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柱狀體

液化柱是一個柱狀體,它與液化脈或岩牆的板狀立體形態不同。液化柱是砂層垂直液化作用的結果,向上層面方向侵位至地表的沙火山管道在剖面中就是液化柱。砂層向下方液化侵位的管多位於不同的岩層中,如侵位於黏土岩、砂岩中。Low and Lopiccolo(1974)定義pillar構造並解釋液化成因零Moretti et al.(1999)通過模擬實驗討論管狀構造的形成機理多Bowman et al.(2004)、Foix et al,(2008)解釋了液化柱的機制和地震觸發。國外沉積學家對管狀構造似乎給了更多關注。國內對柱狀構造報導基少,討論也不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液化柱狀體
  • 外文名:Liquefied column
  • 特點:與液化脈的板狀立體形態不同
  • 過程:砂層垂直液化作用的結果
  • 侵位:侵位於黏土岩、砂岩中
  • 套用:液化柱的機制和地震觸發
簡介,舉例,形態,

簡介

液化柱是一個柱狀體,它與液化脈或岩牆的板狀立體形態不同。液化柱是砂層垂直液化作用的結果,向上層面方向侵位至地表的沙火山管道在剖面中就是液化柱。砂層向下方液化侵位的管多位於不同的岩層中,如侵位於黏土岩、砂岩中。Low and Lopiccolo(1974)定義pillar構造並解釋液化成因零Moretti et al.(1999)通過模擬實驗討論管狀構造的形成機理多Bowman et al.(2004)、Foix et al,(2008)解釋了液化柱的機制和地震觸發。國外沉積學家對管狀構造似乎給了更多關注。國內對柱狀構造報導基少,討論也不夠。

舉例

向下方向垂直液化的液化柱,直徑在上端較長,至下端直徑逐漸變短,柱的橫截面具同心同層。向下液化的砂岩液化柱是向下伏紅色泥岩垂直液化的,泥岩已被修路時挖走,而液化柱也被折斷,但依據殘柱形狀可恢復原始長度達60餘厘米。

形態

液化柱位嚴岩層內部時,只有沿液化柱被劈開的剖面方可看到,液化柱在剖面常表現為液化砂岩脈的形態,要注意區分二者,液化砂岩脈系板狀體(觀察層面),二者內部構造完全不同。在野外露頭上最經常觀察到的是柱狀體的圓形橫截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