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液化均一層指軟沉積物特別是細粒沉積物,如粉砂及細砂粒級,由於強震動及液化作用,導致岩石的岩性趨於一致,原生層理及沉積構造消失。均一層在Seilacher(1969)著名的粒序斷層論文中稱為soupy zone(湯層帶);之後Seilacher(1984)在同一粒序斷層的照片中改稱為homogenized(均一層)。
特徵
依據均一層的特徵,那些由於強液化作用溢出或滲濾至地表的席狀粉砂層(沒有牽引流等任何沉積構造)也應屬於液化均一層的範疇。液化均一作用實質是將沉積層的原生構造消失的一種變形構造。在地層剖面中孤立地去識別均一層是困難的,再者無明顯沉積構造的岩層其成因也是多解的。液化均一層只能在軟沉積物變形序列中識別,即在軟沉積物變形構造組合中辨認。一般來講,液化均一層的厚度為厘米級,不可能太厚。液化不整合(liquefied uncoformity)指液化均一層與下伏軟沉積物變形層之間的不整合關係。
舉例
露頭位於新疆喀什烏恰侏羅系一個湖相沉積物變形剖面中,其上、下均為典型的地震變形層。這個僅30 cm厚的砂岩層露頭中卻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軟沉積物變形信息。剖面分a至g共7小層,a、d、f三層是未變形層,b、c、e、g 4層為變形層,其中c為均一層(分選極好的粉砂岩),厚僅1 cm,微角度不整合覆於下伏中一粗粒砂岩變形層之上,形成液化不整合面。
液化不整合面由Moretti et al,(1999)用數字振動桌模擬地震誘發軟沉積物變形實驗時提出。實驗是將中一粗粒砂置於粉砂層之上,中-粗粒砂之上無黏土層覆蓋,即缺失阻擋滲透層的情況下,地震觸發砂層液化,底部的粉砂層有選擇性的液化流動、擴散、滲透,通過上覆中一粗粒砂至沉積物表面(水與砂層分界面上)形成一個薄的層,與下伏變形層之間呈現不整合關係。這個析出的細粒薄層為均一的粉砂層,其頂層面則是平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