響色諧柱分離結果的因素有液體分配速度、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