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液化

地基土液化是指飽水的粉細砂或輕亞粘土在地震力的作用下瞬時失掉強度,由固態變成液態的力學過程。是地震地質災害類型的一種。

砂土液化主要是在靜力或動力作用下,砂土中孔隙水壓力上升,抗剪強度或剪下剛度降低並趨於消失所引起的。地震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 地基土液化、軟土震陷、崩塌、滑坡、地裂縫和土石流。
根據場地噴冒情況或液化指數等指標,地基土的液化等級一般可分為四級:不液化、輕微液化、中等液化、嚴重液化。
《建築抗震設計規範》中給出了液化指數的計算方法以及按液化指數劃分液化等級的標準。
陳國興,《對我國六種抗震設計規範中液化判別規定的綜述和建議》,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學報,1995,No.2
砂土液化(地基土液化):飽和鬆散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黃土),地震時易發生液化現象,使地基承載力喪失或減弱,甚至噴水冒砂,這種現象一般稱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
其產生的機理是:地震時,飽和砂土和粉土顆粒在強烈震動下發生相對位移,顆粒結構趨於壓密,顆粒間孔隙水來不及排泄而受到擠壓,因而使孔隙水壓力急劇增加。當孔隙水壓力上升到與土顆粒所受到的總的正壓應力接近或相等時,土粒之間因摩擦產生的抗剪能力消失,土顆粒便形同“液體”一樣處於懸浮狀態,形成所謂液化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