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現象

通過降低溫度、壓縮體積讓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簡稱液化現象。

基本介紹

介紹,液化的方式,方式一:降低溫度,方式二:壓縮體積,液化的好處,液化的放熱,

介紹

一、液化的定義 【定義(liquefaction)物質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
液化是放熱過程。反之,汽化是吸熱。

液化的方式

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溫度(一切氣體一切溫度)和壓縮體積(某些氣體一定溫度<一般為常溫,特殊的須先降溫再壓縮體積>)
任何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
壓縮體積的液化實驗
在一定溫度下,壓縮氣體的體積也可以使某些氣體液化(或兩種方法兼用)。
降低溫度的方法是萬能的,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但壓縮體積時,如果氣體溫度高於其臨界溫度,則無法壓縮使其液化。

方式一:降低溫度

A.白氣
特別注意:“白氣”不是水蒸氣,水蒸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看見了就不是水蒸氣!!
下面所列舉的“白氣”都是水蒸氣降低溫度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形成的。
燒開水冒白氣 冬天呼白氣 冬天湖面上冒白氣
夏天冰棒冒白氣 夏天空調冒白氣 夏天開冰櫃冒白氣 冬天井水冒白氣 冬晨的大霧
火箭發射時發射塔下冒白氣 炒菜的鍋冒白氣
兩個房間都把水燒開,可根據白氣判斷房間溫度的高低
生活中的“白氣”(3張)
B.出汗 水蒸氣溫度降低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上
從冰櫃中拿出的啤酒、飲料出汗 夏天自來水管出汗 從冰櫃中拿出的香菸、茶葉會出汗(不要馬上打開,防止受潮) 夏天街道上盛冷飲的容器外壁出汗 露
C.模糊 水蒸氣溫度降低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上
喝開水、吃飯時鏡片模糊 冬天晚上,晚自習回家後,鏡片模糊
夏天,空調房裡出來後鏡片模糊 冬天晚自習時教室玻璃模糊(里還是外?)里
夏天空調房間裡的玻璃可能模糊(里還是外?)外
醫生檢查口腔時要把放入口腔中的小鏡子烤一下,以避免口中水蒸氣液化模糊鏡面

方式二:壓縮體積

例1:家用液化石油氣就是在常溫下利用壓縮氣體體積的方法使它液化,並儲存在鋼罐里的,液體打火機同理。液化氧氣是根據氣體的沸點不同,把空氣收集起來,達到各種沸點後分離出來。
例2:火箭上的液態燃料和氧化劑則是在相當低的溫度下利用壓縮氣體體積的方法獲得的。
例3:在冰櫃的冷凝器內,從壓縮機送來的氟利昂的蒸汽變成了液態,這是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並放出熱量.
例4:打火機中的丁烷氣

液化的好處

減小體積(體積是氣體體積的1/1000),便於貯存和運輸。

液化的放熱

1)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100℃的開水燙傷往往要嚴重得多——水蒸氣液化時要放出大量的熱
2)冬天手上哈氣——口腔中的水蒸氣液化放熱讓手變暖
(這種方法沒有搓手讓手變熱的方法好,液化後有小水滴在手上,小水滴在蒸發(汽化)時又會吸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