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是指公共關係,涉外公關是指涉及到外事的公共關係,名詞指涉外公關關係事件或從事涉外公共關係事件的人.
跨文化公關與涉外公關的概念內涵有交叉,但著眼點不同。涉外公關是目前公關分類中比較流行的說法,指的是跨國別的公共關係,著眼於國家、疆域的范期。公共關係延伸到國門之外,或公共關係主客體分屬於不同的國籍,都可成為涉外公關。跨文化公關則著眼於主客體的文化差異。文化的界限不完全等同於國家或疆域上的界限。如一國內也存在著不同的地城文化類型,同一社會中的不同階層、不同社群也有其亞文化,地域、社群等亞文化之間的公共關係也屬於跨文化公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涉外公關
- 屬性:公共關係
- 釋義:涉及到外事的公共關係
- 原則:不卑不亢,求同存異
(1)不亢不卑
所謂不亢不卑,就是指在涉外公關禮儀上,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以平等為前提,既不自恃是禮儀之邦而處處盛氣凌人,天下老子第一,時時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盲目夜郎自大,仿佛井底之蛙而自鳴得意,自命不凡,看不到外國朋友的長處,如紳士風度、文明素養;又不崇洋媚外,見到洋人就點頭哈腰,就心裡發虛、兩眼發直、兩腿發抖,似乎犯了“軟骨症”,好象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圓,外國人的一舉一動都是文明的化身、禮儀的代表。
(2)求同存異
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要有友好的態度、博大的胸襟、容人的雅量,取長補短,在涉外交往中的禮儀禮節方面儘量尋找共同點,擱置相異點,以共同點為基礎,營造良好的氣氛,以達到既定目標。
1、增進了解,做到知己知彼。
要儘量多地知道涉外交往對象所在國度的文化傳統和禮儀禮節習慣。我們平時強調“知行統一”,但是在涉外公關禮儀方面,筆者則強調“先知而後行”,強調“知”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先行知曉了解熟悉公關對象所在國度的禮儀禮節及其一些約定俗成的風俗習慣,才能在涉外公關中,不違禁不犯忌,不好心辦錯事、辦砸事,不因無知而事與願違,費力不討好。因此,在涉外交往中,必須首先最大範圍最大程度地了解和熟悉世界各地的禮儀禮節,特別是注意他們同國內相同禮儀禮節之間在表意方面的差異,從而為順利地進行涉外交往奠定良好的認識基矗
2、切勿觸禁犯忌。
由於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禮儀禮節習慣,相同的禮儀動作,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往往具有不同的含義。舉手勢這種體姿禮儀予以說明。“v”形手勢含義:食指和中指上伸成“v”形,拇指彎曲壓於無名指和小指上,這個動作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伸手示數時表示2,很多人也用它表示“勝利”之意。但是在表示勝利時,手掌一定要向外,如果手掌向內,就是貶低人、侮辱人的意思了。在希臘,做這一手勢時,即使手心向外,如手臂伸直,也有對人不恭之嫌。“ok”型手勢的含義:拇指和食指合成一個圈,其餘三個指頭伸直或略屈。它在我國和其他一些地方,伸手示數時表示零或3,而在美國、英國表示“ok”即“贊同”、“了不起”的意思;在法國,表示零或沒有;在日本表示懂了;在泰國表示沒問題,請便;在日本、緬甸、韓國表示金錢;在印度表示正確、不錯;在突尼西亞表示傻瓜;在巴西表示侮辱男人、引誘女人。因此,在涉外交往中,一定要弄清一個手勢、一個禮節在特定國家的特定含義,以免適得其反,事與願違。比如慣於用“ok”手勢表示贊同的國人,一定不要向巴西人、突尼西亞人使用。又比如,國人初次見面時往往問一下年齡,被問者往往也如實作答,但對很多外國人就不能照辦。因為大多數外國人把年齡當成隱私,特別是女性,更不願意有人問及自己的年齡,因此,涉外公關禮儀中一定不要象戶籍警一樣開口就問及“芳齡”、“高壽”、“多大年紀了”,以免給人唐突失禮之嫌。
3、時刻注意和展示自身良好形象,顯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素質品位。
良好自身形象的得來,依賴很多條件,諸如淵博精深的學識,高雅脫俗的談吐,健美姣好的形體相貌等等。但往往一個人的良好形象是由諸多不起眼的細節構成的。諸如守時、注意個人清潔衛生、服飾穿著得體、時刻遵守社會公德(如不隨地吐痰等)。有這么一個例子很說明細節之於個人形象甚至公司企業形象的重要性。一個製藥廠的廠長和一個外商在火車上相遇,並且非常投機,外商於是應邀到該廠進行合作考察談判。該廠廠區環境整潔優美,製藥的水平和質量都沒問題,外商內心暗地萌生合作的願望並溢於言表,但就在此時,該廠長喉嚨一癢,一口痰憋不住了,於是老習慣張口就隨地一吐,怎么著,外商立即取消同該製藥廠的合作,外商的原因很簡單卻十分有道理:這樣的廠長領導的製藥廠生產的藥品,能讓人放心吃進嘴裡嗎?可見,在涉外公關禮儀中一定要從細節入手打造良好的自身形象。